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外北京科技贸易学院院有机械工程科

商务英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谢毅斌 - 概况展示 - 课程中心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 Curriculum Center
商务英语谢毅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b872a790-122e-1000-a7da-144ee02f1e73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南昆士兰大学
名古屋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塔夫茨大学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
教师团队谢毅斌,男, 教授, 1952年出生。1975 年毕业于河北大学。1985年加拿大多伦多圣尼卡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商务英语学科的带头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院长。2004年任全国外语学会北京应用语言研究学会会长。2005年任全国继续教育协会理事、全国外语协作组副会长、北京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中国考试中心主任、中国国际货运代理杂志顾问。曾赴加拿大约克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学习。年先后五次作为经贸部、经贸大学翻译团团长对商务英语进行实地考察。应邀到加拿大温哥华参加世界与科技教育科技大会。
  主要贡献:长期从事外贸英语、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是商务英语学科的带头人;并长期深入教学第一线,承担高职教育学生、成人脱产、夜大和函授学生的商务英语教学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深受学生的欢迎。并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管理优秀奖”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主要讲授课程:《外贸英语》、《商务英语》
  专著:《外贸英语》(1999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论加入WTO后的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成人高教学刊)、翻译〈格林斯潘效应〉(200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翻译〈投资基金手册〉(2000年9月机械工业出版社)。主编的教材有:《商务英语》(北京市精品教材,200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国际经贸英语教程》(1999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国际商务英语应用文》(1997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成人高等教育国际贸易本科名师系列教程》(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译著有:《格林斯潘效应》、《投资基金手册》。此外还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和教学管理的文章。
冯建国,男,副教授,1952年出生 。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先后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北京外贸学院)外贸英语系、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任教。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进修、培训和工作。从教近三十年来一直担任学历本科、专科及非学历各层次的外语教学工作。除基础英语的精读、阅读、听力、口语、视听说等课程外,先后教授中、高级英语的精读,以及专业外贸英语的各种课程。教学工作中,治学严谨、授课认真、手段先进、方法灵活、气氛活跃、效果良好,深受各教学管理部门及学生和广大求学者普遍赞誉和好评。
  1984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贸英语系“先进工作者”;2001年荣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优秀教师”二等奖;荣获2002年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优秀教师”一等奖。
  参与英语教材的编写和审核工作。《出访英伦—辅导手册》第二作者;《实用英语会话—Olympic 2000》作者之一,参与编写《国际经贸英语教程》;曾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大学英语》精读教材课件第一、二、五册的主编之一。 长期主持继续教育学院“外语培训部”的日常管理、英语教学、教材选配、师资配备、考题审定等工作。兼任继续教育学院外贸外语学系主任,常年承担本院夜大、函授、脱产大专、脱产大本等部门的外语教学、编写、审核作业及考试命题等任务。北京市英语口语等级考试高级教官及高级考官。
张二虎, 男, 副教授, 1953年出生,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主修英语,同年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任教。在此期间,曾在国外工作四年半,并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学习英语教学法一年。
  张二虎副教授在经贸大学任教近三十年期间,教授过英语听说、精读、写作、外贸英语、外贸函电等课程。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深受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的欢迎与好评。1995年荣获“北京市级优秀教师”称号。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有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
  张二虎副教授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先后出版了12本与外语教学方面相关的书籍;主编了基础英语八册;研究生试题集三册;在编写体育口语教材中任编委;并在校级杂志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大学英语》精读教材课件第一.五.六册主编之一。
  张二虎副教授英语学院工作期间,先后担任英语学院英语教研室副主任、英语学系副主任、英语学系主任、英语学院副院长(负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校的基础英语教学工作)并兼任学校电教中心主任;现任继续教育学院外贸外语学系副主任;北京市自考办命题组成员;北京市英语口语等级考试高级教官及高级考官。
徐俊贤, 男, 副教授,1958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英语系,获学士学位;一九八七年赴加拿大卡尔顿大学主修英语教学法,获英语教学证书;一九九七年赴美国圣汤姆斯大学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硕士学位。
  一九八三年留校任教。从教二十年来先后教授大学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和翻译;以及外贸谈判、外贸函电、西方报刊经济文章选读等专业英语课程。由于杰出的教学工作,一九九七年当选“北京市优秀教师”。
  徐俊贤副教授与人合作,先后编写出版了《实用英语口语》;一九九五年和一九九六年的《研究生英语考试复习指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贸类)大专指定教材《基础英语》《英语常用短语双解辞典》等书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大学英语》精读教材课件第一、五、六课主编之一。现为北京市英语口语等级考试高级教官及高级考官。
  自一九九四年到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外贸外语学系”主任、副主任、教研组长等工作,并在本院夜大、函授、脱产大专、脱产大本、高职、外语培训等部门授课,英语教学骨干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以认真、负责、严谨的学者风范深受各教学管理部门及广大学生的称赞及好评。
吴 桦,女,32岁,助教,2005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即就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上曾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书育人奖”。
  主要讲授课程:本、专科生层次:《商务英语》,《外贸谈判》,《大学英语精读》,《商务英语口语》,《大学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等。
  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商务英语、外贸谈判、商务写作。
  近期主要科研成果:
  “Van Veyden’s Ability to Meet Challenges of Reproduction——An Analysis of Sexual Selection in Jack London’s The Sea-Wolf”,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10(论文)
  “浅谈英语文学课教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10(论文)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5(论文)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最后致意 》,华夏出版社, 2003年5月 (译著)
  主编《商务英语精读上下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月(预出版)(编著)
  合编《外贸英语写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月(预出版)(编著) 您尚未登陆,请您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请先注册。确认要删除吗?确认要删除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讯词典
您所在的位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正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讯财经&&&&&&&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徽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英文简称:UIBE
  学校网址:www.
  学校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受中央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
  1952年,中央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对外贸易部,受对外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
  195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
  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1960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当时仅有的64所重点大学之一。受文革冲击,学校一度被撤销,后恢复。
  1978年再次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4年,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997年,学校被列为首批211重点建设高校。
  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为一所在经济、金融、管理、法律等教学和科研领域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编辑本段]【学校概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
  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受中央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2年,中央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对外贸易部,受对外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玲,校长施建军。
  历经几代师生员工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法、文四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下设16个学院,并设有研究生部和体育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硕士点39个(含2个专业学位点),本科专业34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学校还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及外国专家。这是一处群英荟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教师里新秀辈出。大批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受聘担任政府学术机构成员的专家学者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在国外留学或进修过,教学科研水平高,许多人被评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入选国家优秀人才培养工程。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1万余人,其中在校本科生7700余人,研究生2800余人,来华留学学历生800余人。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外贸、金融、三资等行业领域及国家机关、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贸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学术研究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设有30多个研究单位,其中中国WTO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图书馆文献总量150余万册(件)。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多种学术刊物,其中《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日语学习与研究》等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学校出版社每年出书百余种,在高校出版社中享有较高声誉。学校也是国家培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设有政府委托或与外国合办的10个高级在职培训机构。
  学校于1989年11月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校董会。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首届校董会主席,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荣誉会长霍英东等任名誉主席,第二任校董会主席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校董会的建立,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和支持:政府机构、企业家、财团、大公司等纷纷向学校捐资设立基金或奖学金,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企业成为学校的赞助团体。目前,社会力量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奖教金等已达20多项,院系级基金则更多。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编辑本段]【学校规模】  惠园金秋历经几代师生员工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法、文四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下设12个学院、1个直属系,并设有研究生部和体育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交叉学科重点学科1个,二级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硕士点39个(含2个专业学位点),本科专业31个。
  学校现设有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商学院、英语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信息学院、国际学院、保险学院、中国语言文学院和研究生部。开设包括经济、贸易、金融、企业管理、法律、语言、信息管理等学科的40多个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学校的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英语、国际企业管理四个学科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00多人,学校还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及外国专家。这是一处群英荟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教师里新秀辈出。大批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受聘担任政府学术机构成员的专家学者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在国外留学或进修过,教学科研水平高,许多人被评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入选国家优秀人才培养工程。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1万余人,其中在校本科生7300余人,研究生3100余人,来华留学学历生800余人。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金融、外贸、三资、国家机关等行业领域及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贸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学术研究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设有30多个研究单位,其中中国WTO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图书馆文献总量152.6万册(件)。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多种学术刊物,其中《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日语学习与研究》等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学校出版社每年出书百余种,在高校出版社中享有较高声誉。学校也是国家培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设有政府委托或与外国合办的10个高级在职培训机构。[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国际贸易
  经济学
  国际运输与物流
  政治经济学
  国际经济合作
  荣誉学实验班
  国际商学院
  工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会计学
  金融学院(原中国金融学院)
  金融学
  金融工程
  投资学
  外语学院
  阿拉伯语
  朝鲜语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
  越南语
  保险学院
  保险(精算方向)
  保险(风险管理与保险方向)
  保险(社会福利与员工保障方向)
  法学院
  经济法学
  民商法学
  信息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计算机软件应用
  英语学院
  通用英语
  翻译学
  语言文学
  商务英语
  公共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专业(国际经贸管理方向)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国际政治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对外汉语
  研究生部
  体育部
  国际经济研究院
  WTO研究院
  继续教育学院
  卓越国际学院
  中法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编辑本段]【贸大名师】  【李志伟】
  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博士。是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唯一的嫡传中国弟子。创立了国内第一门应用统计课程。
  【袁贤能】
  著名的经济学家,曾有“南马(寅初)北袁”之称。纽约大学博士。著有《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导言》、《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前的经济思想史》,并有多篇重要论文散见各种杂志;抗战期间因抗日言行和拒绝出任伪职三次入狱,并创办私立天津达仁经济学院兼任院长,收留沦陷区拒绝与日军不合作的学生。建国之初,他主持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工作,不久渡江南下,任上海财经学院和杭州之江大学教授,后长期在对外经济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译有《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或强权时代与公理时代》、《人口原理》(合译),并有《中古时期经济思想》手稿,至今尚未出版。
  【沈达明】
  著名法学家,巴黎大学博士。沈达明先生是我国法律界具有国际影响的法学家之一,是我国国际贸易法学和国际商法学的主要开创者,是比较民商法学领域公认的权威。
  【张素我】
  张治中先生长女张,曾就读于金陵女子大学,后留学英国,抗战爆发后回国。全国解放后,她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和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副主席,同时被选为民革第六、七届中央委员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冯大同】
  冯大同,一九六一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长期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法系的创建人之一。曾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等职。
  【姚曾荫】
  姚曾荫教授,早年留学美国,建国前任中华研究院研究员,28岁成为教授。建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院校合并后,来到北京外贸学院从事国际贸易教学与研究。1958年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我们学生到全国各地外贸公司和生产基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姚先生为首的一些教授留在学校选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国际贸易》。改革开放以后,鉴于他对国际贸易资深的研究和贡献,我校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个批准的国际博士点。他成为国内国际贸易学科的最早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主编的《国际贸易概论》获国家特等奖。他为我国国际贸易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获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吴永??】
  著名经济学家,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维斯康辛大学。师从芝加哥大学的国际贸易学著名教授范纳先生。先后执教于暨南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1954年全国外贸院系调整,调来北京外贸学院。
  【张培基】
  张先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几天,他便毅然飞回了祖国的怀抱。张先生1951年到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历四载。1955年起他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校(今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执教,1980年张先生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1991年退休。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翻译自学之友?汉译英练习&专栏撰稿,这些译文自然流畅并且极具文采,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理念,实乃翻译作品的经典,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这些译文后来被收进《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集结出版,不但为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文章,而且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目前他还担任《英语世界》杂志的顾问。
  张培基先生在译坛孜孜不倦地耕耘了50年,他的译著和专著(详见文后译著年表和专著年表)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被国内外图书馆收藏。长期以来海内外一直有学者在研究他的作品。早在1992年,时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的金圣华女士就撰文&张培基教授&,称对张先生所著的《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和《习语汉译英研究》两本书&印象十分深刻&。被许多高校选定为英语专业翻译课教材的《英汉翻译教程》也是由张先生主编的。该书自80年初版以来已32次印刷,印数达100多万册。另外,《暴风骤雨》、《阿诗玛》、《春蚕集》、《中国人名大词典》、《先师孔子》、《中国画》、《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对外发行的著作的英文稿都是经过他反复推敲亲自审定的。总而言之,张培基先生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冰姿】
  1952年毕业于北大西语系,曾任西班牙文、英文和匈文翻译,联合国工发组织高级英文翻译。1960年调入北京外贸学院,写下《温哥华来客》(TheMan from Vanvouver)、《出访英伦》(Trade Mission to London)、《客商经验谈》(BusinessmenTalking about Business)、《国际贸易热点话题》(Briefings on International TradeDevelop ment)和《电视外贸英语》(Business English onTV.),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连续反复播出,亲自播讲,颇受欢迎。曾去英国访问,为BBC主持一年的英语节目,并三次作为访问教授,赴美国Sf.Thomas大学讲授《亚洲政治经济》受到该校的高度评价。
  【廖雅章】
  1922年生于台湾,19岁赴日本学习外语和经济。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在东京大学等学校边念书边参加东京华侨总会工作。后响应周总理及廖承志等领导同志希望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回到新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于1957年从日本回到祖国大陆。1978年调至北京外贸学院工作。廖雅章先生除担任人大代表外,还在全国侨联、台盟、致公党等民主党派和组织中任职。
  【廖馥君】
  是国内知名的德语权威,鲁迅先生的朋友,曾把鲁迅的作品译成德文。他早在1914年之前就去德国留学,二战结束后才接德国夫人回国,一直担任同济大学新生院院长。院系调整后被中央贸易部抢先调至我校。他是全国政协特邀代表。廖老博学,是一位忠厚长者,讲课生动活泼,很有耐心。
  【杨公兆】
  教授,民国初期政坛名人杨度之子(后来杨度在上海被周总理发展为中共党员做秘密工作)。他曾留学德国和美国,解放不久受到周总理的接见。杨先生温文尔雅,知识渊博,三十岁时曾任清华大学秘书长。
  【陈封(可)】
  著名学者陈寅恪的侄子,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晚清著名诗人,“七七事变”时为了抗议日军侵略在北京绝食而死,轰动一时。陈先生曾任外交官,中文造诣很深,“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派代表团来华调查,他曾任德语翻译。
  【张定令】
  1947年在美国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后任外贸学院国际经济管理系主任。
  【胡鹤年】
  1948年毕业于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外贸学院国际经济管理系副主任。[编辑本段]【学校竞争力】  财经类院校排名(网大)  2007年
  排名大学名称升降综合得分声誉得分学术资源得分学术成果得分学生情况得分教师资源得分物资资源得分1上海财经大学&#.328.916.269.936.162.92西南财经大学↑ 136.054.030.69.367.332.045.2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35.057.721.211.365.241.830.04东北财经大学↓ 234.053.127.19.667.136.831.75中央财经大学&#.215.15.166.536.623.16天津财经大学&#--8.74.050.435.030.9
  2008年
  排名大学名称升降综合得分声誉得分学术资源得分学术成果得分学生情况得分教师资源得分物资资源得分1上海财经大学&#.328.915.374.737.643.42西南财经大学&#.931.111.270.829.333.03东北财经大学↑ 136.055.727.85.773.335.627.9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34.060.818.34.864.540.825.2
  中央财经大学↑ 134
  62.520.15.669.336.06首都经济贸易大学&#--7.43.855.836.222.2
  毕业生出路最好的十所大学  
  清华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复旦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上海交通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北京邮电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经在90年代很火了一阵子,当时文科的分数线之高几乎可以跟北大抗衡。后来因为经济的调整有些走入低潮。但是最近几年也开始有了强劲的抬头趋势。国内以外贸作为导向的经济结构每年都会制造出对于国际贸易及相关领域的巨量需求,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无疑是其中的执牛耳者。再加上整个学校的教学体制相当先进,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因此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人才。每年进入德勤,毕马威等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的人数有35%来自于对外经贸大学。
  人民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北京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同济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中央财经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北京外国语大学
  声誉指数:☆☆☆ 职位指数:☆☆☆☆ 薪酬指数:☆☆☆☆☆
  200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前10名榜单  
  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86.05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85.45
  3南开大学商学院 83.95
  4中山大学81.50
  5复旦大学管理学院80.95
  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79.92
  7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78.59
  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76.86
  9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75.45
  10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74.55
  2008年中国最具价值的EMBA 前10名榜单  
  1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 87.68
  2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84.75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84.14
  4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82.07
  5 中山大学 80.55
  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79.59
  7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78.15
  8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7.28
  9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75.46
  10 长江商学院 73.61[编辑本段]【合作交流】  浪漫之夜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和支持:政府机构、企业家、财团、大公司等纷纷向学校捐资设立基金或奖学金,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企业成为学校的赞助团体。目前,社会力量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奖教金等已达20多项,院系级基金则更多。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院校之一。 目前,学校已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芬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十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编辑本段]【学校与WTO】  学校与WTO有着深厚的渊源。在中国复关与入世谈判的四任团长中,佟志广、谷永江、石广生等三任团长出自我校;学校WTO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作为本领域的权威研究中心,为我国入世谈判和开展WTO相关知识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近期,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已指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中国唯一的WTO讲学机构。
  为迎接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化挑战,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2月正式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编辑本段]【校训校风】  校训“博学,诚信,求索,笃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训
  “团结,爱校,敬业,创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风
  1994年6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颁布了经学校师生员工广泛讨论后通过的新校训――博学,诚信,求索,笃行。
  “博学、诚信、求索、笃行”八字校训从学业、品德、精神、实践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其释义如下:
  博学: 学识广博,即宽厚的基础理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文理兼容,百科兼纳,专业领域游刃有余,高质量、复合型,德智体全面发展。
  诚信: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事业;有远大理想、崇高信念;有社会主义的高尚思想品格和修养。
  求索:不断探索,锐意创新,追求新知,奋发向上,探索真理,开拓事业。
  笃行: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努力实践,坚忍不拔,执着追求,乐于奉献。
  “博学、诚信、求索、笃行”八字校训,不仅是全校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也是全校教职员工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全校教职员工应言传身教,全校教职工应自觉遵守,努力实践。[编辑本段]【校董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董会简介为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主动适应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迅速发展,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外经济贸易专门人才,学校于1989年11月成立了校董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第一届校董会主席,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中华商会会长霍英东等任名誉主席。
  现任校董会主席是吴仪同志。
  外经贸部有关部门、国务院特区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关总署、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部属和其它部委所属进出口贸易总公司的有关领导、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谷永江、香港中总商会副分长张永珍、香港华懋集团公司董事长龚如心、香港新立基(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友保、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教育总监叶锦诚、印尼尚大集团董事长顾尚大等出任校董。作为一个高层次的咨询机构,校董会对支持外经贸大学办学作出了重要贡献。校董们不仅利用各种机会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等重大问题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而且本着共同办好学校的精神,在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财力支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校董们的意向,由双方商定。例如张永珍女士资助我校教师赴香港中文大学进修或研究的费用;刘希泳先生出资聘美国哈佛大学知名学者来我校作短期讲座,外经贸部及我校高层的人员参加,同时也派人员去哈佛进修;龚如心女士对我校的建设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作了适当的投资。较普遍的方式是对学校教育基金的投入。学校为此成立了教育基金管理机构,定期向校董汇报。校董会是支持学校办学的重要力量。由于部领导的关心支持,各位校董的积极参与,校董会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学校也尽自己所能为校董单位及有关部门提供服务。我校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已持续多年,学校定期派员赴港为华润员工提供培训;另外,我校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交流关系始终进展顺利,各方均表满意。
  国外大学多利用集资、发掘社会力量办学。我们衷心希望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也将利用学校的优势为社会各界提供我们所能提供的服务,为繁荣国家经济作出贡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荣毅仁 冷格尔
  主 席:吴仪
  副 主 席:李国华 刘山在 郭东坡 龙永图 周可仁 孙维炎 郑敦训 谷永江 张旭明
  秘 书 长:徐子健
  校董单位及校董姓名 校董单位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办公厅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人事教育劳动司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人事教育劳动司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计划财务司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国贷款管理司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对外贸易管理司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联络司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经济政策和发展司
  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行政司 国务院物区办公室
  中国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部署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南光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 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 等[编辑本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育简介】  1981年我国实行学位制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并于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国际法学、 民商法学、企业管理和世界经济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计14个博士科学学位授权专业; 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世界经济、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共计37个硕士科学学位授权专业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等2个专业学位。其中,国际贸易学和国际法学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和企业管理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此外还拥有应用经济学、法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个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WTO研究院)。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还经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并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校每年还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3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有在国外留学或进修 的经历,许多人被评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入选国家优秀人才培养工程,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受聘担任政府学术机构的成员。
  秉承“博学、诚信、求索、笃行”的校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贯奉行精品化、国际化的办学宗旨。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国际贸易学、国际法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学科体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把加强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动力和依据,承担了许多有分量的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学校现设有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院等10个研究单位,出版学术刊物8种,其中《国际商务》、《日语学习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学校出版社每年出书百余种,在大学出版社中享有较高声誉。
  研究生培养方面,注重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性强、能够独立从事政府和涉外企业的经济政策研究以及在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上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博士学位 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学生获得从事前沿教学和应用型研究的技能。近年来,研究生在国内、国际的有关赛事中屡创佳绩,充分展现了 我校研究生专业基础扎实、英语水平高、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综合优势。良好的综合素质,使我校研究生在激烈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上保持整体就业率和就业层次较高的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及社会对高层次涉外经贸、法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展,截至2004年9月,在校研究生超过3300人。
  建校50多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全国历史最悠久的外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类外语、外经贸高层次人才,他们遍布世界各地 ,在我国的国际商务、国际贸易、金融等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在发挥已有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进一步拓宽学科领域,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层次人才[编辑本段]【科研学术】  科研机构  
  国际经济研究院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
  大田物流研究中心
  租赁研究中心
  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
  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
  技术管理研究中心
  学术刊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日语学习与研究[编辑本段]【校歌】  UIBE之歌  
  词:集体
  曲:刘欢
  UIBE,名声响亮,
  经贸先锋,五洲远航,远航。
  充满活力,充满自信
  满怀热情,满怀希望,希望。
  博学,诚信,求索,笃行,
  代代相传,永远发扬。
  英才荟萃,桃李芬芳,
  任重道远,前途辉煌。
  UIBE,名声响亮,
  经贸先锋,五洲远航,远航。
  充满活力,充满自信
  满怀热情,满怀希望,希望。
  博学,诚信,求索,笃行,
  代代相传,永远发扬。
  英才荟萃,桃李芬芳,
  任重道远,前途辉煌。[编辑本段]【历任校长】  李秋野 4.9
  解学恭 8.12
  李秋野 8.6
  刘征 9.10
  郭玉谦 0.8
  赵长春 7.5
  王文波 8.7
  田光涛 0.3
  田光涛 4.11
  孙维炎 9.3
  陈准民 9.4
  施建军 2009.5-~[编辑本段]【杰出校友】  刘福春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总裁。1964年加入中粮集团,曾任职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
  薛国平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副总裁。1976年加入中粮集团,曾长期在海外工作。
  孙忠人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1978年加入中粮集团。在香港、伦敦工作多年。1997年至2000年任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第一任商务参赞。
  于旭波
  现任中粮集团副总裁。1988年加入中粮集团,曾在美国工作多年。
  高西庆,
  1992年至1995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发行部主任;1997年至1999年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中银国际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1999年7月至2002年12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2003年至今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
  秦立儒先生,
  自2005年10月起担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及投资者服务部总经理。2005年5月至2005年10月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及投资者服务部负责人。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金融市场部总经理。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任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资金部总经理;1999年6月至2002年7月任香港中银集团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1997年9月至1999年6月任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香港中银集团)总经理;1995年11月至1997年9月任中国银行总行资金部副总经理,主管全球资金交易;1991年5月至1995年11月历任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资金部经理、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1987年10月至1991年5月历任中国银行总行资金部副处长、处长;1982年8月至1987年9月任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外汇部经理;1978年2月至1982年7月,先后在中国银行总行财会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卢森堡分行从事资金交易工作。
  张宝和,
  历任对外贸易部四局科员、处长、副局长,驻菲律宾大使馆商务参赞,中国仪器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
  2001年7月出任中化公司副总裁。
  1987年8月至2000年1月,就职于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曾派驻科威特、英国和巴西长期工作,历任五矿集团五矿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美五矿有限公司副总裁、总裁,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区总公司副总经理。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对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的运作和发展均有较为深刻的理解。目前主管中化公司石油贸易及相关实业投资业务,兼任石油中心主任。
  中化国际控股董事、常务副总经理
  曾任中化辽宁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本公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储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办/企业管理部总经理 、出口事业总部总经理、中化国际新加坡公司董事总经理 、本公司副总经理。
  总经理助理:李雪涛
  曾任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橡胶公司轮胎科业务员、化进贸易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化国际橡胶事业总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橡胶事业总部总经理。
  总经理助理:李大军
  曾任太原市教育学院助教;陕西省对外经贸厅主任科员;陕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陕西省化工进出口公司总经理;2002年加入中化国际,曾任总经办副主任、农化事业部总经理;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化工实业总部总经理。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蒋先生为华润集团总会计师,兼任华润集团财务部总经理。蒋先生亦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及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之非执行董事,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之董事,中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之非执行董事,持有中国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贸易学士学位及国际业务与财务硕士学位,于一九八八年加入本集团。
  朱金坤
  朱先生为华润励致有限公司主席。朱先生亦为华润微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及沈阳华润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之董事长,曾任职于中国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现称商务部),持有中国南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学位,于一九九一年加入本集团
  朱先生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先生亦为华润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持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于一九八四年加入本集团。
  周明臣,
  曾先后担任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仪器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商标协会 、中国粮食协会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副会长。
  周迈:
  现任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副总裁。曾先后担任中仪国际招标公司副总经理,中仪万诺公司总经理,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通用技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拥有多年国际贸易及管理经验。
  严卫京
  1984年至1986年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商务三秘,1991年至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瑞尔森学院进修学习。2002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获得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严卫京先生1981年至1989年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商务信息处任职,负责咨询信息工作;1992年至1994年在该研究所科研部任副主任,负责科研组织与协调工作;1994年调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任《商业周刊 ?M中文版》副主编;1999年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社长兼《商业周刊 ?M中文版》社长、主编至今。
  单伟建
  新桥国际投资集团(NEWBRIDGE)董事总经理
  时国庆
  历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外业务二处营业科副科长、国外部一处副处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澳门分公司总经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际保险部副总经理、中保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助理。现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博雅先生
  历任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办公室科长、副主任、主任,中纺纱布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现任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总裁。
  曾任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办公室秘书,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人事司副处长、部团委书记,中国上海外贸中心金茂经济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现任国贸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广生:
  1988年12月任对外经济贸易部进出口司司长。1991年5月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1993年5月至1998年3月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1994年11月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党组副书记。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外经贸部部长、党组书记。现为全国人大常委、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
  佟志广 :
  1972年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三秘、二秘,1977年任中国粮油食品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1985年任香港华润集团总经理,1991年任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1994年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曾任中国“复关”首席谈判代表、中美贸易谈判代表团团长。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王之栋:
  1966年外交学院研究生毕业进入外交部工作,1968年下放到牛田洋解放军生产基地劳动锻炼,1971年分配到欧美司工作,1973年开始担任外交信使达19年之久,1992年任西藏自治区外办副主任,1996年任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
  金立刚,
  曾在外经贸部三局北美大洋洲处工作(主管对美事务),先后任西欧中国贸易中心(西德汉堡)董事长兼总裁助理、办公室副主任、外经贸部美洲大洋洲司副处长、处长、副司级,驻美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经商参赞,驻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室经商参赞,现任北京决策咨询中心理事。
  张利平: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兼中国业务总管
  谷永江:
  历任驻加拿大大使馆商务处三等秘书,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副处长、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华润公司董事长。
  赵承璧:
  外经贸部条法司原司长。[编辑本段]【学校大事】  ()
  1.1951年7月,中央贸易部设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成立。
  2.1953年1月,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10月,学校成为中央高等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管理的高校。
  3.1954年1月,中央高等教育部决定,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与北京对外贸易专业科学校合并,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同年8月25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正式成立。
  4.1959年11月,经中共中央研究决定,李秋野担任北京对外贸易学院院长。
  5.1960年10月,根据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文件精神,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被列为新增加的44所重点院校之一。
  6.1969年10月,根据上级部署,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迁至河南省固始县。同年10月,对外贸易部宣布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就地撤销。
  7.1973年3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同年4月24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开始启用印鉴。
  8.1982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建立国际经济管理系,下设国际经济管理专业。
  9.1983年1月,为了适应国家机构改革和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研究决定,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合并,合并后的北京外贸易学院增设国际经济合作系。
  10.1984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贸易专业有权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国际经济专业有权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11.1984年9月,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增设研究生部、国际经济法系。同年11月,孙维炎出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12.1985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访问,并就世界经济贸易问题发表了演讲。
  13.1986年,学校增设人文科学系。
  14.1987年4月,由原联邦德国经济合作部援建的华德公寓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奠基仪式,原联邦德国经济合作部国务秘书冷格尔出席了仪式。
  15.1988年,学校成立对外贸易德语系。
  16.1988年,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来对外贸易大学演讲。
  17.1988年3月,对外经济贸易部决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和三长制,设秘书长、教务长、总务长,协助校长工作。
  18.1988年11月,美国权威教学评估机构一纽约州立大学董事会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颁发了承认证书。
  19.为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开拓办学的路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1989年11月成立校董会,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任名誉主席,李岚清任第一届校董会主席。
  20.1993年,学校向外经贸部提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申请列入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的请示》。
  21.1993年,学校制订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并全面实施学分制,建立主、副修制和淘汰制。
  22.1993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全国第二批工商管理硕士试点单位。
  23.1994年,外经贸部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在国际贸易系、国际经济合作系的基础上组建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国际企业管理系的基础上,组建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在外贸英语系、外贸德语系的基础上组建国际交流学院;在成人教育部、函授教育部、经济英语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继续教育学院,海关管理系、国际经济法系和人文科学系仍为学校直属系。
  24.1994年5月,关贸总协定总干事萨瑟兰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演讲。
  25.1994年9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隆重举行四十周年校庆。江泽民、李鹏、荣毅仁、李岚清等为学校题词。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全国政协主席安子介和校董事会以及有关兄弟院校领导和我校校友3000多人参加了庆典。
  26.1994年,该校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评审为“文明校园”。
  27.1995年6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二届校董会第一次会议暨1995年年会召开,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出任第二届校董会主席。
  28.1995年6月,外经贸易部对该校进行了“211工程”重点建设预备立项的基础和条件,并认为将我校列入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对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一致同意我校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
  29.1995年10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研究了今后一个时期该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为学校步入新世纪描绘了宏伟蓝图。
  30.1996年2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被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列为“211工程”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四十所高等学校之一。
  31.1996年3月,学校在原国际经济法系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法学院,下设国家经济法和法律两个学系。
  32.1996年6月,国家教委经过严格审查,原则同意将我校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英语(经济贸易)和国际企业管理学科列为“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从而确立了我校上述四门重点学科在国内同学科中的地位。
  33.1996年3月,经校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学校确立了在本科教育方面最能体现办学特色、教学力量较为雄厚的15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即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金融、宏微观经济学、国际企业管理、管理学原理、营销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应用统计、基础英语、商务英语、中国经济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
  34.1997年5月,我校“211工程”建设方案通过原国家教委论证审核,7月 外经贸部、国家教委向国家计委报批。1998年5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立项。
  35.1999年3月,外经贸部任命陈准民为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学校组成了新的校级领导班子。
  36.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实施意见》决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国金融学院合并,划转教育部管理。
  37.2000年6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合并大会召开,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诞生。许其立任校党委书记,陈准民任校长。
  38.2006年10月,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评估。
  39.2008年,经过积极努力,教育部已初步决定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列入985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40.日,教育部任命施建军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华讯财经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华讯财经立场,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证实,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若该资讯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如果您对以上信息有任何疑问或因我们的工作疏忽,在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有异议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及时联络我们。华讯财经拥有本声明最终解释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科技贸易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