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弹簧类问题问题

物理君解答120个高中物理必知问题(9-13)
物理君解答120个高中物理必知问题(9-13)
物理君总结高中物理必知的120个问题答案了,这个假期,物理君会慢慢更新给大家,因为工作忙的原因,每天只能回答大概4-5个问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小伙伴们可以留言回复。也希望老师可以一起来探讨问题。今天是第9到第13个问题的答案。9、在什么时候出现摩擦力?什么时候是静摩擦力?什么时候是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和弹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怎样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为什么我常说静摩擦力问题比滑动摩擦力更复杂呢?摩擦力总是阻力吗?它总做负功吗?你能举出实例加以说明吗(分静摩擦和滑动摩擦两种情况)?在斜面问题中,我们常要提到斜面倾角的正切和动摩擦因数的关系,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答: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是要有弹力,即两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产生挤压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但静止,即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解产生相对运动,即运动状态,即滑动摩擦力,f=μN要使静止中的物体运动起来,一般要施加一个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力,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但是在做题时,一般默认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相等。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为:f=μ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大小取决于施加的力,大小与物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一般说来,滑动摩擦力和施力相关,相比滑动摩擦力更加不容易计算和推断,没有明显的计算公式和运动特征。摩擦力不总是阻力,静摩擦力,例如传送带上的物体,此时摩擦力是动力,做正功。动摩擦力,跑车发动时,轮胎与地面摩擦明显,但也是做正功。在斜面中,我们假设斜面的摩擦因数为μ,倾斜角度为β,则如果物体恰能不下滑,则物体重力斜向下分力应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按照f=μN来算,则有mgsinβ=μmgcosβ,化简可得:μ=tanβ,所以当β越小,物体越容易停留在斜面上。10、什么情况下我们说一个物体受力平衡?什么是共点力?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怎么写出其平衡方程?几个力平衡,其中一个力与其它几个力的合力是什么关系?其它力不变,只一个力发生下列变化时,合力怎样变化,物体将怎样运动(注意初始情况)(1)消失;(2)反向;(3)逐渐变小,再逐渐恢复;(4)转动90°答: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运动状态不变的情况.如果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几个力平衡,所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作平衡状态.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平衡,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合力为零,此时平衡。平衡方程即是几个力的矢量和为零。加入几个力平衡,其中一个力与其他几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当其它力不变,只其中一个力消失时,物体合力会指向这个力反方向,大小与这个力相同。反向时,物体合力会指向这个力反方向,大小是这个力大小的2倍。逐渐变小时,物体合力反向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变为0.此力转动90度,则反方向产生合力,转动45度,大小为此力的根号2倍。11、什么是矢量,高中物理中使用的物理量有哪些是矢量?矢量合成和分解的法则是什么?在一些较复杂的矢量运算中,我们更喜欢使用正交分解法,你能熟练地使用它吗?什么是合力与分力?两个力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它们的夹角,它们的合力如何变化?合力不变,一个分力的方向不变,只改变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则两个分力怎样变化?将一个合力分解成两个分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得到唯一解?几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最小值如何计算?答:(1)定义或解释:有些物理量,既要有数值大小(包括有关的单位),又要有方向才能完全确定。这些量之间的运算并不遵循一般的代数法则,而遵循特殊的运算法则。这样的量叫做物理矢量。有些物理量,只具有数值大小(包括有关的单位),而不具有方向性。这些量之间的运算遵循一般的代数法则。这样的量叫做物理标量。高中里如场强,力,速度,加速度等都是矢量。正交分解法能将矢量分解到两个方向上,这个对于高中生来说,必须掌握。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倘若合力不变,一个分力的方向不变,只改变另一个分力的方向,那么前一个分力会发生大小的变化。将一个合力分解为两个力,一般规定其中一个的大小和方向,另外一个也就可得唯一解。几个力的合力最大为几个力的大小只和;最小值时,找出其中数值最大的两个,取它们的差(大减小),把这个差再与其它力一起来排队,从中再选出两个最大的,重复上一步的步骤,直至所有的力排完.12、在静力学中有两类题要用到图解法,你能举出实例并说明解题方法吗?答:首先,用矢量图的几何相似性来解题(比如我们常用的相似三角形);第二种就是利用矢量图的封闭性来解题(一般要求保证合力不变)。这样可以求出力的大小,方向,变化趋势和极端值。例子有很多,这里就不举了。13、为什么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如何理解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难道它在加速运动或失重状态下也具有吗?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质量和速度吗?答:因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让物体保持原运动状态的特性就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就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加速运动或者失重状态也具有惯性,加速时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才会时刻速度发生变化。失重状态重力加速度变小但是依然也在发生变化。惯性大小只有一个量度,就是质量!(物理君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高中物理物理君QQ号: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浅析高中物理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年
浅析高中物理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摘要】: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学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也是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介绍物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常见的几种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7【正文快照】:
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人们逐步积累和形成了物理学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下面笔者就介绍几种在高中物理中,常用问题的处理方法:一、把研究对象、过程视为理想模型在高中物理中,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或物理过程可以说都是理想模型,例如在研究对象上有:质点、轻杆、轻绳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宝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0期
陈永建;;[J];科技资讯;2012年35期
周连英;[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宁纪生;;[J];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35期
叶志发;;[J];教师;2013年36期
李成彬;;[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27期
钟赣萍;;[J];理科考试研究;2014年07期
朱良宏;;[J];理科考试研究;2014年11期
姚海;;[J];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02期
秦霞;;[J];中学物理;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军;;[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王争;;[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赖小平;;[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杨宝山;;[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李祖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刘家斌;李景鑫;;[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陈汉兵;;[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王军茵;;[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崔成男;;[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刘雄硕;陈锦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苏灌云县杨集中学
张长华;[N];学知报;2010年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高中
冷东霞;[N];学知报;2010年
西青区王稳庄中学 王琴 卢永红;[N];天津教育报;2013年
晴隆县第二中学 杨文华;[N];贵州民族报;2013年
义龙新区龙广一中
韦康;[N];贵州民族报;2014年
本报记者;[N];本溪日报;2008年
秦安县第二中学
康玉;[N];甘肃日报;2009年
九江县一中 杨清林;[N];九江日报;2009年
翼城中学校
杨燕清;[N];山西科技报;2010年
莒县安庄中学 胡宗贤;[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佳;[D];西南大学;2011年
许静;[D];西南大学;2007年
杜明荣;[D];西南大学;2008年
王焕霞;[D];西南大学;2012年
陈庆朋;[D];西南大学;2009年
赵逸庶;[D];西南大学;2011年
高山;[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久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张慧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杨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赵月芳;[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王高;[D];苏州大学;2010年
林海兰;[D];苏州大学;2010年
严雪琴;[D];苏州大学;2010年
聂应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覃朝玲;[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王会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高中物理问题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0*10的四次方kg的带电小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高中物理问题
至B电场力所做的功多大?A、B两点的电势差Uab为多大?
小球匀速下滑,说明库仑力与重力的合力垂直于杆,所以
F库=Gtan37=7.5*10^4N(水平向左)
Q=-F库/E=-3.75*10^-3C
AB沿场强方向的距离l=0.1m*cos37=0.08m
电场力做的功W=-F*l=-6*10^3J
Uab=W/Q=1.6*10^6V
大家还关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解决的障碍和突破.pdf3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38 &&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研究了一些成功解决了问题的人,提出一个四步问题模式。1、准备:这一阶段要
了解问题,并搜集与问题解决可能有关的信息;2、酝酿:这一阶段要思考问题,
也可能把问题搁置一段时间;3、产生灵感:即一个潜在问题解决方案,被突然意
识到的顿悟阶段;4、确认:对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检验以确定正确与否的
阶段。奥苏贝尔等人把问题解决看作是填补空白的过程。而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则视
之为搜索算子的过程。如纽威尔和西蒙认为问题解决是在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
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转化到“目标状态”的通路;加涅将问题解决看成最
高层次规则学习的结果;建构主义则把问题解决视作问题图式的重新构建过程。
问题解决进入教学领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行“生”出结论的教学方法。但是把问题解决作为
新教育理念的体现,系统地运用于教学领域,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这方面,
影响较大的是美国教育家G?玻利亚。他认为,所谓问题解决是当人们有意识地寻
找某些已经有了明确的构想,但又无法立即达到的目标之行动,找出这样的行动,
即是问题解决。80年代他首先倡导在数学教学领域采用问题解决教学,从此问题
解决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在人类社会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问题解决教
学,把学生培养成有效的问题解决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高校输送了大批合格生源,更为
社会输送了大量预备人才,但还有大量急需改革的地方,于是国家提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弹簧类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