德语问题。。德国留学 德语买了瓶咖啡。。不晓得德...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德国咖啡文化漫谈
来源:德语学习
作者:曾移红
  提起德国饮料,我们首先会想到啤酒,殊不知其实咖啡才是德国最受欢迎的饮料。德国咖啡协会2010年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德国人均咖啡饮用量约为150升,超过啤酒的消费量;此外,德国人的一人份咖啡包(Kaffee Pad)和咖啡粒(Kaffee Kapsel)的消费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甚至比2004年增长了十倍。协会主席Holger Preibisch认为,小袋分装的咖啡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它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和质量合一的需求。
  说起德国节日,我们绝不会落下盛大的慕尼黑啤酒节,而德国的&咖啡节&却鲜为人知。日位于汉堡的德国咖啡协会倡议并设立了&咖啡节&(Tag des Kaffees),组织设计比赛选出咖啡节的Logo。时仅26岁的女大学生Teresa Habild凭借简单而高雅的设计获得了冠军。在咖啡节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2010年咖啡节的主题是&咖啡&&&无忧的享受&。在这一天,咖啡商们在不莱梅广场上展出了自己的产品,吕贝克举办了咖啡展览,而马德堡R stfein公司长达300平方米的外墙上跃然绘有咖啡生产全过程的涂鸦&&
  咖啡最初源自阿拉伯语(qahwa),后流经土耳其(Kahve)、意大利(caff&)和法国(caf&),最后才流入德国(Kaffee)。关于咖啡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最出名当属17世纪马优派僧侣Antonius Faustus Naironus记载的传说。埃塞比亚Kaffa地区的牧人们发现羊吃了一种名叫灌木的果实后,行为变得异常兴奋怪异,它们到大半夜还又蹦又跳,非常活泼,而没有吃这种果实的羊每天照常困倦,安静地睡觉。牧人们跑到附近的修道院向僧侣们抱怨这件事。其中一个牧人亲自尝试了这种植物,确定了这种植物的提神功效。后来,僧侣们在牧场上发现了带有樱桃状果实的深绿色植物,并拿它冲泡,结果他们到深夜了居然还很清醒,做祷告,聊着天。这个故事还有另外的版本:牧人们生吃不能食用的果实,难以下咽地把它吐到火里,顷刻有一股香味扑面飘来,于是咖啡烘培法就诞生了。至于这个传说是真是假,至今无从考证。不过普遍认为埃塞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地。
  咖啡应该是14世纪通过奴隶买卖流入阿拉伯的。经过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于15世纪开始流行。大约1511年,麦加诞生了世界上首批咖啡馆。1532年咖啡广泛在阿根廷(开罗)、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等地区普及起来。1554年伊斯坦布尔第一家咖啡馆在伊斯兰牧师和国王的激烈斗争中开业了。16世纪末穆拉德三世下了咖啡禁令。在穆拉德四世的统治下,咖啡馆被拆除,饮用咖啡会被逮捕。咖啡禁令造成了许多伤亡。咖啡馆老板在这个时期佯装成服务人员,比如理发师。后来经历了改革,咖啡终于在1893年被认可。
  1582年奥斯堡医生访问北叙利亚后,咖啡才在南欧和中欧逐渐流行开来。1645年威尼斯诞生了第一家咖啡馆bottega del caff&。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上,1720年开张的Florian咖啡馆至今还营业着。同其他咖啡馆一样,Florian当时是艺术家和文人的聚会场所,如今吸引了全世界各地许多游客。牛津于1650年、伦敦于1652年也相继诞生了第一家咖啡馆。之后法国马赛和巴黎的首家咖啡馆也开张了。德国境内的第一家咖啡馆则于1673年诞生于不莱梅,汉堡于1677年,雷根斯堡(巴伐利亚)于1686年,莱比锡于1694年,柏林于1721年也相继诞生当地第一家咖啡馆。维也纳于1683年出现了咖啡馆,其发展史最能体现欧洲的咖啡史。1819年在维也纳共有150家咖啡馆。19和20世纪之交,猛增至600家。但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维也纳人对咖啡的热情开始有所递减。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和Espresso吧的冲击,不少咖啡馆相继停业关门。在今天的维也纳街头上,传统的咖啡馆仍旧随处可见,和Espresso咖啡吧受到同等的欢迎。
  当然,各国的咖啡文化各具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咖啡的冲煮方式上。而德国的咖啡文化首当其冲该感谢梅丽塔&本茨(Melitta Bentz)。她在100多年前发明了咖啡滤泡法,书写了德国的咖啡史。
  梅丽塔1873年出生于德累斯顿,身为家庭主妇和商人的她喜欢Sch lchen Hee en(萨克森方言,指一杯咖啡eine Tasse Kaffee)&&&现煮的咖啡,但是她非常讨厌留在残留在齿缝间的咖啡渣。一天她在铁皮罐底部打了许多孔,从儿子的书包里拿出一张吸墨水纸放在上面,冲入热水,顿时醇香的咖啡便透过吸墨水纸滴入壶中。她就这样发明了能滤渣并保留醇正咖啡香的滤泡方法。在这项发明前,人们都使用料袋过滤咖啡。这种材料多次使用后就不卫生了,还会因此破坏咖啡原本醇正的口味。
  日,梅丽塔在皇家专利局注册了她的发明:拱形底部穿有多个倾斜出水孔的铁质咖啡滤器。本茨当时用很少的钱在自己的住所成立了&梅丽塔公司&。可惜当地档案馆对这位发明滤泡咖啡的德累斯顿女儿的生活史记载甚少。这项发明很快便家喻户晓,最后成了德国厨房的必备品。20世纪20年代中期,公司业务扩大了,公司面积早已容纳不下100000个滤器包括陶瓷过滤器的生产订单,1929年公司搬到明登。今天,公司由创始人的孙子掌管。梅丽塔公司在世界各地有50家分公司,3200多名员工,每天大概生产3500万到5000万的咖啡滤器。梅丽塔发明的滤泡方式至今几乎未被改变过,只是优化了过滤器的形状和滤纸而已。公司还为不同口味的咖啡生产各式特殊滤纸。
  可以说萨克森人有一种咖啡情愫。闻名于世的作曲家和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乐长巴赫谱写了&咖啡康塔塔&。萨克森选帝侯和波兰国王&强者奥古斯特&非常欣赏泡制咖啡和茶叶的精美瓷器,他在迈森(德累斯顿)建立了欧洲第一家瓷器手工厂。在莱比锡,于19世纪初开张的&Coffe Bau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馆之一,至今仍营业着。萨克森语中,&Bliemchengaffe&和&Bl&mchenkaffee&这两个词用于形容非常淡的饮料。这些低浓度饮料大多掺了过多水,淡得能看清装满咖啡的迈森瓷器底部的花纹。
  今天,51%的德国家庭拥有一台经典的滤纸滴漏咖啡机,其中6%还会使用梅丽塔年代的滤器,手泡制出香醇咖啡。虽然滤纸滴漏式咖啡以80%的优势在德国仍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德国人早已不再满足于滴漏冲出的黑咖啡,漂着奶泡的卡布奇诺或牛奶和浓咖啡混合的拿铁玛琪雅朵咖啡更是成了时尚,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愿意为厨房添置昂贵的咖啡磨和Espresso咖啡机。追求质量的他们,不在超市购买真空包装的咖啡豆或者咖啡粉,而是购买散发着坚果巧克力香味的高原咖啡或到烘培坊购买。
(编辑:何佩琦)
  更多内容请关注》》
  我要报班 》》
新东方德语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德语能力考试工具箱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对德国问题的研究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对德国问题的研究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3:41: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对德国问题的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令中国人诧异的德国物价 -- 水滴德语教室 -- 传送门
令中国人诧异的德国物价
一、德国是欧洲商品价格的洼地,连精明的瑞士人也开车到德国加油购物2012年某网组织十大著名博主前往澳洲考察并与前总理陆克文对话,离开澳洲的时候,大家都想买些礼品带回国。由于我对国外情况多少有些了解,所以带队买东西的事情就落在我头上。我们在墨尔本街道上寻找商店,突然看到了一家超市:ALDI。我眼睛一亮,毅然决然地告诉大家:走,去这家商店!你们要买什么东西,在这里一次性买完。大家都听我的话,大包小包地购买。从这里出来之后,我们又去了几家普通的澳洲商店。经过比较,发现同样的商品,澳洲商店的要贵很多。大家这才叹服:还是老杨的决策正确。我为何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家知名的德国连锁超市。以我对德国的认知,德国商店卖的东西,价格一般都是很公道的,怎么也贵不了。去年12月,我带几个企业老板去欧洲考察。一位朋友托我帮他带双运动鞋回来,在巴黎的一个体育用品商店偶然看到运动鞋打折50%!我内心一阵狂喜,毫不犹豫地买了三双。到了德国把我气得差点吐血:此牌子的运动鞋,在巴黎打折后的价格竟然是德国的原价,而且德国在此基础上又打折30%。内心虽然不爽,但我知道,法国商店并不是欺诈,只是巴黎价格比德国的要贵而已。经常在欧洲各国游走,我得出的结论是,德国是欧洲商品价格的洼地,需要什么东西,尽可能到德国购买。我这点经验欧洲人都知道,就连精明的瑞士人也开车排队到德国加油、购买食品。二、汽车、房子、名表比中国便宜,能买5万欧元以上的汽车就是富人那么,德国商品和中国比较,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汽车比中国便宜。对中国人而言,德国最知名的产品莫过于汽车了,不仅质量、性能好,而且安全可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国汽车售价比中国至少便宜两倍,有些还能到三倍以上。十几年前,我带队到欧洲考察,一位旅居德国的中国导游闲暇时向团员们展示他新买的豪华宝马跑车,红色,顶篷能升能降。据行家介绍,这款车在国内至少卖150万元人民币,但导游告诉我们,他只花了4.8万欧元。欧洲人特别是德国人工资虽然高,但并不存钱,所以能买个5万欧元以上的汽车就是富人了。德国人也和中国人相同,都羡慕有钱人。我一个好朋友是企业培训师,他两个学生分别买了保时捷和法拉利跑车,我几次去德国他都叫上这两个学生过来,开车带我去兜风。虽然对汽车价格有些好奇,但我对汽车没有研究,所以也没有准确记住车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超过10万欧元。高档跑车比中国便宜,中高档的宝马、奔驰、奥迪轿车也不过几万欧元而已。一般的大众汽车、法国雪铁龙、日式低档车也不过几千欧元,高档点的也就上万欧元。到了二手车市场,价格之低更令人吐血,几千欧元的汽车比比皆是,而且还都是好车。中国人开个奔驰就不知道姓什么了,但奔驰在德国普通人就能买得起,甚至连出租车都是奔驰。在德国上学期间,广告栏上居然有同学打出这样的广告:“二手车转让,五成新,100欧元。”刚开始以为他少写了一个零,后来才发现,一两百欧元转让的旧车多的是。房价比中国便宜。准确地说,德国房价比中国三线城市贵,比二线城市便宜。如果和中国的北上广相比,德国人的房价就成乡巴佬的房子了。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一套位于市中心区域的两居室(50平米)的楼房报价7.3万欧元,一栋建筑面积120平米、土地面积403平米、拥有5个房间的别墅报价22.99万欧元。我曾在柏林的夏洛特宫附近看了一栋商用楼,一万平米的简装修大楼,居然只要350万欧元。而我在杜塞尔多夫的朋友推荐了一座庄园,13万平米的面积,其中建筑面积1.3万平米,售价也才500万欧。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太空旷了,晚上会害怕。我们几个人过去看房子,晚上出来没有路灯,道路两旁是一排排几个人合抱的参天大树,吓得连汗毛都立了起来。而租房价格就不等了,一套两居室、70平米的住房大约在350-600欧元之间,和北京一样,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德国人大都愿意租房,原因很简单,德国房价连年不涨,把钱压在房子上面不合算,也就是说没有投资价值,所以还不如租房。而租房很规范,房东不会随便涨价,更不会随意撕毁合同。只要租房者愿意,可以商谈租赁期限,十年二十年都不是问题。当年我在莱比锡租的房子是60平方米,价格是150欧元,当然这栋房子专门租给学生的,对学生有优惠。后来作为访问学者到了弗莱堡,租住的公寓也是60平方米,一室一厅带厨房,也才230欧元。需要说明的是,弗莱堡是德国房租最贵的地区之一。名表比中国便宜。我每年都会带老板和官员去欧洲考察,最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每个人见到高档表都两眼发光。也许是导游会忽悠的缘故,团员们见到百达翡丽直接就抢购,把店里的这款手表全都买光。导游说:你们真的很幸运,竟然碰到了百达翡丽,说明你们是有福之人。我心里暗笑,这个导游比赵本山都厉害,同时也纳闷,跟我来的都是些精明商人,怎么会上导游的当呢?价值几十万、少则十几万元的百达翡丽,竟然眼睛不眨一下就买好几块?印象也很深的一次是带一个企业代表团去德国学习,其中一个浙江老板共买了8块手表,包括价值8万欧元的卡地亚镶钻手表以及江诗丹顿、格拉苏蒂、劳力士等。我实在忍不住了,问她:“你买这么多,不知道导游吃回扣吗?”她反问:“回扣能吃多少?如果我在国内买,价格要比这里贵两三倍!”从此之后我不再纠结于导游吃回扣的问题,放手让他们购买。在欧洲购买高档手表,除了价格低廉之外,还可以在出境时退税。欧盟规定,短期来访者购买的商品均可退税,税率为10%-15%之间,至于退多少,要看商品种类,越高档的东西退税越高。为什么呢?因为欧盟比较讲理,他们认为,你不在他那里消费,所以要退回消费税。三、食品、饮料比中国便宜,最贵的葡萄酒约30欧元咖啡比中国便宜。星巴克咖啡在美国本土卖得比中国还便宜,这个消息一经央视报道,几乎尽人皆知。那么,德国是什么情况?德国高档餐馆的咖啡价格如下:普通咖啡1.7欧元、卡布基诺2.5欧元、纯奶咖啡2.8欧元、拿铁咖啡2.8欧元、浓缩咖啡1.8欧元。而普通咖啡馆,价格基本上在1-2欧元之间,如果按照人民币与欧元纸头1:8的汇率来计算,大概合8-16元人民币。由此看来,德国咖啡价格是要比中国低一些。要知道的是,德国普通人的平均月工资大约为三千欧元,相当于2.4万元人民币,德国人收入比中国人高十倍。这样比的话,内心就不平衡了,哪还有心思喝咖啡?德国咖啡这个价格几乎没有大的变动,现在如此,前十年也是这样。当年在德国喝咖啡,多少觉得有点贵,但现在的心情却有些不同:每次喝咖啡就想,与国内相比,相当于德国人给打了5折。不是吗?中国咖啡馆里的咖啡30-50元一杯是不是很正常?回过头来看,星巴克咖啡在中国为何卖得比其本土贵?这个问题应该去请教中国的税务局和海关了,此外还有工商、城管、消防、卫生检疫、建设等部门,它们的回复最为权威。其中建设部门最关键,它们非常清楚中国的房租比国外贵多少,毕竟他们也是经常出国考察,见过世面的人。面包等食品比中国便宜。德国除了咖啡价格比中国便宜,另外一个更便宜的恐怕就是生活必需的食品了。一个内含十片的普通大面包0.35欧元,好一点的也就大概一两欧元。超市里的食品大都以欧分计算,只有肉类才以欧元为单位。通常10-20欧元就可以买到一大筐的食品,足够一星期食用。如果节省点,每月拿100欧来购买食品应该绰绰有余。一袋足够吃一天的面包才卖几毛钱,显然连成本都不够,为何在超市卖得如此便宜?答案是,德国政府给了补贴。政府认为,税收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所以税收的一部分用于农业补贴。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反映的就是这一思想,农民种地的时候就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帮助。尤其是在必需的生活食品上,德国政府的补贴力度更大,因为政府要让生活必需品低廉到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不让一个人有饿饭的危险。所以,即使乞丐也不会有生存的压力。乞丐之所以去要饭,只不过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生存方式。饮料比中国便宜。不带气的矿泉水一般是0.5欧元左右一瓶,和中国相比差不多。而带气的就很便宜了,大约0.15-0.3元之间。不带气的依云矿泉水在欧洲是平民价格,1000毫升一瓶(大瓶)的依云,价格才0.58欧元,不到5元人民币。据说国内售价20多元人民币,这个价格真不知道是如何定出来的,如此高的价格真敢想。如果不是商家的暴利思维在作怪,那就只能去问问税务和海关部门了。果汁、可乐等也很便宜,大都在0.5欧元左右。牛奶也如此。一升牛奶最便宜的就0.18欧元,常见的也仅仅0.35-0.5欧元之间。当年在德国读书的时候,渴了就喝牛奶,因为牛奶比矿泉水便宜。啤酒和葡萄酒的价格就更低廉了,在普通超市里,啤酒就几毛钱一瓶,葡萄酒则价格不等。便宜的0.99欧元,一般的在1-5欧元之间,好的也就10欧元左右。到了专卖店才会看到10-30欧元的葡萄酒。我多次在德国和法国葡萄酒专卖店询问,是否有拉菲葡萄酒,竟然没有人听说过。我又问:你们这里有100-1000欧元左右的葡萄酒吗?他们很迷茫地看着我说:你想让我们除了葡萄酒之外还加送小姐吗?德国饮料不贵,这和德国税收不高有关。也许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德国税收不高吗?表面上看很高,但实际上并不高,因为德国对于消费品只在销售环节收税,即征收7%-19%不等的增值税,而不像某些国家在生产环节收一次税、在流通和销售环节再次分别收税,造成多重收税的局面。四、中国货便宜,涨了价的中华烟才40欧元一条最不可思议的是中国货,其价格可以用惊喜来形容。一次笔者和德国培训协会的特鲁沃博士逛街,他买了三件T恤衫,共花10欧元,他送了我一件。打开包装一看是“made in China”,我们两人相视大笑。当然质量还是很不错的,10年过去了,至今还在穿,如果不说出来,没有人会相信是10年前购买的衣服。中国生产的茅台酒更为便宜。当茅台在中国已经卖到1000多元的时候,德国商店里的茅台才卖到几十欧元。一位德国酒商从中国进口了几十箱茅台酒,可惜在德国卖不出去,十多年过去了还在地下室保存。他问我要不要,如果要的话每瓶按30欧元甩卖。当时不知道茅台酒在中国的价格,最重要的是缺少经济头脑,所以没有答应购买。回到中国听说茅台的价格后想买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德国人早已出手。还有中国的中华牌香烟,在普通免税店仅卖15欧元一条,在机场免税店相对要贵一些,也才30欧元左右。不知道是中国哪位出口商心疼外国人的钱包,把价格降得如此之低?好消息是,上个月去欧洲,发现免税店里的中华牌香烟终于涨价了,每条40欧元,大约折合人民币330元。至于中国产品在德国为何卖得这样便宜,实在没法深究,也很难搞明白。那么,德国商品为何普遍便宜呢?根本原因是德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补贴。这样做的理由是,必须保证每个人的生存,让民众不会为基本的生活用品发愁。他们的税收不会用于三公消费,更不会偷偷放进自己的腰包。其他商品价格低廉的原因比较多,首先,他们只是单边征税,而不是在所有环节上重复收税。其次,没有隐形费用,所以他们的价格基本上能反映出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第三,德国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在透明而有序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自由竞争。如果商家故意抬高价格,其后果只能是被消费者抛弃。这也反映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价格最高、最混乱的地方莫过于火车站和机场,因为商家认为这些人不过是匆匆而去的过客而已,宰掉一个算一个。而德国火车站的价格最低,而且非常稳定,也不会因人而异地乱喊价格(德国商店一般不讨价还价)。奇怪的是,在一个没有工商部门检查的国家为何如此呢?原因很简单:成熟的经济体制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及诚信的威力制约着每一个妄想一夜暴富的商家。五、铁路有点贵、理发按摩价格贵,女人吹洗头发需65欧元德国铁路有点贵。德国比中国便宜的东西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交通问题比较复杂。德国人主要的出行方式是开车。虽然汽车便宜,但油价略贵,价格在1.2-1.5欧元之间浮动,这是德国人对石油课以重税的结果。但他们的公路没有收费站,不需要交任何过路费,这样也能节约不少银子。最贵的是火车,因为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而且不收费,所以乘坐区间火车的人并不多,往往一节车厢只有几个人或十几个人。显而易见,德国火车是亏本的,但火车必须运营,怎么办?唯一办法是提高价格。因此,德国火车票价比中国大概贵一倍以上。当年我在德国生活,感到最大的生活压力是交通,每周前往其他城市游玩,花费不菲。即使购买周末票,也需要29欧元。虽然周末票可以5个人享用,但你哪能随时就找到其他4个人呢?相对而言飞机价格就比较公道,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票价大约在50欧元左右。如果能提前预定,往往会得到更为便宜的折扣,有时还能发现29欧元的优惠票价。理发按摩价格贵。未出国之前,发现很多国外华人喜欢留长发,当时不明就里,还以为是欧洲流行这种发型。到了德国之后才发现,华人留长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理发太贵。男人剪发加吹洗45欧元,即使最便宜的发廊,至少也得25欧元,这种便宜的地方往往还不容易找到。而女人剪发就更贵了,加上吹洗竟然65欧元,定型则需要80欧元,对中国人而言简直是贵得离谱。一个大姐嫁给德国人后,在柏林市中心租了一套位于二层的房子。一位中国女士找到她说:“咱俩合作吧!我做按摩,你提供一间房子。”大姐同意了。没想到生意相当红火,每天都有5-6个德国人过来按摩。而她们的宣传方式很简单,也很古老:在门口的大街上立一个简易的海报架,上面写:中国按摩。如此做法,德国人居然来了。可惜德国没有城管,否则海报架就有可能被没收。她们这种非正规的经营方式不用交税,所以价格比较便宜,每小时60欧元。对德国物价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从中可以看出,但凡是能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商品,便宜;政府提供补贴的生活必需品,便宜;未经过中国海关的奢侈品,便宜;出口到德国的中国货,便宜。相反,德国只要无法机器生产,花费大量人工的,例如理发、按摩,很贵;为了支撑某个产业发展,即使亏损也必须经营的,例如火车,也很贵。
微信扫一扫获得更多内容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水滴德语教室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德语语言学习 德国文化分享 德国海龟交流
水滴德语教室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德语问题。。德国买了瓶咖啡。。不晓得德文意思。帮忙翻译。_百度知道
德语问题。。德国买了瓶咖啡。。不晓得德文意思。帮忙翻译。
照片在空间里
提问者采纳
你买的是德国很有名的巴伐利亚皇室Dallmayr摩卡咖啡研磨粉。图片946:开启供发垛菏艹孤讹酞番喀后请关严后存在干燥避光的地方。 200克装,Dallmayr摩卡,研磨好的,真空包装,请在最佳食用日期前使用,日期请看盒底喷码。图片944:Dallmayr摩卡特浓咖啡/研磨粉图片951:看不清图片948:和945一样图片945:Dallmayr店是以前的巴伐利亚皇室餐厅旧址,他们在咖啡豆的精选,调配和烘焙上有着很丰富的经验,Dallmayr摩卡是经过精心的烘焙和研磨后马上利用保持原香的工艺进行真空包装,以保证最高水平的咖啡享受。开启后请关严后存在干燥避光的地方。图片947:Dallmayr摩卡特浓咖啡/研磨粉人工翻译的哦。
951是948的下半部分。。。948和945单词都不一样。。怎么会一样呢。。。我妈妈主要想问问这是速溶的还是煮的。。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对不起,因为你948拍得有些糊啊,所以晃眼一看有些一样,我又看了一下,是有些不一样,你能否再拍一下?我能帮你翻出来。不过这些咖啡,你都要煮的,因为是研磨粉。不是速溶粉。
我重新拍了。。你看看吧。
948:Dallmayr摩卡特浓咖啡,精选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给这款咖啡提供了不可混淆的口味。根据意大利特浓咖啡配方烘焙和研磨而成,专供特浓咖啡机。951:品质保证,我们保证此款咖啡粉的产品质量,如果它不符合Dallmayr的品质,我们对此进行无偿退换。Alois Dallmayr地址,网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提问者评价
谢谢。额外悬赏5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Ich habe in Deutchland eine Flasch供发垛菏艹孤讹酞番喀e Kaffee gekauft.
我买了瓶咖啡。。。咖啡瓶上都是德文。。我不晓得咖啡瓶上德文的意思。。照片传不上来。。怎么办。我空间里有照片。
没照片怎么翻译。。。。。
我发给你吧。。我放在德语贴吧了。我空间里也有
这不是我想问的。。我本来要上传图片的。。。一直传不了。。你可不可以帮我翻译一下。。我把照片传给你看。我空间里有照片。。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留学 德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