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漫画《都市传说 漫画三友图》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我的图书馆
一.作文题目
&“松竹梅”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请仔细观察下列漫画《都市三友图》,联系现实,展开联想,自拟标题,自行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二.写作指导
漫画类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漫画,看清漫画画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联系社会现实,进而领悟漫画要表达的主旨。在整体把握漫画主旨的前提下,可任选一个角度来立意。为使文章不偏题,不跑题,写议论文,在作文开头,可把观点由漫画得出的过程用三言两语展示出来,即简洁引述漫画内容—议论分析—提出观点;写记叙文,主题要鲜明,不脱离漫画的主旨或内容。因此,看懂漫画,准确立意是关键。
《都市三友图》这幅漫画,画的是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不过漫画里的松竹梅已不在大自然中笑傲风雪,而是以盆景的形式被摆放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阳台之上,且 “三友”已不在一处,为都市建筑所隔离,只有摇摇相对,似乎诉说着什么。
古人常以“岁寒三友”,来象征忠贞的友谊和高风亮节的品格,而漫画题之为“都市三友”,显然蕴含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这里的“都市”,暗示的是现代人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都市三友”,可理解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应该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生存状态。因此可有以下立意:
1.在现代都市里,人应当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
2.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应少些冷漠,多些关爱和交流。
3.亲近大自然,身处自然之中方显人生的美丽。
4.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更好的成长。
5.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应坚守高洁的品格。
6.当今时代,友情更加珍贵。
7. 时至今日,还是远亲不如近邻。……
总之,就这个漫画作文题审题立意时,要把“都市”的背景义和“松竹梅”的象征义联系起来,不要单抓住一个方面来立意。有的同学得出像“逆境成才”,或“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立意,多是因没有把“都市”的背景义和“松竹梅”的象征义联系起来,对漫画材料的理解缺乏整体性和现实感。
诗意难再,生活何在
夜雨染成天水碧,远山巍峨,浮云如龙,空江浪舞。新日初生,辉撒满空,有桃红李白,蝶儿舞,蜂儿忙。莺啼蛙鼓,氤氲茶香,依窗闲读。猛然坐起,看窗外地昏天暗,可惜可叹,黄粱一梦!
嘈杂的都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好一派歌舞升平!物质的充盈似乎满足了人们的欲望,但却抽走了太多的精神享受,生活变得了无诗意。没有了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残缺的生活,一种可怕的生活。
城市的呼啸而起带来了许多,带走的却更多。钢筋水泥代替了树木参天,汽笛声鸣易换了莺歌燕舞。城市的快节奏促使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快步伐,没有人会停下脚步看河边冰雪消融已是春,更没有人会停下脚步见一叶落而知秋。有人试图将那空谷幽兰、斗雪寒梅、倒挂孤松放在窗前为生活增加些品味与诗意,可未曾想一个连明媚阳光都已成为奢侈品的地方,怎会生出那看似简单的诗意呢?或许只能像古人那样怀古伤今,写下几句感慨世事沧桑的苦诗,也算是有些诗意了吧,真是讽刺的现实。
没有人会否认城市的发展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人们内心深处那享受生活之美的脚步已经踉跄。飞速奔跑的人们啊,是否应当停一停,等等心灵的脚步?
其实人人都热爱生活,渴望诗意的生活。只是高耸入云的大厦挡住了“白日依山尽”的壮阔;化工厂生产的废物抹去了“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记忆;就算是能看见月共潮生,也难体会“江清月近人”的惬意。年轻的孩子没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体验,最多是年长的人摇头苦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算是寂静的江南水乡也被游客充斥,人们似乎已经很难寻找存在诗意的那方净土了。
现实就是现实,生活就是生活。人们总是要适应,我甚至担忧以后的孩子是否还明白什么叫诗意,是否还能享受这种生活的乐趣,是否还愿意去享受这份惬意。
停下脚步,总会看见许多人家阳台上疏于打理已泛黄了的花草,却总能望见身边的行人正迈着急匆匆脚步,如果有一天连阳台上的花草都不见了······我望着那些一个个盯着屏幕听着MP3欢笑的孩子,看着川流不息的人与车,以及那昏暗的天,陷入沉思······
关灯入睡,好梦······&& &&&&&&&&&&&&&&&&&&&&&&&&&&&(吴昊)
点评:文章观点明确,行文潇洒,引证例证皆信手拈来,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或想像或写实,自由书写,显示了较高的表达技巧,且字里行间散发着较浓厚的文化气息!
诗意的生活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无论多么纷繁富华的生活中,都应该有点点诗情,片片诗意。是的,在纷繁的今天,我们都应留有一方心灵的净土,让生活充满诗意。
我们的生活空间被丰富的物质世界充盈着,以至很多人迷失了自己,只为追名逐利。就像那古人无比珍视的松竹梅,在现今的都市人眼中早已失去了高洁傲岸、坚强正直的象征意义。这岁寒三友无奈地在都市的角落里叹息,怀念古人的君子之风。
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踏过老子跨青牛而过的函谷要塞,越过孔子嗟叹逝者如斯的东逝水,我感到诗意生活的美好。庄子曾被举荐为官,但他婉言谢绝,翩翩归山。他厌恶那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鄙夷追名逐利的官场丑态,他只想留有一方纯澈的心灵净土,让自由奔放的思想尽情舒展。于是我们有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深度思想,有了“上善若水”的至高境界。
我常常怀念那诗意盎然词花绽放的时代,那是一个诗人、词人们用纯净心灵筑就的时代。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于是流传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意流芳百世;李白不顾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玄宗赐金放还的后果,高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仅一匹青驴,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便吐出整个盛唐;苏轼深知自己直言诚坦的性格与朝廷格格不入,也不愿使自己的内心屈服于朝政的淫威,他还是随了自己的心去生活,吟唱“一蓑烟雨任平生”超然生活,潇洒度世。他们,都曾面临着屈心抑志与世俗同流合污还是坚守心灵的选择,但君子之风拂过后,便是诗人巨匠们的诗意生活。他们用诗宣告了对世俗的唾弃和对自然的向往。
且看近代,当《围城》《管锥篇》让世人惊叹时,你可曾知道钱钟书沐浴在晨光余辉中的笔耕不辍?他毕生静坐在阴冷的图书馆中阅读着线装书,只为这两本巨作的问世;当闻一多蓬头垢面地从门口出来时,你可曾知道他已经历过最纯洁的精神洗灵?他将自己与喧哗的世界隔绝,让不朽的诗篇恒久传承;当沈从文带着《边城》从凤凰飞出时,你可了解他徜徉湘西青山绿水的怡然自得?他们携着松竹梅的高洁节操诗意生活。
我向往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于是我让自己心中铭记着前人携带的岁寒三友的君子之风,在喧哗浮躁的社会中开拓一方净土,诗意生活。(李明涵)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由季羡林的一句话简洁有力地引出话题和观点,接着联系现实,揭示观点提出的现实意义,承上启下,引出前贤之事,论证观点,最后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意为依托,回到现实,再次申明观点,照应开头;行文奔放,运笔成风!
聒噪的初夏,隔壁女子的叫嚷声不绝于耳,尖锐的咒骂、激动的哭泣,让人很难相信,争吵是来自一对母女。
&“咣当!”门猛然关上的声音。隔着过道,我不禁一丝寒意。
隔壁的老太太是去年搬来的,黑黑瘦瘦,仿佛整个人都缩成一团影子,最吓人的是她那双眼睛,时而在夜里茫然眺望,时而带有敌意地望着你,仿佛你是造成她孤僻性格的罪魁祸首。自从她搬来,我们从未讲过一句话,一道裂痕无形地横在两户之间。
最可悲的是她和女儿的关系。她们的楼层相邻,窗户相对,但彼此的窗户好像冰封了似的,冷得凄凉!只是时时传来她们无休止的争吵。尽管是盛夏,两家的窗户却积聚着一股无人知晓的寒气。
城市的钢铁森林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如此隔膜、冰冷,这也是必然吧。
我叹了口气,埋头于书本中,心中被坚冰撞击着,胸口有些疼痛。
窗外是一片绿油油的梧桐海洋,还有些人家窗台上摆设上了松竹梅之类,说道松竹梅,在自然里多有韵致,偏偏被聪明的人类束缚在那阳台上?
风吹过,波浪涌起的旖旎总能让人忘却深处钢筋水泥的孤独。我忍不住起身,眺望那一排排梧桐,阳光下,他们沉静、优雅,并排站着,枝叶纵横交错,你绿色的手掌拂过我浅绿的面颊,拂去昨日夜雨的泪痕,换上灿烂温暖的笑容。
他们是邻居,却更似兄弟姐们。他们头顶上是同一方蓝天,泥土中他们的根连在一起,“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我为他们的和谐而陶醉。
树有如此,我们人呢?我开始沉思。
第二天是母亲节,我早早的为妈妈买了康乃馨,正要开门,却看见对面的门紧实地关着,一丝悲悯情怀涌上心头。既然是邻居,我该帮帮她们!悄悄地,我把一束粉色的康乃馨摆在她们门前,想象着她们母女和好的喜悦……
那一夜,康乃馨的花香伴着梧桐叶的清香,随我入眠。
早上醒来,忽然听见门外又有抽泣的声音,我悄悄地把门开了一条缝,果然,母亲两个拥抱在一起了,老太太的目光那一瞬间因为泪的闪亮而慈祥无比,我听见她喃喃道:“女儿,谢谢你,我知道你肯原谅我了,我只是怕孤独……”
没有想到一束小花就让冷漠的她们打开了心房。
我们都害怕孤独,生活在都市之中,也许冷漠只是像防盗窗一样,是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尽管在都市中,我们是邻居,是亲人!
梧桐树那在阳光下亲密的情态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前面两栋楼里那被圈养的三盆松竹梅也仿佛醒悟了什么,将美好的枝叶伸出窗外,彼此致意着,很温馨的。
都市之中,树与人皆如此!(张文信)
点评:文章整体上夹叙夹议,亦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或语言,或动作,或细节,形象生动;自然景物描写富有象征性,很好地表现主题。总之,是一篇难得的记叙性散文!
都市不是“独市”
当我看到由梅竹松与都市楼房之组合的漫画《都市三友图》时,内心不由一阵感慨。在这冷漠的社会中,这三友枝丫相触的温暖场景实在是一枝独秀啊!那其中透出的那种彼此关爱,彼此交流,和谐相处的情态令我怦然心动。
人之所以为人,因其富有情感并且能将情感生动表达于行动、眼神等。我们为什么让都市淡漠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都市并不是“人人孤独的市”啊!
然而不知是高楼林立阻挡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桥梁,以致“日久情‘生’(陌生)”,还是快速的生活状态导致人们彼此的心越来越远,总之,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关爱和交流,使得每个人越来越孤独!人与人之间这样的生态中没有争吵,没有怒目相对,甚至没有任何声音,只有最可怕的——静。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心与心互相猜忌,相互防备。房与房虽近却似相隔万里,家家门窗紧闭,好似外有豺狼虎豹一般。
这突然让我想起一部曾看过的电影,遗憾的是,因时间长,且没看仔细而忘记了它的名字。但它的故事我却难以忘怀。背景是北京大杂院,时间就是在今天。一个老无所依的孤寡老太太,本应是和蔼慈祥的,然而在都市化的冲刷下,她变得刻薄霸道,警惕而不近人情。在这平静的大杂院生活里,猛然闯入了一陌生年轻女孩,她租住了下来。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亲近,老太太并不善待女孩,女孩也只一味隐忍,因此她们的交流更少了。矛盾终于升级,爆发。她们争吵起来,女孩离开。然而经此一“战”,她们反而开始理解了对方,女孩回来后,两人和好并关系亲密,从此相依为命……这是一个再普通平凡不过的故事了,然而令我难忘的却是这部电影所散发的人性光辉与互相关爱、密切交流的芬芳。在这一分一和之中,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本该如此,只是欲望与顾虑蒙蔽了我们的心灵。
都市发展本不是错,为什么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拉远了心与心的距离呢?我们该做的,是敞开心扉,以己度人,求同存异,用一个善意的微笑,或者一个及时的搀扶,来求得人人之间的理解和和谐。即使人与人之间志向不同,价值观不同,又或性格不同等等,也要努力保持这样的交流和彼此的关爱,而不是人与人之间冷漠相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乐更幸福地生活,不是吗?
都市并不是“独市”的谐音,我们也不要让它真的成为“独市”,为了我们自己,为了美好生活,更为了在这都市生活的下一代。(李聪)
点评: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类似杂感——表达方式多样,笔法灵活,行文自然洒脱,不足之处,有些意思表达不够准确,简明,现已做改动,但内容上仍显单薄。
突破局限的美
有人喜爱松的坚韧,有人喜爱竹的挺拔,也有人喜爱梅的傲骨。“松竹梅”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它们原本是在自然之中傲然挺立一生,在如今的繁华都市,它们却也能昂首挺胸,突破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局限,结为“都市三友”。
突破局限,或许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你就突破你的局限去寻找另一扇窗,成就一种别样的美——突破局限的美,那种美同样让人难忘。
她的声音让人想到空旷、幽远,她的歌声让人魂牵梦绕,她把西藏的美带给我们,让我们想到宁静。她就是萨顶顶,一个漂亮、聪明、奇特的女子。酷爱音乐的她在流行音乐中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光。她听西藏的经文,在西藏的寺庙中找到属于她的声音。她把西藏的宁静美与流行美结合,一曲《琴伤》悠远飘扬,一首《万物生》直达颠峰,一首首犹如天外之音的歌曲让我们痴迷。突破局限,萨顶顶以她幽远、宁静美的突破了流行音乐给她施加的局限,创造了一种别样的美——萨顶顶就如她的名字一样“顶呱呱,真棒!”
是的,我们听着萨顶顶那幽远的天外之音,仿佛看到突破局限的美。那有没有一种文字,让你看到之后,想到安稳,想到微笑着与这个世界相待?
有一种文字,只不过那是属于史铁生特有的。史铁生走了,但他却像永远存在一样,他那孩子气的笑容仍在,他那真实的怀着希望的文字仍在。但我们都知道的,他是个残疾人。曾几何时,他也想到死,他也自暴自弃,日复一日地摇着轮椅去地坛逃避这个世界。后来的他呢?他的《命若琴弦》让我们想到希望,他的《我与地坛》让我们知道死是一个节日,他突破自身的局限,获得永生。如果当初的他没有突破自己是个残疾人的局限,他会不会在心灵的星河中如此耀眼?我想不会。如果他当初没有突破自身的局限,就不能获得精神的解放与自由,就不会有对生命的深刻的领悟。“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左右苍茫时,总要选条路走”。虽然听起来有些无奈,但却是他突破自己局限,重新推开另一扉窗的时候说的。
有些人并不是不优秀,只是他习惯于已有的状态,走不出那个圈圈,或者说没有想着突破这个局限,走出去。突破局限,或许过程会很苦,但突破局限后的美你想过吗?那是用任何语言都不能表达的。
在大自然中,松竹梅是岁寒三友,但在喧闹的都市,它们照样能突破阳台的局限,释放一种高雅清幽的气息。突破局限后的美,是别样的,勇敢地向前迈出一步,或许你会看到另一个不同的风景。(郭雪梅)
点评:观点明确,结构清晰,举例新,很有现实性,通过论证分析,能很好地论证观点,不足,语言上有些拖沓,不连贯,现已做了一定修改。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1)
下载积分:499
内容提示: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1)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00: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1)
官方公共微信/7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4 p.21 p.14 p.17 p.11 p.25 p.19 p.15 p.18 p.12 p.16 p.16 p.10 p.10 p.11 p.10 p.12 p.10 p.12 p.12 p.11 p.13 p.12 p.49 p.一、夯基训练1.(2013年东莞市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中国有句..一、夯基训练1.(2013年东莞市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中国有句古话,叫“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自己肯定要管,别人的事该不该管呢?...2014年高考新动向语文基础精华100练:第5部分写作15-3相关文档专题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pptdocpptdocpptdocpptdocppt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1)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1)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32次
资料类型:专题资料
文档大小:605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1)
一、夯基训练
1.(2013年东莞市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有句古话,叫“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自己肯定要管,别人的事该不该管呢?
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本道作文题分提示语和写作要求两部分。似乎属于“问题”作文。
提示语共两句话,第一句提出古话并作解释,揭示了这句古话的基本意思——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这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管”与“不管”均以“利己”为原则,因此,这句古话带有很大成分的自私自利性,尤其它以格言的形式出现,具有相当大的蒙蔽性,诱使人们不恰当地将其奉为人生信条。
因此,提示语第二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别人的事该不该管?这里的“别人”,是泛指,个人、集体、社会、国家等均可,“管”也可引申为帮助、关心、关注、承担等富有“助他性”“使命感”的动词。命题意在引导考生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等方面思考。因为传统文化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老死不相往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负面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有强化的趋势,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求考生反思传统观念、体察现实世界。考生审题时应当善于揣摩命题意图。
本题便于联系生活,有大量的时事可入文;但难点在思辨,管与不管,管的分寸,管闲事与管所当管之事……需要有清晰的认识与有分寸的表达。
写作要求有4条,其中“谈谈自己的看法”意在写议论性文章,而“自选文体”也允许写能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记叙性文章,“不少于800字”的要求,显然不适合写诗歌。故文体方面没有严格限制,考生可以自由发挥。
2.(2013年天津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舞台上,你一定经历过无数让你回味的东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成功过,也许也曾失败过;但是让你回味的东西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想你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些体会,成功之后有“悟”,失败之后有“悔”,“悔与悟”将伴随你的成长。
请以“悔与悟”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讲述亲身的经历,或联想相关的故事,抒写内心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
【写作导引】
这道题目的话题带有很强的思辨性,同时命题者的命题目的和命题意图也是很明确的,旨在引导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不妨作这样的分析:
(1)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直接切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就这道文题来说,带有浓重的思辨色彩,主旨非常明确,那就是“付出代价后才明白”。
(2)写作的重点应写自己“悔”的情感体验过程,着重描写后悔、痛苦、自责、渴望等失落的情感,把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描写重点。为了增加感染效果,可以在描写心理情绪、展示内心世界的同时,简练穿插对过去的回忆,以往日的过错来加大今日的情感波澜,这样对比起来写,更能加强文章的震撼效果。
(3)要想写好这个文题,必须勇于大胆地解剖自己,在亮丑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有一个质的飞跃。撕下遮羞布,坦诚出美文,让自己的心灵底片曝光,你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4)拟一个让人一看就能明白几分的好标题。一篇好的话题作文,第一道风景就是题目,所以我们在完成“悔与悟”这个话题作文时,同样不可忽视。
3.(2013年泰安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松竹梅”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请仔细观察下列漫画《都市三友图》,联系现实,展开联想,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漫画类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漫画,看清漫画画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联系社会现实,进而领悟漫画要表达的主旨。在整体把握漫画主旨的前提下,可任选一个角度来立意。为使文章不偏题,不跑题,写议论文,在作文开头,可把观点由漫画得出的过程用三言两语展示出来,即简洁引述漫画内容-议论分析-提出观点;写记叙文,主题要鲜明,不脱离漫画的主旨或内容。因此,看懂漫画,准确立意是关键。
《都市三友图》这幅漫画,画的是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不过漫画里的松竹梅已不在大自然中笑傲风雪,而是以盆景的形式被摆放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阳台之上,且 “三友”已不在一处,为都市建筑所隔离,只有摇摇相对,似乎诉说着什么。
古人常以“岁寒三友”,来象征忠贞的友谊和高风亮节的品格,而漫画题之为“都市三友”,显然蕴含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这里的“都市”,暗示的是现代人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都市三友”,可理解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应该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生存状态。因此可有以下立意:
1.在现代都市里,人应当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
2.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应少些冷漠,多些关爱和交流。
3.亲近大自然,身处自然之中方显人生的美丽。
4.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更好地成长。
5.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应坚守高洁的品格。
6.当今时代,友情更加珍贵。
7. 时至今日,还是远亲不如近邻。……
总之,就这个漫画作文题审题立意时,要把“都市”的背景义和“松竹梅”的象征义联系起来,不要单抓住一个方面来立意。有的同学得出像“逆境成才”,或“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立意,多是因没有把“都市”的背景义和“松竹梅”的象征义联系起来,对漫画材料的理解缺乏整体性和现实感。
4.(2013年临沂市模拟)以“山高不碍白云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导引】
这是一句禅语,出自《景德传灯录》:“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意思是流水穿竹不论竹子有多密,白云度山不论山峰有多高,超脱一切窒碍之后的精神生命是何等的自由洒脱。如果对各种窒碍生命的外部环境能有超脱的理解,那么什么风浪也阻止不了你的扬帆远航!我们要做弯弯细流,能绕过繁密的竹林;要做飘逸的白云,能翻越至高的山脉!
但对学生来讲,在审题时要明确“山高”与“白云”的内涵。宜化实为虚,点明“山高”指什么,“白云”指什么。写作时,重点指出,为什么“不碍”,写出过程。整体看,立意可定为“不管前面有多么的险阻,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意志 ”。具体说,在困难、挫折面前,一个人如何面对,最终取得成功。就文体而言,可写成记叙文,如“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在高三的拼搏冲刺中,尽管遇到很多困难,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都不能阻止我前进的步伐,我必能一飞冲天,展翅飞翔”等。也可写成议论文,论述“在挫折、困难面前,如何去克服,最后取得成功”这一论点,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刘伟、林书豪”等人,就很有说服力。特别是林书豪,在NBA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很好地印证了“山高不碍白云飞”。
二、能力提升
5.(2013年湖南高考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第八届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主题曲为《光芒》,其歌词这样写道:想要像能多像/就算一模一样/也只是偶像/就算痛就算伤/不让泪的边疆默默逃出眼眶/肩膀有重量/心就会更有胆量/让胸膛变成殿堂/我们让梦发烫/发出光芒/远方不在远方/就在前方/我们磁场一样/一样倔强/最强的不是太阳/是还活着的心脏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
【注意】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导引】
这则新材料作文,文题所给的材料是一首歌词。写新材料作文首先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审题。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必须与材料紧密结合。所以,全面理解材料,是写好新材料作文重要的起步。
我们仔细阅读这首歌词,我们发现这首歌词可分三层意思:“想要像能多像/就算一模一样/也只是偶像”,这一层意思告诉我们,无论模仿秀也好,甚至是超级模仿秀也好,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想要像能多像”,但这又能怎样呢?也只不过是偶像而已,还不是我们自己,显然这并不是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所倡导的,当然也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算痛就算伤/不让泪的边疆默默逃出眼眶/肩膀有重量/心就会更有胆量/让胸膛变成殿堂/我们让梦发烫/发出光芒”,这一层意思则是在向人们发出心的呼唤,在鼓舞人们的士气,痛点伤点算什么,只要我们有志气、有理想、有胆量,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梦想,让我们的人生发出耀眼的光芒;理想并不太远,也不难实现,它就在我们前头,只要我们有倔强的追求精神、有不懈的奋发精神,我们就会实现理想,让我们发出“光芒”,这是第三层“远方不在远方/就在前方/我们磁场一样/一样倔强/最强的不是太阳/是还活着的心脏”所告诉我们的。综合这三层意思,我们会从中提炼出材料的关键词,即个性光彩、志气胆量、理想就在前头等,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地把握了这则材料的主旨。
明白了材料的主题之后,我们写起作文来就不容易走题、偏题了。接下来第二步就要注意文章的立意了。立意时要力求正确、深刻、新颖。立意正确,这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思想观点正确与否,直接关系作品的成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表现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观念,爱国家、爱人民,求真、求善、求美。立意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促人思考,给人启迪。主题深刻,是文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写人的文章要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作一些发掘,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叙事的文章要以小见大,通过小事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流,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深刻。立意新颖,就是要体现时代精神,要富于生活气息。要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见人之所未见,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别人想不到的,深入思考,摈弃陈言,变换切入角度,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
在追求中闪亮自己的光芒
师法自然,是历代中国人智慧的选择。人们从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杨上找到了智慧。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却从不向往微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闪亮自己的光芒,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其实我们的人生更应如此,人人都应当有所追求,但人人也都有自己的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宁愿投身汨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自然界多姿多彩的万物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应有独特的追求,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李白和陶渊明虽同为诗人,但他们的追求却不一样。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无穷的财富和智慧。他没有因为仕途失意而忘却自我的价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是他内心品质的真正写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与闲适淡远,带给我们无穷的享受。他们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没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情趣,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不应该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我们在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当中感受雄浑壮志。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选择。
是啊,“就算一模一样,也只是偶像”,人都向一个方向追求,还有哪来的多彩世界?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们用奋斗去闯荡,在人生的追求当中,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价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创造生命的辉煌!
【优秀理由】 这是一篇极有特色的议论佳作,小作者写作时审题审的非常到位,立意把握的也很好。所拟题目“在追求中闪亮自己的光芒”,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这种观点型的题目,颇受阅卷老师的喜爱,因为一眼就可看出考生对材料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全面而辩证。
文章由自然界的胡杨及“其实我们的人生更应如此”提出观点后,采用的是层进式结构,以屈原、李白、陶渊明、苏轼等人为实例,事理结合,层层深入地阐明了论点,例证丰富,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另外,诗句的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句优美流畅。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都市传说 漫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