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想要更多电影奖赏300字

生日礼物作文300字_节日作文_课堂作文网 您的位置: > 时间:来源:课堂作文网点击:作文字数:300字 生日的时候,会得到礼物,每个人想要得到的礼物都不一样,有人想要金钱,有人想要真正的诚意,我想要的礼物是零用钱,因为零用钱可以帮助我买很多的东西,满足我的需求,让我的生日更丰富。 记得之前我在时,收到了一个让我很珍惜的礼物,那是一只很可爱的机器。它是白色的,拍拍它,它就会汪汪叫;睡觉时,还会打呼,真的非常可爱!那是我在去年收到的,那是我的阿姨送我的,我很兴奋,因为那是一直以来我最想要的。 每次当我准备要打开礼物的蝴蝶结时,我的心里总是觉得很紧张又很期待,里面会是什么刻骨铭心的惊喜在等待我呢?我的生日是我最喜欢的时候,因为我可以收到各种礼物,不管有多不喜欢这个礼物,我都要爱惜它们。 礼物不只可以在生日得到,也可以在圣诞节或者考试、比赛得名时也可以拿到,更可以收到别人的祝福! 喜欢这篇关于生日的作文,就猛击分享! 一文由课堂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课堂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和相关的作文: 说说你对这篇作文的看法吧 最新发表的关于生日的作文 最受欢迎的关于生日的作文大概每篇300字左右,最好是叙事,暑假要到了,我的作文还没写好,想让各位给点提示,给我示范一下啊,写得好的我会给奖赏!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大概每篇300字左右,最好是叙事,暑假要到了,我的作文还没写好,想让各位给点提示,给我示范一下啊,写得好的我会给奖赏! 大概每篇300字左右,最好是叙事,暑假要到了,我的作文还没写好,想让各位给点提示,给我示范一下啊,写得好的我会给奖赏! 写一写你印象比较深的几件事例如《我学会了-(一项技能,写你是如何学会的过程)》,《可爱的-(可以是动物或人物,写你和他一起玩的故事)》,《我喜欢-(一项活动,写你为什么爱做这件事,你是怎么做的)》,实在没有真实的可以杜撰,但是不要太虚假.实在不行就抄作文选吧,但是要改进,加入你自己的东西,删去他人的一些部分.介绍节日习俗的作文300字作文 介绍节日习俗的作文300字作文   春节的习俗作文: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关于节日习俗的作文。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划手。有26个划手,1个舵手,2个鼓手,还有1个喊号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们走出客栈,来到了河边。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为了遮挡强烈的太阳光,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我们走过了石桥,继续向前走去……   “哇!看到龙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龙舟的颜色各不相同:鲜艳的红、明亮的黄、黯淡黑和清爽的蓝。原来,龙舟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   我们刚一来到河边,划手们就出场了。喝,一个个都非常强壮。并且不同的龙舟上的人都 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请参赛选手入座!”裁判员用扩音器叫道。划手们按照序号坐好位置。“1――2――3!出发!”   顿时,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遍,响彻云霄。参赛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划。紧接着,船慢慢地移动起来渐渐地,渐渐地,每条船都越来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一丝波纹。渐渐地,渐渐地红色的龙舟慢慢地超过了其它龙舟。黑色的龙舟显然是体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龙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红色龙舟遥遥领先,蓝色龙舟又追赶上来,两条龙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蓝色龙舟领先了。最后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蓝色龙舟赢了。蓝色龙舟的划手们下船后,都拥抱在一起,表示他们心中的喜悦。看完比赛,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风景如画的中山古镇。   我觉得今年的端午节最好玩、最有趣。因为这一次的端午节让我领阅到了民俗风情。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我是土家族但我也很喜欢蒙古族.今天我向你们介绍蒙古族的节日.蒙古族过春节很有个性,他们的春节又称“白节”、“大年”,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节前人们要做新袍子,备制年货,各家互送牛羊肉。除夕,合家聚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晚辈向长者敬“辞岁酒”,吃饺子,耍“嘎啦卡”(羊骨头),通宵达旦。初一早上,男女盛装,三五成群,互相拜年。现今晚辈见长辈已不叩头,先道一声“敏德”(即健康),双手捧送一包糖。长者取一块,然后从自己包内拿出一块糖放人对方包内,以示礼尚往来。“塔克勒根”节(敖包会)   有部落和区域性的区别,时间多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以部落为单位,人们汇聚到一个“敖包”祈求风调雨顺,牧草丰茂。新中国成立后,有时以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代替“塔吉勒根”,在节日中多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   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北京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加上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喜庆气氛更加浓郁。1994年,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后,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但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来渡过这中国人的新年。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俗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腊月二十五开始张贴春联,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欢同乐,初二请姑爷、姑娘回门、初三会亲家,初四会朋友,初五春节高潮结束。正月十五上元节,也称元宵节,人们耍龙灯、舞秧歌、踩高跷、玩狮子、昼夜尽欢。正月十六以后,各行各业开始按部就班,恢复营业,春节至此结束。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除夕又叫大年夜,是人们最忙的一天,掸尘扫地,做年饭,贴春联。史载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令“公卿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令对联所用纸笺必须朱砂染色,名为“万年红”。“红”、“朱”同意,暗示朱家子孙永坐江山。此为汉地大年贴春联风俗之始。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比如家有丧者,头年贴紫色春联,第二、三年贴黄色春联并加贴横批和“天庆”。天庆是镂空成花纹的长方形红纸,贴在门楣上,一般贴五张,然后贴横批。另外,中秋节吃月饼也缘于朱元璋的提倡。据说徐达攻下元大都后,朱元璋曾命以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消息所用“月饼”作为赏赐群臣的节令糕点。   南京市民过年一般都要炒一样素菜,叫“十香菜”。菜以镜冬腌咸菜为基础,配以胡萝卜、金针、木耳、冬笋、白芹、黄豆芽、豆腐干、千张、面筋、藕、红枣、花生米等十多种素菜,重油炒成,往往在以荤菜为主的年饭家宴中最受欢迎。灯节在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或上元节。南京灯节前后历时10天,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明代灯节最盛,从笪桥至评事街,鱼龙纷沓,五光十色。届时老少看灯,万人空巷。后来集中挂灯区移到了夫子庙一带,至今每年灯节这一带仍很热闹。旧时讲究“上灯元宵落灯面”,是说南京人灯节期间的食俗。   腊八儿: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逛娘娘宫: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宫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成年男人到这里,忘不了买灯笼,女人们来这里多是洗娃娃的。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这是节前妇女必须做完的事情。   糖瓜祭灶: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12点祭灶王爷。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码子换上,年复一年,都是这样。   吊钱儿: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缀。贴上的吊钱儿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损坏,否则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   破五: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在天津人的心目中,闹元宵也是过年,因此,要闹得轰轰烈烈,要闹出年味来。从正月十三到十七的每天晚上,城内繁华的街道,游人如织,灯火辉煌,锣鼓喧天,非常热闹。十五这天,平时分家单过或外出的,都要集中在家长的住处吃晚饭,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的日子,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湘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不但古老、朴素,而且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游艺娱乐方面,百艺竞献,异彩纷呈。如舞龙灯,耍狮子,赞土地,舞春牛,送财神,打花鼓……长沙一带,流行的大年初一风俗有:大清早起,开门炮后,摆好供品,由男子长者择吉利方向奠酒三巡,作揖三次,谓之出天行;然后全家大小梳洗完毕,于堂屋齐向祖先礼拜,再依辈份高低,全家相互拜见,俗称全家拜年,又谓之团拜。   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春节是中国人民普天同庆的日子。但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或多或少都形成了自己的节日习俗,湘潭也不例外。尤其在食俗方面,更是别具特色。春节期间,湘潭人喜欢以海南槟榔敬客,甚至年节唱大戏,对演唱出众的演员,也以槟榔作为奖赏。清人有《潭州竹枝词》道:风流妙剧话情长,艳姿娇容雅擅扬,一串珠喉歌宛转,有人台下掷槟榔。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但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   孔府年节有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围绕腊八粥,熬粥时安排很多人,烧火户这天专来烧火。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给当差喝的,一种是内宅、本族和上供用的,因对象的不同而佐料各异。除夕: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木,院里搭彩棚,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写长命百岁。每人都备一个景泰蓝食盒,放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以示来年吉祥。端午节:端午节时用雄黄酒为孩子抹前额,在幼年衍圣公的额上写一个王字。七月七:在前堂楼院子里,桌上搭桌,叠好几层,最上面一张摆香炉,供巧果,巧果用模子扣出,有各种七巧形,油炸而成。八月十五:和七月七一样叠桌设供,供的月饼是孔府自制月饼。两个节日叠桌设供,传说是供品摆得高,离天近,嫦娥、玉兔,或牛郎织女看得见,就会下来吃。   正月十五,山西各地都要举行灯节,灯节里最有情趣的就是转九曲黄河阵。晋北一带转九曲的活动更盛。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十、二十五、二月二,都要举行九曲黄河灯会,会期一般为3至5天,白天唱戏,晚上转九曲。九曲,即用木杆或玉米杆扎成弯弯曲曲的道路,当地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木杆上端置有圆形木质灯托,灯数一般为365盏(闰年另加30盏),象征一年365天。灯场中心,栽一根高达7~10米的老杆,上面挂有大灯笼,灯场外面有许多用块炭垒砌成的圆锥形的旺火。吉时一到,鸣炮三声,这时场内灯光齐亮,场外的旺火冲天。秧歌队披红着绿,载歌载舞;各种社火队伍及村中男女老少,也依序进阵。人们自由自在地转悠倘样,一派热闹景象。当活动进入高潮,老杆上的焰火点燃,上下鞭炮齐鸣,会场群情激昂,欢声雷动。关于九曲黄河灯会的来历,山西各地有着不同的解释。而这诸多的解释,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民众心理的积淀,它们共同赋予这一悠久的民俗活动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   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挂灯。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闹到通宵,一直闹到正月十六,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开始将腊月廿四设的供桌拆去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送神完毕,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   流传于哈尔滨的汉民族。元宵节这天,家家用面团做成各种形状灯,不同颜色的灯,还有玻璃灯、冰灯,做好后,先送到祖宗灵牌位上,祈求祖宗保佑,再送到天地、灶神以求神仙赐福;又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等处,以求五谷满仓,牛肥马壮,打水平安;然后送到大路,祈求出入平安,家迎四方客;最后由家长把灯送到祖坟上,为祖宗灵魂上天照好路。   每年的元宵节,邯郸地区大地上生活的人们,还有荡秋千的习惯。一过正月初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一阵子,其中十四、十五两天是高潮。人们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在秋千上荡上几下。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荡秋千高手,有时还要进行表演比赛,这比赛的日子,也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秋千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有胡悠、过梁悠、板不煞等等,既安全又具有观赏表演性。这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成为邢邯大地上生活的人们一种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   每年一进腊月,土家人就开始漫山遍野地寻找埋在土里的树蔸。油茶树蔸最好,杂木树蔸次一点,蔸蔸越大越好。年三十夜,人们把火坑中一年都没移动过的三脚郑重地端出来,然后,在火坑上架起大大的树蔸,全家人围坐在火坑边,边烧边祝福。这夜全家人都不睡,边讲吉利话边观旺火。火苗烧得旺象征财气好,这叫烧年火蔸蔸。年火蔸蔸烧得时间越长人们越高兴,有的几天几夜不熄。土家人将坐通宵称坐草。据说这样就能把杂草坐掉,来年庄稼长得旺,便有一个年成。在鹤峰,年火蔸蔸不能全部烧完,要留碗口大的一块,在正月十五送到土地庙去。年蔸被土家人视为圣火。寄托着烟火不断、子孙绵长的愿望。   春节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再没有什么节日能比春节更让人梦系魂萦、铭心刻骨,它以其神圣、隆重、喜庆、吉祥的浓郁特色,在人们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结。这无与伦比的厚重情结,在漫长悠远的历史长河里,仿若一根风雨不蚀,亘古不朽的硕大红飘带,维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连结着百姓的幸福与苦难。当岁月的脚步声又一次震响于年末岁首之时,年关已倏忽而至。我在神圣的期待里翻捡着关于春节的陈年记忆,也在温暖的盘算中寻觅着关于年关的诸多话题,由此衍生出一连串的思索。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国门的洞开,各国文化的交流,人们逐渐关注起西方节日来,如圣诞节就早已闪亮登场于我们这片古老而焕发活力的大地。尽管“洋节”来到中国,却冲击不了中国传统节日,“过大年”,它依然没有失去其永恒的光泽,挥舞红绸、打着腰鼓而扭秧歌,舞雄狮从来都没被淡漠;红炉围坐、张灯结彩而为除夕守岁的光景总是令人倍觉温馨。一个古老悠久的节庆,以其极为强盛的民族性而经年沿袭,绵延不绝,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泯灭它的存在。即便世间长久流传着“年关难过年年过”的说法,然而不论是孩提的“过年”所向往的欢乐,还是成人的“过年关”所滋生的微妙情感,都不可能动摇人们对过年的浪漫憧憬与慎重思谋,这便是春节的无限魅力。   春节文化已由单一变得丰厚,由传统走向新潮。人们从过去的放鞭炮、贴春联、张灯结彩,转向外出旅行,游览名山大川;转向参加主题PARTY庆典活动。同时,人们也开始将传统的阖家团年,转向到饭店包席守岁;即便拜年,许多人早开始用电话问询、手机短信、Call机传呼以及发E-mail等手段,将传统的团拜与逐门逐户的恭贺新禧取而代之。此外,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歌舞晚会、朗诵会、音乐会、书画展示会,愈来愈受到人们推崇和青睐。所有这些,不仅增添了传统佳节的气氛,而且以其日渐浓郁的文化含量折射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特色。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人们要做很多的准备,共同渲染那种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看见你从家门口过,大都会热情地叫你进去尝尝新炸的丸子,孩子们则会拿着竹签串着肉丸鱼丸红薯丸子等等互相尝鲜,同时还会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家里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连鸡、狗都比往常欢快,他们同主人们一起准备着过年。   按风俗,女人们都走进厨房准备年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事。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对联的内容虽然年年都在变,但年年总是那些字,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联和下联,右为上左为下联,不然别人会笑话。再接着贴各房门,然后还要贴些竖条的“小签”:“出方大利、开门见喜”那是贴正屋门上的,“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正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那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小心火烛”贴厨房。大门或院门最后贴,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饭了。   家乡的年饭一般是中午吃的,讲的是辞旧岁,看谁先吃年饭,过早年,预示着“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换来好收成”。在十一点左右,村里的鞭炮声就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农村吃年饭放炮仗也有讲究,寓意是赶起灾难去除邪恶(事实上鞭炮产生的硝烟在农村阴湿的天气中能起到杀菌作用),所以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短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的年饭了。   但吃年饭的风俗也不尽相同,邻居有一家是从湖北搬来的,我们都叫他“尖蛮子”,大抵意思是不厚道,太懒,年饭和年夜饭一块吃。他们每年都是晚上过年,噼哩啪啦一通炮响,老远人都笑说:“蛮子家过‘晚年’了”。   吃完年饭,依然有分工。女人们仍然是要进厨房,和面、剁饺子馅、包饺子。男人们则要带上斧头、锯子、锄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当做守岁的“材火”,用这棵树点燃的火塘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那便是“火大财大”。辞岁后迎新前的这段时间便是小孩子们的开下,他们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充裕的鞭炮,把整个村子炸的热热闹闹。   晚上吃年夜饭讲的是守岁迎新年,这个程序从晚上的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全家老少仍然是团座一起边吃团圆水饺,吃完水饺还要包饺子,那是准备着初一吃的,大家或看看电视,或打打小牌(麻将),耐心地等着12点钟声敲响。   离12点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村邻们就开始放些短鞭或者单响炮仗,预热气氛。男人们将各自准备接年的长鞭盘在竹杆上,等候点火信号,中央电视台每到这个时候会搞倒计时,大家就一起站起来大声和着:“5、4、3、2,点火!”这时整个村除了鞭炮声再听不到别的声音,大家比谁家的炮声长、炮声响。放完接年的长鞭,烟花和炮仗就开始登场了。这家放个“九珠团圆”,那家放个“大地春雷”,这家象流星一样的彩珠烟花斜斜的飞到别人家小院,那家也不甘示弱,立即回敬几个带响的冲天炮,斗起狠了,对射花炮要对上一个多小时,炮放完了的小孩子就爬上院子的墙头,隔院观火。   闹到快夜一点钟,炮声才会渐渐淡去。按当地的风俗,这大年三十的夜可不能黑,家家都得彻夜亮灯,并且所用房屋包括卧室都得亮着,要为过年仍在外面奔波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同样也预示着来年前途光明,所以无论家里多么穷,这一晚上的电费可不能省。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在人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春节之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是因为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农历正月十五,一连15天。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   历代皇室庆祝“春节”的场面往往反映出那个朝代的强盛、稳定与繁荣,国家越富强,庆祝仪式就越隆重。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声声三羊开泰羊群来 鞭炮阵阵万马齐喑马儿过。   送灶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道教徒的重要节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说好话,因此这一天道教徒特别准备了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年糕   在春节前夕,一般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年糕(又称黏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这种用糯米制成、带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义。   送礼   送礼是向亲戚朋友表示敬意与爱意的表现,根据华人尊老敬贤的传统,幼辈应送礼物给年长者。比如女婿在春节前一周送礼给岳父岳母,为了表示吉利,礼品都是双数的,在传统礼节上,受礼人都要回礼,以表示谢意。这种互赠礼物的习俗,正是华人“礼尚往来”的处事态度。   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迎春   根据华人的计时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点钟开始,因此传统的迎春时间多在晚上11时正。不过,在新加坡,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   一般华人仍有迎接财神爷的习俗,人们也在这一天涌到寺庙去许愿或祈求平安。   拜年   传统上,拜年的习俗是晚辈向长辈跪拜、祝福。不过对于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来说,跪拜是令人感到别扭的,他们都不再遵循这种习俗,今天普遍的做法是,双手捧着一对柑向长辈祝福。   送柑是中国南方人的过年习俗,由于广东话“柑”与“金”谐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运。而华人有“好事成双”的观念,因此当人们提着一袋袋柑向亲友拜年时,袋里装着的柑不是两粒就是四粒。   为了对长辈表示尊敬,送柑须用双手奉上。按照习俗,当客人告别时,主人也得以柑回礼,以示互祝好运。   红包(压岁钱)   除了送柑,派“红包”也是华人新年的另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元宵   春节的传统庆祝仪式长达15天,人们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向亲戚朋友拜年。在庆祝元宵节之后,春节就告结束。   元宵这一天,佛教徒与道教徒一般上是到庙里许愿。元宵是月圆之夜,使人联想到爱情,这个节日对恋爱中的情侣特具意义。   元宵也称为“灯节”,中国古代自唐代以来就有观花灯的习俗。   泼水节的传说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端午节吃粽子   转眼又是一年端午。   传说中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把米粽、鸡蛋、雄黄酒等投进泊罗江是为了保全屈原大夫的尸体免遭蛟龙水兽的伤害,也就有了包粽子这个风俗。   每年的端午节最让我心怡的就是粽子。在乡下的时候,每年妈妈和姑姑、表嫂几个女人凑在一起都会泡上几盆糯米、大黄米、小黄米,然后一包就是那么一大锅的粽子,纯糯米的、夹小豆的、黄米和糯米掺和在一起的。煮好以后,各自端回家一些,能吃上一个多月呢。   其实最让人回味的是粽子没出锅时从灶间飘出来的那特殊的香味。灶堂里的火烧得红通通的,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咕噜咕噜地直响,那粽叶和糯米被煮得交合在一起的味道便从锅盖的缝隙里冒出来,飘飘逸逸的直往你鼻子里钻,惹得你肚子里的馋虫蠢蠢欲动的,恨不得立刻就吃上那粽子。   糯米难煮,再加上是满满的一大锅,煮一段时间以后还要闷上个把钟头,所以你必须要有耐心才行。心中那个急呀!偏偏那香味好象是在与你做对,弥散在整个村子的上空,任凭你跑到哪里也逃不过它的纠缠。所以,那个把钟头的忍耐绝不亚于一名共产党员在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难受极了。其实吃的时候还真吃不了多少,我喜欢那种纯糯米的,一个就把我吃得饱饱的了。   乡下人保存粽子的方法很特别。通常是找来一个大一点的盛器,把粽子一个一个地摆放在里边,然后从自家院里的水井里打上来水,把粽子完完全全地泡在里边,定期换一下水,能存放好长一段时间。想吃的时候,就从水里捞出几个,在热锅里蒸一下,那诱人的清香依然如故,真叫人惬意。   今年的端午节突然想亲手试试包粽子。于是便和表嫂约好一起去采粽叶。我就象要远征一样,为自己找了一件劳动服、一条水裤、一幅手套、一双靴子,全副武装起来以后看着还真象那么回事。当我们骑着自行车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苇塘边时,一下子仿佛进入了另一片天地。这茫茫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苇塘就象郭小川笔下的青纱帐。一阵风吹过,清秀得一身灵气的芦苇刷拉拉的唱着歌,波浪一样涌向远方。梦一样,诗一般。   我和表嫂换上靴子开始行动了。走进“青纱帐”以后,我们便各自看不到对方,只是通过声音感觉到彼此还在近处,以免走散。一边采着宽宽的、长长的苇叶,我一边咂么着那粽子的味道。不,是端午的味道。这端午的味道是米粽的香气,是屈大夫的爱国情节,也是我的思乡梦啊!现在它们一起翻滚、荡涤在这绿浪里,也将随着风飘向大江南北。   啊!转眼又是一年端午。   节日习俗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各地同胞欢度元宵节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舞龙灯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间传统节目――舞狮子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元宵节“走百病”求安康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元宵节代表性事物 应届毕业生网友 b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我是土家族但我也很喜欢蒙古族.今天我你们介绍蒙古族的节日.蒙古族过春节很有个性,他们的春节又称“白节”、“大年”,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节前人们要做新袍子,备制年货,各家互送牛羊肉。除夕,合家聚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晚辈向长者敬“辞岁酒”,吃饺子,耍“嘎啦卡”(羊骨头),通宵达旦。初一早上,男女盛装,三五成群,互相拜年。现今晚辈见长辈已不叩头,先道一声“敏德”(即健康),双手捧送一包糖。长者取一块,然后从自己包内拿出一块糖放人对方包内,以示礼尚往来。“塔克勒根”节(敖包会)有部落和区域性的区别,时间多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以部落为单位,人们汇聚到一个“敖包”祈求风调雨顺,牧草丰茂。新中国成立后,有时以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代替“塔吉勒根”,在节日中多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对不对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北京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加上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喜庆气氛更加浓郁。1994年,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后,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但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来渡过这中国人的新年。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俗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腊月二十五开始张贴春联,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欢同乐,初二请姑爷、姑娘回门、初三会亲家,初四会朋友,初五春节高潮结束。正月十五上元节,也称元宵节,人们耍龙灯、舞秧歌、踩高跷、玩狮子、昼夜尽欢。正月十六以后,各行各业开始按部就班,恢复营业,春节至此结束。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除夕又叫大年夜,是人们最忙的一天,掸尘扫地,做年饭,贴春联。史载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令“公卿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令对联所用纸笺必须朱砂染色,名为“万年红”。“红”、“朱”同意,暗示朱家子孙永坐江山。此为汉地大年贴春联风俗之始。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比如家有丧者,头年贴紫色春联,第二、三年贴黄色春联并加贴横批和“天庆”。天庆是镂空成花纹的长方形红纸,贴在门楣上,一般贴五张,然后贴横批。另外,中秋节吃月饼也缘于朱元璋的提倡。据说徐达攻下元大都后,朱元璋曾命以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消息所用“月饼”作为赏赐群臣的节令糕点。
南京市民过年一般都要炒一样素菜,叫“十香菜”。菜以镜冬腌咸菜为基础,配以胡萝卜、金针、木耳、冬笋、白芹、黄豆芽、豆腐干、千张、面筋、藕、红枣、花生米等十多种素菜,重油炒成,往往在以荤菜为主的年饭家宴中最受欢迎。灯节在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或上元节。南京灯节前后历时10天,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明代灯节最盛,从笪桥至评事街,鱼龙纷沓,五光十色。届时老少看灯,万人空巷。后来集中挂灯区移到了夫子庙一带,至今每年灯节这一带仍很热闹。旧时讲究“上灯元宵落灯面”,是说南京人灯节期间的食俗。

腊八儿: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逛娘娘宫: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宫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成年男人到这里,忘不了买灯笼,女人们来这里多是洗娃娃的。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这是节前妇女必须做完的事情。
糖瓜祭灶: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12点祭灶王爷。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码子换上,年复一年,都是这样。
吊钱儿: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缀。贴上的吊钱儿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损坏,否则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
破五: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在天津人的心目中,闹元宵也是过年,因此,要闹得轰轰烈烈,要闹出年味来。从正月十三到十七的每天晚上,城内繁华的街道,游人如织,灯火辉煌,锣鼓喧天,非常热闹。十五这天,平时分家单过或外出的,都要集中在家长的住处吃晚饭,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的日子,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湘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不但古老、朴素,而且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游艺娱乐方面,百艺竞献,异彩纷呈。如舞龙灯,耍狮子,赞土地,舞春牛,送财神,打花鼓……长沙一带,流行的大年初一风俗有:大清早起,开门炮后,摆好供品,由男子长者择吉利方向奠酒三巡,作揖三次,谓之出天行;然后全家大小梳洗完毕,于堂屋齐向祖先礼拜,再依辈份高低,全家相互拜见,俗称全家拜年,又谓之团拜。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春节是中国人民普天同庆的日子。但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或多或少都形成了自己的节日习俗,湘潭也不例外。尤其在食俗方面,更是别具特色。春节期间,湘潭人喜欢以海南槟榔敬客,甚至年节唱大戏,对演唱出众的演员,也以槟榔作为奖赏。清人有《潭州竹枝词》道:风流妙剧话情长,艳姿娇容雅擅扬,一串珠喉歌宛转,有人台下掷槟榔。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但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

孔府年节有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围绕腊八粥,熬粥时安排很多人,烧火户这天专来烧火。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给当差喝的,一种是内宅、本族和上供用的,因对象的不同而佐料各异。除夕: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木,院里搭彩棚,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写长命百岁。每人都备一个景泰蓝食盒,放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以示来年吉祥。端午节:端午节时用雄黄酒为孩子抹前额,在幼年衍圣公的额上写一个王字。七月七:在前堂楼院子里,桌上搭桌,叠好几层,最上面一张摆香炉,供巧果,巧果用模子扣出,有各种七巧形,油炸而成。八月十五:和七月七一样叠桌设供,供的月饼是孔府自制月饼。两个节日叠桌设供,传说是供品摆得高,离天近,嫦娥、玉兔,或牛郎织女看得见,就会下来吃。

正月十五,山西各地都要举行灯节,灯节里最有情趣的就是转九曲黄河阵。晋北一带转九曲的活动更盛。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十、二十五、二月二,都要举行九曲黄河灯会,会期一般为3至5天,白天唱戏,晚上转九曲。九曲,即用木杆或玉米杆扎成弯弯曲曲的道路,当地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木杆上端置有圆形木质灯托,灯数一般为365盏(闰年另加30盏),象征一年365天。灯场中心,栽一根高达7~10米的老杆,上面挂有大灯笼,灯场外面有许多用块炭垒砌成的圆锥形的旺火。吉时一到,鸣炮三声,这时场内灯光齐亮,场外的旺火冲天。秧歌队披红着绿,载歌载舞;各种社火队伍及村中男女老少,也依序进阵。人们自由自在地转悠倘样,一派热闹景象。当活动进入高潮,老杆上的焰火点燃,上下鞭炮齐鸣,会场群情激昂,欢声雷动。关于九曲黄河灯会的来历,山西各地有着不同的解释。而这诸多的解释,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民众心理的积淀,它们共同赋予这一悠久的民俗活动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
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挂灯。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闹到通宵,一直闹到正月十六,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开始将腊月廿四设的供桌拆去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送神完毕,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

流传于哈尔滨的汉民族。元宵节这天,家家用面团做成各种形状灯,不同颜色的灯,还有玻璃灯、冰灯,做好后,先送到祖宗灵牌位上,祈求祖宗保佑,再送到天地、灶神以求神仙赐福;又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等处,以求五谷满仓,牛肥马壮,打水平安;然后送到大路,祈求出入平安,家迎四方客;最后由家长把灯送到祖坟上,为祖宗灵魂上天照好路。

每年的元宵节,邯郸地区大地上生活的人们,还有荡秋千的习惯。一过正月初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一阵子,其中十四、十五两天是高潮。人们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在秋千上荡上几下。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荡秋千高手,有时还要进行表演比赛,这比赛的日子,也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秋千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有胡悠、过梁悠、板不煞等等,既安全又具有观赏表演性。这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成为邢邯大地上生活的人们一种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

每年一进腊月,土家人就开始漫山遍野地寻找埋在土里的树蔸。油茶树蔸最好,杂木树蔸次一点,蔸蔸越大越好。年三十夜,人们把火坑中一年都没移动过的三脚郑重地端出来,然后,在火坑上架起大大的树蔸,全家人围坐在火坑边,边烧边祝福。这夜全家人都不睡,边讲吉利话边观旺火。火苗烧得旺象征财气好,这叫烧年火蔸蔸。年火蔸蔸烧得时间越长人们越高兴,有的几天几夜不熄。土家人将坐通宵称坐草。据说这样就能把杂草坐掉,来年庄稼长得旺,便有一个年成。在鹤峰,年火蔸蔸不能全部烧完,要留碗口大的一块,在正月十五送到土地庙去。年蔸被土家人视为圣火。寄托着烟火不断、子孙绵长的愿望。赞同
3|评论(1)
10:56热心网友
节日习俗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各地同胞欢度元宵节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舞龙灯
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舞狮子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间传统节目――舞狮子
划旱船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迎紫姑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元宵节“走百病”求安康
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偷菜节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巴乌节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元宵节代表性事物 端午节吃粽子
转眼又是一年端午。
传说中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把米粽、鸡蛋、雄黄酒等投进泊罗江是为了保全屈原大夫的尸体免遭蛟龙水兽的伤害,也就有了包粽子这个风俗。
每年的端午节最让我心怡的就是粽子。在乡下的时候,每年妈妈和姑姑、表嫂几个女人凑在一起都会泡上几盆糯米、大黄米、小黄米,然后一包就是那么一大锅的粽子,纯糯米的、夹小豆的、黄米和糯米掺和在一起的。煮好以后,各自端回家一些,能吃上一个多月呢。
其实最让人回味的是粽子没出锅时从灶间飘出来的那特殊的香味。灶堂里的火烧得红通通的,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咕噜咕噜地直响,那粽叶和糯米被煮得交合在一起的味道便从锅盖的缝隙里冒出来,飘飘逸逸的直往你鼻子里钻,惹得你肚子里的馋虫蠢蠢欲动的,恨不得立刻就吃上那粽子。
糯米难煮,再加上是满满的一大锅,煮一段时间以后还要闷上个把钟头,所以你必须要有耐心才行。心中那个急呀!偏偏那香味好象是在与你做对,弥散在整个村子的上空,任凭你跑到哪里也逃不过它的纠缠。所以,那个把钟头的忍耐绝不亚于一名共产党员在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难受极了。其实吃的时候还真吃不了多少,我喜欢那种纯糯米的,一个就把我吃得饱饱的了。
乡下人保存粽子的方法很特别。通常是找来一个大一点的盛器,把粽子一个一个地摆放在里边,然后从自家院里的水井里打上来水,把粽子完完全全地泡在里边,定期换一下水,能存放好长一段时间。想吃的时候,就从水里捞出几个,在热锅里蒸一下,那诱人的清香依然如故,真叫人惬意。
今年的端午节突然想亲手试试包粽子。于是便和表嫂约好一起去采粽叶。我就象要远征一样,为自己找了一件劳动服、一条水裤、一幅手套、一双靴子,全副武装起来以后看着还真象那么回事。当我们骑着自行车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苇塘边时,一下子仿佛进入了另一片天地。这茫茫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苇塘就象郭小川笔下的青纱帐。一阵风吹过,清秀得一身灵气的芦苇刷拉拉的唱着歌,波浪一样涌向远方。梦一样,诗一般。
我和表嫂换上靴子开始行动了。走进“青纱帐”以后,我们便各自看不到对方,只是通过声音感觉到彼此还在近处,以免走散。一边采着宽宽的、长长的苇叶,我一边咂么着那粽子的味道。不,是端午的味道。这端午的味道是米粽的香气,是屈大夫的爱国情节,也是我的思乡梦啊!现在它们一起翻滚、荡涤在这绿浪里,也将随着风飘向大江南北。
啊!转眼又是一年端午。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