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难忘鼓励的眼神神文中插入了一则关于小溪的故事作者想通过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

[转载]高中语文必修五各个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各个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jiān)更迭(di&)残骸(h&i)陈抟老祖(tu&n)
B烟霭(ǎi)朱拓(tu&)两颊(ji&)间或一轮(ji&n)
C嗜杀(sh&)呜咽(wū)桅杆(w&i)沸反盈天(y&ng)
D渣滓(zǐ)戳进(chuō)俨然(yǎn)少不更事(g&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谬种& 尘芥&
训熟& 百无聊赖 B搭讪&
蹙缩& 炮烙& 见风使舵
C唾弃& 草窠
&歆享& 揣揣不安D牲醴&
寒喧& 倔强& 踌躇满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是到别家去玩了;各处去一问,&&&
②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开了;女人们却不独&&&
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就是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时&&&
发出的声音吧。
A果然& 宽恕&
不由自主 B竟然& 宽恕& 不由自主
C竟然& 饶恕&
情不自禁 D果然饶恕& 情不自禁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B在1:2落后的情况下,山东鲁能队的主力前锋韩鹏不负众望,利用身高优势头球攻破对方球门。
C直到指手画脚的将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歌手的水平参差不齐,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她一手提着一个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金秋时节的“天下泉城”济南,泉水涌动,景色宜人,
彰显了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特色
C围绕旅游与生物多样性的主题,世界旅游组织呼吁动员全球的政界、公众、旅游企业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生物,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他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离家越来越近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明宫传奇》讲述了一幅古代大型壁画引出的传奇故事,时代定位在武则天在位的大唐盛世。
B对戴望舒《雨巷》主题的理解,课后学生提出了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条
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
D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二、精段精炼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
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
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于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7.在选文中,作者为了刻画祥林嫂的形象,主要采用何种描写手法?请具体说说。
答:&&&&&&&&&&&&&&&&&&&&&&&&&&&&&&&&&&&&&&&&&&&&&&&&&
8.你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9.这篇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目,而不用“祥林嫂”为题目?这样有什么好处?
答:&&&&&&&&&&&&&&&&&&&&&&&&&&&&&&&&&&
&&&&&&&&&&&&&&&&&&
10.就选文看,你认为祥林嫂的死有哪些因素?
答:&&&&&&&&&&&&&&&&&&&&&&&&&&&&&&&&&&&&&&&&&&&&&&&&&&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的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警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
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特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位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他十分相信她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向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石阶,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她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是他竟忘记了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要伸出嘿嘿的嘴,无疑是想吻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来前一晚上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人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
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可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被感动了,大家拍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11.小说中对众人围攻咒骂这一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答:&&&&&&&&&&&&&&&&&&&&&&&&&&&&&&&&&&&&&&&&&&&&&&&&&&&&
12.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是画他的眼睛。”选文中四次写到伽西莫多的眼睛,请逐条分析他的心理活动。
&&&&&&&&&&&&&&&&&&&&&&&&&&&&&&&
&&&&&&&&&&&&&&&&&&&&
13.爱斯梅拉达送水喝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14.读完选文,你有哪些启示?
答:&&&&&&&&&&&&&&&&&&&&&&&&
&&&&&&&&&&&&&&&&&&&&&&&&&&&&
四、课外延伸
15.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到“经验”,前一个句子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个句子比喻说理形象生动,请以“怀疑”为话题,仿写两句话。
例:经验是智慧之母。
经验如果任其野马般的乱奔乱驰,必将在单纯的黑暗中摸索。与其说是指导人的,毋宁说是使他人陷入混乱。
答:&&&&&&&&&&&&&&&&&&&&&&&&&&&&&&&&&&&&&&&&&&&&&&&&&&&&
16.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谓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请将下列称谓写上大致的年龄。
豆蔻年华()孩提( )弱冠(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耄耋之年( )桃李年华(
)总角( )
17.仿照例句,以“竹”为话题,分别从正反面立意,
写两句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
正面:为了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的七彩人生。
&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是昙花一现。
事物名称:竹
正面:&&&&&&&&&&&&&&&&&&&&&&&&&&&&&&&&&&&&&&&&&&&&&&&&&&&
反面:&&&&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很多人为了钱而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有的人认为,理想的工作应该是能带来创造力,带来自我满足,能感到愉快。
你认为一个人应该为感到愉快而工作呢,还是应该为一个能提供高工资,但却令自己痛恨的职位去工作呢?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作文
【参考答案】
一、1.C(A监ji&nB拓t&D更gēng)2.B(A训—驯C揣揣—惴惴D喧—暄)3.A4.C(“指手画脚”指说话时手脚做出各种动作,后比喻对别人的行为乱加干涉。应该为“七手八脚”。)
B(A“下端开了裂”后面应该是冒号;C“旅游与生物多样性”加引号;D“他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6.A(B有歧义;C“至少…以上”重复;D“切忌”改为“切记”。)
二、7.神态描写。①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②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③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④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8.她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勤劳善良、朴实,富有抗争精神,但因受封建礼教的严重毒害,虽然不断抗争,但最终被社会所吞没。9.①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②通过这个标题,能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1
0.①柳妈的捐门槛告诫;②鲁镇人们的冷嘲热讽;③捐完 门槛后仍受歧视的打击;④自己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等。
三、11.①表现了群众对伽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这一行为的愤怒;②同时表现了群众的冷酷、刻薄;③反衬爱斯梅拉达的善良、纯洁和宽容;④为伽西莫多感激爱斯梅拉达做铺垫。12.①第一次描写表现了他因无人送水而感到失望;②第二次描写表现他对爱斯梅拉达的出现由惊讶到愤怒的心理变化;③第三次描写表现了他因爱斯梅拉达无私救助而惊讶惭愧和感激的心情;④第四次描写表现了他因被误解时的责怪和悲哀。13.①与众人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情节更具波澜,推动了情节发展;②她的善行感化了伽西莫多和众人,塑造了爱斯梅拉达这一善与美化身的形象。14.①要学会宽容;②给每个人都留有改过的机会;③善良能感化丑恶的灵魂;④真善美是人们理想的生活境界。(言之成理即可)
四、15.①怀疑是知识之父。②怀疑如若任其如毒蛇般缠住一个人的心,必将使之成为窒息人的绳索,与其说是求知的发端,毋宁说是对天才的扼杀。16.13岁左右的女孩;2—3岁;20岁男人;30岁男人;40岁男人;80—90岁;20岁女人;幼年泛称。17.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反面: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
五、作文。略。
必修五第2单元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迁徙(xǐ)& 草芥(ji&) 泠然(lǐng)
覆水难收(f&)
B险衅(p&n)日笃(dǔ) 盘桓(hu&n)
北冥神功(m&ng)
C希冀(j&)& 拔擢(zhu&)晦朔(shu&)
五尺之僮(t&ng)
D万仞(r&n) 舂粮(chōng)陨首(yǔn) 太子洗
马(x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D愿陛下矜悯愚诚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水击三千里&&&&
D包举宇内,席 卷天下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蟪蛄不知春秋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臣以奉养无主
C以五百岁为春&
不足为外人道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里也&
其皆出于此乎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奚以知其然也&&&&&&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
D《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
二、精段精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1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逮奉圣朝,沐浴清化(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4)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5)但以刘日薄西山(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臣以供养无主&
古义:&&&&&
今义:&&&&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
今义:&&&&&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
&&&&&&&&&&
(4)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古义:&&&&&
今义:&&&&&&
10.下列加点的词语均属于古代升降官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1.下列加点字 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亲贤臣,远小人
D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三、拓展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6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辨别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少: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小看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D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语:读y&,告诉或谈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B吾非至于子之门&&&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D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望洋向若而叹曰
1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不然,籍何以至此也?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中有两个“于是焉”,第一个“于是焉”的“是”指代“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埃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第二个“于是焉”的“是”指代“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第二个“于是焉”与第一个呼应,使文章结构缜密。
B庄子以寓言的形式,塑造了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通过两个人的对话,流露出作者“凡事无涯”的思想。
C作者引用“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目的是让河伯自我批评“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的
狂妄自大。
D作者塑造的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是对立面,作者对海神若持肯定态度,对河伯持完全否定态度。
16.将下列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答:&&&&&&&&&&&&&&&&&&&&&&&&&&&&&&&&&&&&&&&&&&&&&&
(2)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
(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
17.(1)&&&&&&&&&&&&&&
,小年不知大 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
&&&,&&&&&&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3)万恶淫为首,&&&&&&&&&&&
。妻贤夫祸少,&&&&
&&&&。&&&&
,能忍着自安。
五、表达应用
1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读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即元稹,这是诗人被赶出京城长安,东去九江途中思念
比自己早五个月被贬的朋友元稹所作。
有人说这首诗的基调是“凄苦”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
19.仿照下列划线句子的修辞和结构,再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如高飘的风筝,永远挣不脱细长的线绳;&&&&&&&&&&&&&&&&&&&&&&&&
;&&&&&&&&
&&&&&&&&&&&&&&
。牵挂是一种守望,牵挂也是一种惆怅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挤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
泰戈尔说:“鸟儿想变成一朵云,云儿想变成一只鸟。”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外国谚语说:“笼外的鸟向往笼里的安逸舒适,笼里的鸟向往笼外的自由翱翔。”
有人认为,人生应当怀着企求的心态去永远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人认为,珍惜眼前的拥有,才是大智。执着是一种美德,满足也是一种品质。
读罢此文,你有何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一、1.C(A泠—l&n g B衅—x&n
D洗—xiǎn)
2.D(A辩—辨B有—又反—返C有—又)3.A(A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CD名词作状语,分别翻译为“一天天”、“在水里”、“像包一样、像席一样”。)
4.A(B春秋:古义是四季,今义是春天和秋天。C不行:古义是不能行走,今义是不可以。D海运:古义是海波动荡,今义是海洋运输。)
5.B(A前者动词,到,往;后者代词,这。B都是介词,因为。C前者动词,当做;后者介 词,向。D前者代词,它; 后者副词,表揣测。)
6.C(ABD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C为判断句。)
7.D(“ 描写”改为“记叙”。)
二、8.(1)及,至(2)考察和推举(3)不久(4)怜惜;自夸(5)迫近(6)拳拳9.(1)古义:无人主持;今义:没有主人。(2)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3)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4)古义:催促;今义:强迫。10.D(D为降官,其他为升官。)11.D(A均为形容词,低微;B均为介词,表比较;C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离;D前为介词,因为,后为连词,常与“无”连用,和在一块译为“不能够”。)
三、12.C(殆:危险。)13.D(A前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介词,表比较。B前者助词,“的”,后者代词,大海。C前者动词,认为,后者介词,“把”。D均为连词,表修饰。)14.B(B为宾语前置,其它为被动句。)
15.D(“完全否定”不妥,河伯虽然开始狂妄自大,但很快觉察到自己的丑陋,说明其还有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16.(1)于是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2)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3)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
四、17.(1)小知不及大知、蟪蛄不知春秋。
(2)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3)百善孝为先、子孝父心宽、知足者常乐。
五、18、同意。诗歌字面上“读君诗”,而主题则是“忆斯人”,后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所以其基调是凄苦的。19.牵挂如瓜豆的藤蔓,永远摆脱不了密密的篱笆;牵挂如游子的孤灯,永远吹不灭思家的灯火。
六、作文。略。
【参考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
不像稊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 (共18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咬文嚼字(j& e) 神往 (wǎng) 熟能生巧(sh&)
一蹴而就(c&u)
B.数见不鲜(sh&) 较量(ji&o) 举不胜举(shēng) 一言难尽
C.一字之差 (chā) 槛车(kǎn) 轻鸢剪掠(yuān)
清沁肺腑(q&ng)
D.眉眼颦蹙(p&n) 惆怅 (ch&ng) 窸窣 (sū)
临渊羡鱼(y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涵义 蕴藉 注消 酩酊大醉
B.含糊 烂调 疏朗 遥思远怅
C.因缘 圆晕 干躁 回肠荡气
D.啰嗦 默契 飘零 得鱼忘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
&&&&&通常不好。
(2)你如果&&&&
&&&&&&&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3)敏感而有&&&&&
&&&&&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A.涵义 随意 教养 B.含义 随便 教养
C.涵义 随便 修养 D.含义 随意 修养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作家不关心社会,不深人生活,而一味地闭门造车,想写出惊世之作,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最终的结果是不难推测的。
B.一位出色的管理人员,他既要有远大的目光,综观全局,又要明察秋毫,尽可能不出现丝毫闪失。
C.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些受到人们推崇、有所作为的君主,总是心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明君。
D.一些腐败分子总是推己及人,认为旁人也与他一样,一心只想捞取名利。
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B.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C.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来源:学科网]
D.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
高八斗”。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蒲松龄世界华语短篇小说奖”颁奖仪式将于2005年4月下旬在“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进行。
B.考试科目是否相对稳定,是关系到教育改革中的高考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学教育能否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等。
C.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近来广泛引起了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欢迎。
D.核工业50年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海内外儿女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二、阅读欣赏 (30分)
(一)阅读《咬文嚼字》选段,回答7~12题。(16分)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
”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7.“咬文嚼字”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说把“咬文嚼字”说成“推敲”,是说得好听一点?(3分)
8.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3分)
9.联系全文,发挥你的 想像,猜一猜韩愈选“敲”的理由。
10.作者举“推敲”一例,意在说明什么?(2分)
11.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段内容的两项是( )( )(4分)
A.要想通过更改一两个字就使文字顺畅或漂亮是不可能的。
B.作者对“推敲”优劣的分析和观点其目的并不是要推翻韩愈。
C.作者认为文学作品是 一种不可知的东西,只有作者自己才知道。
D.“推”和“敲”不是文字上的分别,而是意境上的分别。
E.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考虑用什么样的字词才能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问题。
(二)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4分)
跟字们较劲
清朝雍正帝未登基时,有一次到杭州去游玩,在涌金门外遇到一个卖字的书生。书生的书法实在是好。雍正见他写“秋”字时,把“火”写在了“禾”的左边,随口说“错了吧!”书生不以为然,并列举历代名帖,证明自己所写不误。雍正笑笑,给了书生一堆银子,说:“别卖字了,还是一心去考你的功名吧。”
几年以后 ,雍正即位。那书生也科场得意,一口气考到进士,并入了翰林。一日雍正看到此
人的名字,忽忆起往事,即召入见。雍正给他写了一个“和”字,故意把“口”放在“禾”
的左边。书生
当场指出,这是不规范的写法——他竟然没有想到,眼前的皇上就是当年资助
自己的恩人!第二天,他就要受命出任浙江巡抚了,接到圣旨,仔细一看,上面却写着:须
仍向杭州涌金门外卖字三年,然后方可上任。书生这才恍然大悟。
汉字很麻烦,一个字往往有许多不同写法。比方“回”“斗”“创”这些字,至少都有四种不同的写法。又是繁简之分的,又是异体之别的,烦都烦死了。
文字是思想的衣裳。华丽的衣服可以掩盖躯体的缺陷,丰富的文字可以粉饰思想的漏洞。当我们沉醉于语言文化的瑰丽时,我们的思想却正悄悄迷失在类似“回”有四种写法这样的语义泡沫里。远房表弟“待业”,隔壁大嫂“下岗
”。我说直接叫“失业”多省事,同事小王
马上纠正我 ,说失业多没希望啊,他的爸爸
妈妈都正在家里耐心“待岗”呢。
想当年,国民党军吃了败仗,总喜欢把“失败”叫做“失利”,把“败退”叫做“转进”,
好像自我感觉良好,实际处境就会立刻不窘迫一样。事实上,“饰”和“瞒”一样,都只不
过是“骗”字的另一种写法罢了。
意大利符号学专家艾柯在《诠释与过度诠释》里头指出:“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装满了镜子的大厅,任何个体在这里既是被反映的对象,又反映着其他的物体。”在人类的纷繁世界里,因为有了文字做介质,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影像往往会比实际要丰富得多。就拿前文的故事来说,书生用“秋”字做介质,让皇上见识了什么是学问;皇上又用“和”字做介质,让书生见识了什么是权势。他们君臣二人在三百年前就跟字们较劲儿,我们在三百年后穿过字的密林在注视他们。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丰富介质和扭曲影像的世界。
文字无辜。
13.本文故事中书生以“字”兴,以“字”衰,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14.文中举了国民党军队吃了败仗,把
“失败”叫做“失利”,把“败退”叫做“转进”的例子,是要说明我们文化中哪个方面?(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
15.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跟字们较劲》分别强调了我们文化的哪些方
16.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跟字们较劲》两篇文章在立意上有什么共同的东西?(4分)
三、语言运用 (1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修改。(不得改变原意)
(4分,每题2分)
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位小学教师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老舍先生认为可以改得更通俗一些;又说,假如把这句话再改一下,不仅让观众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了。
(1)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
更通俗些,可改为:&&&&&&&&&&&&&&&&&&&&&&&&&&
(2)看这群孩子多 可怜,个个面如菜色!
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可改为:&&&&&&&&&&&&&&&&&&&&&&&&&
18.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两小题。(4分,每题2分)
①人的血脉,必须通畅。②中医把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叫血脉,③如果某个部位阻塞了,
④就会有瘫痪的危险。⑤文章必须上连下接,⑥一气呵成;⑦如果文气梗塞,⑧即使内容很
精彩,⑨词句很优美,⑩也会失去完美的艺术光辉。
(1)从话题统一的角度看,应该删去第(
(2)为使上下文连贯,应在第( )句和第(
&)句之间增添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是:&&&&&&&&&
19.下面是一副题写在一家汤圆店门口的对联,请补出下联。
上联:宇内江山,如是包括
下联:&&&&&&&&&&&&&&&&&&&&&&&&&&
四、作文 (40分)
20.《》是我读过的最&&&&&&&&&
第三单元综合闯关卷
2. D(A注销 B滥调 C干燥)
5. C(“林下”后面是破折号)
6. D(A 搭配不当,“进行”应为“举行” B成分残缺,“等”后加上“的大问题”
C语序不当,“广泛”移至“关注”前)
“咬文嚼字”原指过分地斟酌字眼,含讽刺意味。在作者看来,“咬文嚼字”和“推敲”都是对语言文字斟酌锤炼,只不过“咬文嚼字”在词典上的意思是贬义,而“推敲”是褒义。
“推”字更能体现环境的幽寂和僧人的孤寂,更能与孤僧步月归寺的情境调和。(作者认为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文字不仅要符合全诗的意境,也要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判断用词是否妥当)
9.“敲“字是以声衬静,更加突出环境的幽静;动静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丰富。(能说明道理的答案均可。这是一道无固定答案的题,是高层次的文学鉴赏,对韩愈理由的猜测,实际上是自己在进行鉴赏活动)
10.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11. 文字和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书生用“秋”字做介质,让皇上见识了什么是学问;皇上又用“和”字做介质,让书生见识了什么是权势。总之,在封建专制下,文字成为统治阶级桎梏人们思想的工具。
14.说明我们文化中有“欺”与“瞒”“骗”的一面。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强调了我们文化优美、博大精深的一面;唐伟的《跟字们较劲》强调了我们文化烦琐,只重形式,忽略了实质的一面。
16. 两篇文章都是从文字上看文化,以小见大,见一斑而知全豹。
17. (1) 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 (2) 看看孩子们
18. (1) ② (2) ④ ⑤ 写作也是这样
19.人间骨肉同此团圆
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劲敌 靓妆 痉挛 不胫而走 曲径通幽
B.和面 迷惑 霍乱 豁然开朗 祸起萧墙
C.峭拔 讥诮 撬动 翘首以待七窍生烟
D.孝悌 涕泣 剔除 醍醐灌顶风流倜傥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无与伦比的建筑体系。
B.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黏稠剂,却大做广告“
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C.对应和序列,这两大原理已经深深渗透进全部数学———不只是数学,实际是精密思想的全部领域———
之中,交错地编织在我们数系的锦衣玉食之 上。
D.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乃至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
词汇”和“ 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B.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C.本品主要有效成分为茶多酚具有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及抗凝血功能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
D.这个结论即使很有依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4.下列句子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
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
②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③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④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
词汇”和“ 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⑤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⑥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
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④⑥①③⑤
C.③④①②⑤⑥ D.②①③⑤⑥④
二、课内阅读(24分,每小题3分)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
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
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
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
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中国建筑的特征》
5.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什么?请用一个单句表述出来。
6.“中国建筑的‘词汇’”,其中的“词汇”是什么意思?
7. 在行文过程中谈“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 大文章”“
小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了什么作用?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象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作为生物的社会》
8.第一段划线的句子是怎样强调蚂蚁结构的简单的?
9.“某种活的计算机”在这段话中的含义是什么?数百蚂蚁将被破坏的蚁丘修复为原样,这一材料为了说明什么
古罗马历,一年月亮绕十个圈;
当时把这个数奉为至尊至上,
或者因为我们习惯了用手指来计数,
或者因为妇人怀胎十个月方才分娩,
再不然,就因为数字增到了十,
便回过头来,从一开始循环。
———奥维德(OVid),《岁时记》(Fasti),第三卷。
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做“独居蜂”(solita-ry
wasp)的昆虫。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有些类放5条,有些放12条,多的甚至于有24条的。最特别的是一种叫做蜾蠃(eumenus)的蜂,这种蜂雄的比雌的小得多。母蜂能用神秘的方法辨别孵化出来的幼虫是雄的还是雌的,并且据此相应地分配食品的数量;它并不去改变捕获物的大小和种类,只给雄卵储存5条尺蠖,给雌卵储存10条。
———《指印》
10.开头选用奥维德《岁时记》中的一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11.“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中的“数觉”是什么意思?
12.为了说明“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具体解说。
三、课外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8分,每题2分)
让建筑拥有生命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它们不再仅仅是一幢幢由无数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框架结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赋予它们生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建筑。
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
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修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让建筑拥有生命。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13.根据文意,对“生命建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能感知建筑物变形和振动从而作出判断反应,调节建筑物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延长。
“大脑”及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能做出判断和相应处理,防御灾害。
C.能以生物界的方式感知建筑物的状态和外部的环境,并能及时做出判断的反应,一旦灾害发生,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
D.具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一旦灾害发生能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从而将
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4.文中第2段对建筑物具有“大脑”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更有效地防御突发事故,使执行器在必要时能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计算机程序还为生命建筑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
B.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计算机程序便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C.科学家在建筑物内埋植了由无数光纤维组成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D.科学家为这些传感器和执行器设置了一种
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判断能力。
15.对文中有关信息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的研究,主要是为让建筑物具有“ 感知”“
反应”功能,使之能及时“感知”并“反应”建筑物的状况。
B.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由电热控制的记忆合金纤维,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判断、反应的功能。
C.“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是一种让建筑本身具有自我控制
,自我保护功能的技术。
D.在建筑物中埋植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主要是为了让建筑物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以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对生命建筑的研究实验结果,说明了当今世界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进展情况。
B.“让建筑拥有生命”,这一课题于1994年底提出,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试验至今还不足10年,但科学家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C.赋予建筑以生命,是为了预防建筑突发事故,保护建筑物,使之有效地延长生命。
D.不久的将来,让建筑拥有生命就可能变为现实,生命建筑首先可能在公路、桥梁上实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2005高考全国第三套卷第五题)(12分)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峭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暧拇洹7绱倒恍グ僖鳎辉坡开,万千气韵。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漆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古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
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是日,当我乘缆车登上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拂翠涌,忽隐忽现,亦幻亦真,恍若蜃楼,想像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起勇气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17.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2分)
18.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3分)
19.作者认为张家界风景的“表现力”“足够惊人”,请以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为例加以说明。(3分)&
20.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2)作者说:“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文中这一“
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从第三段、第四段各举一例回答)
四、语言运用(8分)
21.“五四”青年节,希望中学邀请校友高明同学回母校演讲。根据以下材料,请你以学生主持人的身份把他介绍给同学们。(不超过80字)(2005年高考福建卷第20题)(3
材料高明,男,日出生于干部家庭。父亲,46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机关工作人员。母亲,45岁,大专毕业,小学教师。高明2004年毕业于希望中学,现为福建大学外语学院一年级学生。身高175厘米,圆脸,小眼。从小喜欢文学,爱好书法、体育等。小学时获得校“
优秀班干部”称号和“
故事大王”比赛一等奖,初中时获得县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高二时获得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大学时获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为了这次回校演讲,他阅读了《演讲与口才》、《大众幽默》等刊物,写了一大本读书笔记,精心准备了演讲稿《放飞青春》。
22.“小灵通”这一通讯工具,与移动电话相比,它具有固定电话的优势———接听电话不收费用;与固定电话相比,它又具有移动电话的许多优点,比如,可随身携带,能收发短信息。写一则广告词,宣传“小灵通”的以上优点。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力求耐人寻味;②16字以内。(2
23.在“沙砾”、“星星”、“蜡烛”上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格式,写一组句子。(2005年江苏卷第22题)(3分)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五、作文(40分)
24.以“遗憾”为题,写一篇8
00字以上的议论文,尽可能写得新颖。
答案与解析研读
1.A (A都读j&ng B“和”读hu&,其余读hu&
C“翘”读qi&o,其余读qi&o D“剔”读tī“醍”读t&,其余读t&)2.D
(A“无与伦比”,伦比,类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本句只是强调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并且用“无与伦比”也与事实不符,故错。B“
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句中的做法是欺骗别人。C“
锦衣玉食”指穿的、吃的非常精美,用在此处不当。应依课文用“锦绣天衣”。)3.B (A
语序颠倒,“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乃至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应为“
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以正确表现逻辑上的层进关系。C
句式杂糅,可在“具有”前加逗号,再加“它”,然后删去“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D 句,“
即使”表假设,“因而”表结果,两种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混在一起,应将“因而”改为“仍然”。4.B
第②句是总起句;第④句紧承上句进行解说;第⑥句,对前句进行补充说明;第①③两句以举例的方式进行解说,依据“例如”“又如”可确定这两句的顺序;第⑤句是全段的归结句,同开头句相呼应,应放在最后。5.思路解析:解题时注意筛选关键信息:“
这种‘ 词汇’和‘
文法’到底是什么呢?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还要注意单句的限制。答案: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中国建筑的规则和惯例。6.思路解析:解题时应思考:“词汇”是构成文章的小部件,那么,构成建筑物的小部件是什么呢?答案:“中国建筑的‘词汇’”,其中的“词汇”是建筑的零部件,如琉璃瓦、斗拱。7.思路解析:这是一篇谈中国建筑特征的文章,谈建筑以外的东西也是为了说明建筑。解题时,应沿着这个思路思考。答案:在行文过程中谈“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大文章”“
小品”,运用了比喻说明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读者更方便地了解关于建筑的知识。8.
思路解析:注意这几句话谈到蚂蚁时所用的科学术语和修饰限制语。答案:为了强调蚂蚁结构的简单,作者采用了两种方法:一、使用极其简单的科学术语———“神经元”“神经节”;二、使用了修饰限制语———“那么几个”“几根”“不过是一段”。9.思路解析:解答前一题既要注意“活的计算机”的词面意义,又要注意其语境意义。解答后一题要联系该段的说明中心和“作为生物的社会”这一标题来思考。答案:“某种活的计算机”在这段话中的含义是,从蚂蚁的群体活动中仿佛看到它们的“思考、筹划、谋算”。数百蚂蚁将被破坏的蚁丘修复为原样,这一材料为了说明:有些生物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10.思路解析:解题时联系这段话中的“
用手指来计数”等信息和标题名称来思考,还要联系表达效果来思考。答案:开头选用奥维德《岁时记》中的一段话,既与题目“指印”暗中相扣,又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1.思路解析:理解“数觉”,既要注意“数”与“觉”这些语素的含义,也要注意“数觉”的语言环境。答案:“数觉”的含义是,动物对数的朦胧的简单的感觉。12.思路解析:“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既是举例说明,又是数字说明。蜾蠃蜂“只给雄卵储存5条尺蠖,给雌卵储存10条”,既是数字说明,又是比较说明。解题时还要注意“请具体解说”这一解题要求。答案:为了说明“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作者采用了举例说明、数字说明、比较说明等方法。如,蜾蠃蜂中的母蜂能依据幼虫是雄的还是雌的,来分配食品的数量,给雄卵储存5
条尺蠖,却给雌卵储存10条。13.C “生命建筑”这个概念,应包括五个要点:感知、判断、反应、自我保护(调节与控制)和自我修复功能;A
项谈自我保护功能;B 项缺少自我修复功能;D 项谈自我修复功能。14.A A
项错误,是科学家们为生命建筑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15.B
B项“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判断、反应的功能”,分析表述错误。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具有延长寿命的功能。16.B
依据原文第二段“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可知B
项“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试验至今还不足10年”与原文不符。17.解析:“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这句话有这样几层意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在世界山水中的地位就像是获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张家界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它的“大美”与文学作品耐人回味的内涵相似,高度赞誉张家界。做这类题,要有这么几看:看语句在文中的位置,看它的修饰语,看它的语言背景,看它采用的形式,看它的深层寓意或言外之意。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18.解析:答题时需要先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依据题干要求,将有关的材料筛选出来,再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根据原文第二段的内容,可知有如下材料可用:张家界的山都头角峥嵘的彼此独立;张家界的山以它的危崖峭壁,拒绝攀登;张家界的山峰之巅,必有苍松翠柏,张家界曲壑蟠涧,空暧拇洌唤陨喜牧献酆瞎槔啵偌右怨槟筛爬ǎ纯傻贸龇弦蟮拇鸢浮4鸢福河腥龇矫妫①山峰的形态;②峰顶的松柏;③山壑山涧的气象。19.解析:本题要求就文章第五段的描写进行分析,以说明作者的看法:张家界的“
表现力”“足够惊人”。这是很典型的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有以下特点:采用“ 乍读”“ 再读”“
反复吟味 ”这样逐层递进的句式;用“散文”“史诗”“造化史”这样逐级增加内涵的比喻;用“ 一篇”“ 一集”“
一部”这样篇幅逐渐扩大的量词;用“一反常规”“旁若无人”“ 翘首天外”的拟人手法,多层次多角度描摹了特定的景物。另外,“ 读”“
吟味”这些用于欣赏文学作品的词语,被借来用于观景,不但与开头“诺贝尔文学奖”遥相呼应,而且进一步表明张家界风景的欣赏价值。将如上特点的分析归纳、概括,就可得出合乎要求的答案。答案:①文章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的岩峰的描写,采用了“
乍读……”,“ 再读……”,“反复吟味……”的形式,反映出张家界风景的百看不厌。②“读”“ 吟味”等词语表明!
张家界的风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20、解析:本题第一问“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此题的指向就是“描写的作用”。回答这个题,思路应该是这样的:先考虑全文的内容与中心,再思考这段描写与前者的关系,继而悟出大段描写的特点及作用。全文通过对张家界风景的记叙描写,高度赞誉了张家界山水风景的审美价值,表达了对张家界的欣赏与挚爱。“火树银花”的篝火,映照出夜空中的山影,火光愈大,愈亮,山影更幽暗。因而看似写篝火,实则仍是对张家界山峰的描写。所以,对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反衬了“
夜空山影如魅”的无穷魅力。本题第二问是“文中这一‘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要求从第三、四段各举一例回答。这个题的指向是根据重要词语,筛选有关信息,而这个筛选则必定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灵性”这个词含有聪明、有才智、有灵气的意思,用于形容山野,就赋予山野人的精神情态。这里是拟人的用法,也表达出作者对张家界的感情。答案:(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以“火树银花”反衬“
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2)这一“灵性”表现在:第三段的“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或“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或“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等。);第四段的“
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21.思路解析:解题时要注意对原材料要点的把握,要注意语言的连贯和充满激情,字数不能突破限制。答案示例:高明同学是我校2004届校友,现在是福建大学学生,他爱好广泛,曾荣获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做《放飞青春》的演讲。22.思路解析:解题时要注意:一、题干提供的解题信息:‘
小灵通’这一通讯工具,与移动电话相比,它具有固定电话的优势———接听电话不收费用;与固定电话相比,它又具有移动电话的许多优点,比如,可随身携带,能收发短信息。写一则广告词,宣传‘
小灵通’的以上优点。”二、题干规定的解题要求。答案:“有限”的收费,“ 无限”的服务。( 修辞手法:一、对偶;二、双关,“ 有限”“
无限”,既指收费低、服务广,又指“有线电话”“无线电话”。)23.思路解析:①符合“没有……,也没有……,但……是……”的格式。②要有比较。③语句通顺。答案:蜡烛没有月亮美妙的银辉,也没有太阳灿烂的光芒,但黑暗中的那点光明,是你高尚的情怀。24.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还规定了必须写成议论文,并且要求写得新颖,这些都是作文时必须顾及的。题目“遗憾”是一个词,没有规定议论的中心,可以就怎么看待“遗憾”作文章,也可以就怎么消除“
遗憾”作文章,也可以从其他的角度立论。不管怎么立论,都应注意:一、要与“遗憾”相关;二、要将议论的“
口子”开小,要善于将宽泛的议论对象变为一个具体的议论内容;三、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要自觉将表达交流的“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的专题文章中所学的技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遗憾是一种人生留白艺术。
在造化将我们引入这个世界的同时,它也从我们身上取走了一些我们在乎的东西,作为索取的回报。因此,我们的人生便充满了遗憾。
贝多芬以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和激情,创作了几首交响曲,并以意志的强音对抗死亡规律:“我要扼住生命的喉咙..生命多么美好,再活他一百年吧!”他决心创作第十首交响曲来完美人生。但是,造物者就此动手了,夺走他的生命,让贝多芬抱憾遗愤而终。
辛弃疾一生奔波,矢志收复南宋失地。但南宋的国君和宠臣早已被江南山烟水绕、歌舞笙萧的惬意安逸征服,他们终让辛弃疾在期盼与失望中满怀遗憾地走到人生的终点。
人们痛心疾
首而又心寒胆怯地看着生命中的遗憾破坏人生,心中惶惶不知所措,让生命在诚惶诚恐和自以为是的无意义中滑过。
人生其实便如一幅山隐水昭、烟云氤氲的中国画,个人在空白的生命宣纸上演绎自己的人生。既有泼墨浓笔,亦有惜墨如金的细笔,更有看似虚空、实则意境深邃的留白。遗憾,便是人生中的留白。
断臂的维纳斯曾让考古挖掘工作者摇头喟叹,唏嘘不已,认为本该是完美无缺的人间艺术珍品终在岁月的疏忽中痛失美的双臂。然而时至今日,这种考古家的遗憾被人们公认为是维纳斯美感的重要组成元素。遗憾和完美之间,被人们画上了等号。
泰戈尔说,如果你错过太阳时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星星了。遗憾是一种提醒,提醒幸福,提醒我们不要错过幸福的金马车。
《老子》中提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便是阐明遗憾的妙处,鞭辟入里。
辛弃疾在人生抱负上的遗憾,成为他诗歌创作上的思想素材,豪气侠风,凛然正气,扩展了词的思想内涵,促就了宋词的辉煌。遗憾是一种提示,提示生活的广阔。造化在你的前面关上一扇窗时,必定在你的左右或身后开了一扇门。
遗憾是一种人生留白,使我们的生命更意韵悠远,深邃,增加我们的人生深度。
“遗憾是一种人生留白艺术”,这一观点就非常新颖,见他人所未见,言他人所未言。同样新颖的思想在文章中还有许多,如:“遗憾是一种提醒,提醒幸福,提醒我们不要错过幸福的金马车。”“遗憾是一种提示,提示生活的广阔。造化在你的前面关上一扇窗时,必定在你的左右或身后开了一扇门。”此文在选材和表达上也很讲究创新意识,如:“人生其实便如一幅山隐水昭、烟云氤氲的中国画,个人在空白的生命宣纸上演绎自己的人生。既有泼墨浓笔,亦有惜墨如金的细笔,更有看似虚空、实则意境深邃的留白。”以绘画为喻,论证“
遗憾,便是人生中的留白”的观点,非常恰当,令人耳目一新。“《老子》中提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便是阐明遗憾的妙处,鞭辟入里。”所选论据既典型,又新颖。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鼓励的眼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