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篮球运动的风格爱情是什么么

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分析与论证--《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分析与论证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资料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风格的具体表现,分析我国篮球发展的优劣势,揭示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出现异化的原因,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本研究将篮球运动风格的历史发展划分为萌芽初露端倪阶段、停滞阶段、复苏探索阶段、继承与发展阶段。
2.“篮球运动风格”是指一支球队或者运动员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特点,经过长期的训练和比赛所形成的,在体能、技术、战术、比赛作风上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运动队和运动员稳定性的特征,
3.篮球运动风格具有鲜明性、长期性、稳定性、针对性、实效性、观赏性、多样性等特点。球队风格构建的意义在于不同打法和风格的对抗,提高我国篮球的整体水平;培养各种打法和特点的队员;作为一种模式,为球队的训练及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种目标,为我国篮球的发展提供导向,各具风格球队的竞赛有利于促进比赛的观赏性。
4.篮球运动风格对训练实践的指导通过训练过程的链接和实施“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链接其作用的。风格的形成受篮球运动的制胜规律、训练指导思想、教练员的执教理念、运动队的结构、文化差异、社会地域环境、个人的技术特长、国外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引进、竞赛制度和竞赛办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5.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发展处在继承与发展的历史时期,通过数据反映“高”和“准”是我国篮球运动的优势与特长,“快、灵、稳、狠、全、专”等方面的表现与对手差距很大,适合我国篮球发展的风格体系尚未形成,这与调查中88%的专家认为我国篮球运动风格不明显恰好吻合。
6.在战术风格上,内线进攻是中国男篮的主要打法,外线进攻无法缓解内线的压力,“内外结合”的进攻体系尚未建立;进攻上,通过内线参与的配合进攻成功率高,善于高位与同伴的挡拆配合,正面的突破能力以及高位的策应配合,防守战术运用死板,不能根据情况主动求变,没能形成“攻守平衡”的战术体系。
7.在我国篮球运动风格探索发展过程中,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出现了风格上的“异化”,限制了我国篮球的发展,其原因在于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对训练指导思想的贯彻不畅以及缺乏相应内容的训练理论、队员高大化的现状使然、外员对我国篮球的冲击、欧美篮球潮流的影响、缺乏相关部门对训练工作的监督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G841【目录】:
ABSTRACT7-11
1 前言11-13
1.1 概述11-13
2 文献综述13-18
2.1 对篮球技术风格的研究现状的综述13-15
2.2 对篮球运动训练及比赛作风的研究综述15-16
2.3 对篮球战术风格的研究综述16
2.4 对篮球运动风格贯彻的研究综述16-18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8-21
3.1 研究对象18
3.2 研究方法18-21
3.2.1 文献资料法18
3.2.2 专家访谈法18-19
3.2.3 录像资料法19
3.2.4 数理统计分析法19
3.2.5 理论分析法19
3.2.6 历史研究法19
3.2.7 问卷调查法19-21
4 结果与分析21-87
4.1 篮球风格的历史沿革21-33
4.1.1 萌芽、初步端倪阶段()22-24
4.1.2 停滞阶段()24-25
4.1.3 复苏、探索阶段(197-1994)25-31
4.1.4 继承与发展阶段(1995-至今)31-33
4.2 篮球运动风格相关问题的探讨33-57
4.2.1 篮球运动风格概念的界定33-36
4.2.1.1 对风格定义的研究34
4.2.1.2 对技术风格定义的研究34-35
4.2.1.3 对篮球运动风格定义的研究35-36
4.2.2 篮球运动风格的结构36-40
4.2.2.1 篮球运动风格的系统构成36-40
4.2.3 篮球运动风格的特点40-42
4.2.4 树立篮球运动风格的重要意义42-44
4.2.5 篮球运动风格与训练实践的链接44-48
4.2.6 影响篮球运动风格形成的因素构成及其分析48-57
4.3 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发展及其表现57-78
4.3.1 反映篮球运动风格的要素分析57-59
4.3.2 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的表现59-72
4.3.3 战术风格的表现72-78
4.4 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异化"及其原因分析78-87
4.4.1 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79-81
4.4.2 对训练指导思想的贯彻不畅81
4.4.3 缺乏相应内容的训练理论的指导81-82
4.4.4 我国篮球运动员身材高大化的现状使然82-83
4.4.5 外籍运动员和教练员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冲击83-84
4.4.6 欧美篮球潮流的影响84-85
4.4.7 缺乏相关部门对训练工作的监督85-87
5 结论与建议87-89
5.1 结论87-88
5.2 建议88-89
参考文献90-94
附录94-100
附件一94-95
附件二95-97
附件三97-100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0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霍子文;[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王艳丽;[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文平;[D];郑州大学;2011年
史兰;[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张敏;[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金元,李小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郭永波,张明丽,席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穆瑞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郭永波,郑颐乐,毕仲春,李万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郑钢,郑薇,张春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薛文标;[J];福建体育科技;1998年S1期
仝东峰;[J];福建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陈庄;;[J];福建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李希水;马丽君;;[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李金生;[J];篮球;199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宫士君;[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学峰;;[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傅银鹰;王畔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何斌;董满秀;;[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刘俊;何青;;[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胡勇刚,杨恒心;[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万茹,莫磊;[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王畔领;;[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张永江;张云保;;[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肖泽民;;[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吉玉良;;[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娜;庞雷;田鹏颖;;[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学森;[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冯瑞;[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郑祥荣;[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李可兴;[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吉灿忠;[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谭朕斌;[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郭永波;[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刘卫军;[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马卫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胡振宇;[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一博;[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民涛;[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路金凤;[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才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张元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王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孙海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赵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刘烁;[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梅正宗;[J];安顺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王景连,周布;[J];安徽体育科技资料;1981年04期
陆晓运;[J];安徽体育科技;1986年03期
杨东,洪源长;[J];安徽体育科技;1995年04期
邴正,钟贤巍;[J];北方论丛;2004年05期
袁贵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王祯义;;[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武国政;[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李元伟,池建;[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于钢,刘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喜林;[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赵晶;[D];苏州大学;2005年
程冬美;[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柳建庆;[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李征;[D];苏州大学;2008年
张凡涛;[D];苏州大学;2008年
师灿斌;[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振;[D];郑州大学;2011年
严元哲;[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李德金;[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靳勇;[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孙宝聪;[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杨武;[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王春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戚俊娣;[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孔维东;[D];河南大学;2006年
聂武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洋;[D];河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卓,王正琪;[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2期
胡跃红,刘剑;[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S1期
黄瑞国;[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赵玉亭,林珍瑜,练碧贞,徐晓阳,池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于钢,刘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张三璋,刘志伟,傅士远,张长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刘月,武国政,高斌,闵彬彬;[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薛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马红宇,田麦久;[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武国政,杜裕,谢铁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超毅;[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谭朕斌;[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白喜林;[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峰,蔡胜林;[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陈家明;赵强;蒯放;;[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陈孝春;;[J];魅力中国;2009年31期
程庚;;[J];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宋文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0期
黄杨;[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杨美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2期
陈荔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4期
严进洪;;[J];体育师友;1983年04期
史田华,唐美华;[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锦安;;[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董艳燕;;[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刘庆伟;;[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刘飞;;[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杜增路;孙建国;高健;亓成双;王学安;;[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王丽萍;胡超云;;[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林田泉;陈瑶;;[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魏娟娟;白玉国;魏国义;;[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李建林;许建波;李文忠;钱保生;;[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刘镛;;[A];第五届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东秦池酒业有限公司
张德中 西玉玲
徐风和;[N];华夏酒报;2011年
;[N];江苏经济报;2001年
尹永生;[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文菊;[N];江苏经济报;2001年
梁运斌;[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李明;[N];辽宁日报;2002年
大洋;[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记者褚宁;[N];解放日报;2002年
刘玉民;[N];北京日报;2000年
梁学增;[N];黑龙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辉;[D];吉林大学;2005年
田元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刘胜题;[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朱金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周欢;[D];同济大学;2007年
冯维波;[D];重庆大学;2007年
刘洪;[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吴文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袁国敏;[D];辽宁大学;2003年
刘树林;[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春雨;[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赵忠海;[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杜龙鼎;[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万福良;[D];河南大学;2005年
冷辉;[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王颖;[D];扬州大学;2005年
张新华;[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顾东利;[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邱晓东;[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娄立新;[D];黑龙江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上海财经大学体育精品课程
您现在的位置:&&&&
篮球运动小史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
标史密斯先生当时是为了设计一项适合冬季在室内进行体育竞赛的运动项目,他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篮”做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起初,他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离地面3。05米,以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筐内投掷,每投进一次算得一分,最后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这项运动最初称为“筐球”或“奈史密斯球”,后来,奈史密斯与他的同事们商量,正式命名为“篮球”。
篮球运动发明以后,很快传向世界各地,先是在北美洲,然后到欧洲。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赛,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各大洲开展起来。1908年,美国全国高等院校体育协会制定了篮球竞赛规则,并以30种文字向全世界出版发行。1932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并正式出版了第一本国际篮球规则。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篮球运动从此登上了国际竞技舞台,成了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随后,在1951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在1976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上又把女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马项目。
女子篮球运动略晚于男子篮球运动。最初只有当时几位在春田大学附近教书的女教师参加。由于好奇,这几位女教师经常去看男青年教师们打球。不久,几位勇敢的女教师去找奈史密斯先生,询问她们是否也可以参加这项游戏。奈史密斯先考经过考虑,同意并精心安排了她们的比赛。1892年在春田大学里举行了第一场正式的女子篮球比赛,在比赛中,有一个名叫谢尔曼的运动员,由于志趣相同,结识了“篮球之父”,此后与奈史密斯先生结为伉俪,成为篮球史上的付佳话。
(二)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
三、四十年代,从篮球技战术来看,变化还是比较小的。在技术上,自1936年12月美国斯坦佛大学的篮球队员汉克?卢萨蒂在纽约一次比赛马中运用单手投篮之后,使投篮技术得到了划时代的变化,促使篮球运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个阶段篮球运动的进攻速度比较缓慢,多用原地投篮,防守也比较消极被动。直到40年代末出现了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以及出现了2米以上高大队员后,才使比赛逐步变得精彩起来。
篮球运动于1895年前后传入我国,首先是在于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时行活动,以后在上海和北京等华北地区传播发展。
旧中国的篮球运动水平是很低的。解放前旧中国参加了10次运东运动会,男子篮球只夺得了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一次冠军。在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和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上,我国男子篮球队只取得了第20名和第18名。旧中国的篮球远动在亚洲和世界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但在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虽然条件很艰苦,但篮球运动开展得还是比较活跃的。当时贺龙同志的部队中有一支“战斗篮球队”非常著名,由于经常取得胜利,被称为“常胜军”。那时与“战斗篮球队”同享盛名的还有“东赣篮球队”。这两支球队,一方面作战,一方面在空余时间进行锻炼和比赛,增强军民体质,宣传和鼓舞军民抗日杀敌的斗志和坚强信心,并为全国解放后发展体育事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进入5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开始向高、快方向发展。1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上出现了不少2米以上的高大 队员。1960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十七届奥运会上,仅美国和前苏联两个队超过2米的队员就有10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为了防止高大队员单凭身高垄断篮下的局面,对篮球竞赛规则做了进一步修改,扩大了3秒的限制区,增加了30秒和干扰球的规定等。在促进各国篮球队在重视高度发展的同时,开始重视速度的提高。
我国篮球运动真正的发展还是解放以后,当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兴建了很多篮球场馆,成为我国普及最快、开展面最广的运动项目。1950年前苏联国家队来我国访问,共进行了23场比赛,前苏联队平均每场95。1分,而我们平均只得27分。前苏联队良好的身体素质、攻防速度和技术的实用性,对我国篮球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1951年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举行全国性篮球比赛。通过这次比赛,选出了新中国的国家男子篮球队,1952年国家女子篮球队也第一次组建。为提高技术水平和学习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1954年我国专门派男女篮球队去前、苏联学习,由前苏联教练任教。1956年、1957年我国曾多次召开篮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的训练方针。从此我国篮球运运开始走上了有计划的系统训练,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男子普遍采用跳投技术,女子也出了单手投篮和近距离跳投,投篮命中率普遍提高,改进了防守技术,并注意了高大队员的先拔,随着中锋身材的提高,加强了内线攻击力量。1959年我国篮球运动进入高潮时期,当时我国男女篮都战胜过东欧的一些强队,这标志着我国篮球运动走向一个高峰。
到了60年代,篮球运动除了继续重视身高与速度的发展外,特别是对技术上的研究的提高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使高度、速度和技术得到了较好的结合。这个时期,美国篮球称霸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身高与技术同步发展,走在了世界强队的前面。南斯拉夫队和巴西队的迅速崛起,与他们娴熟的技术和快速的风格分不开,使他们多次在世界大赛中名列前茅。在这个时期,防守也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全场区域紧逼等有攻击性的防守战术,积极主动的防守改变了被动防守的陈旧观念。防守中“以人这主”、“以区域为主”的防守原则,发展为“以球为主,人球兼顾”的原则,提高了防守的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进枚战术也由“8”字进攻、篮下强攻等简单打法,发展到“换位进攻法”。运球突破能力和投篮准确性的提高,促使进攻战术向快速、灵活、多变方向发展。
60年代前半期,我们篮球运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男女篮球队均能与欧洲强队抗衡,达到了一定水平。1960年我国男篮以3胜1负的成绩获得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公安体育组织男子篮球冠军,这是我国在世界性正式比赛中第一次获得冠军。我国篮球运动队在一些国际篮球比赛和友好互访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反映了我国男、女篮球队当时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从1966年到1972年期间,由于动乱的原因,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基本停顿,致使我国篮球运动又落后于世界,拉大了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
进入70年代以后,世界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发展更快,在第八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共有48人之多。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攻善守。技术全面,使篮球比赛高空与地面的争夺更加激烈。这一阶段,篮球运动的防守有了特别明显的加强,向着攻击、多变、综合向发展,高度与速度、进攻与防守日趋平衡和统一。身体、技术、战术和作风熔为一体,由于世界各强队在这些方面水平接近,因此各队都普遍重视运动员的能力提高和心理训练。
我国篮球运动1972年开始恢复国内比赛,举行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1973年以后开始恢复篮球国际间的友好交往。当时由于各省市及国家队都处在青黄不接时期,因此1974年我国男、女篮球队参加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均只获第3名。1975年国际篮球联和亚洲篮联相继恢复了我国篮协的合法席位。在第八、九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上,我国男篮队获冠军,女队获得第六届亚洲女篮锦冠军。至此,我国篮球运动真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80年代的篮球运动是向高水平的全面对抗方向发展,高大队员趋向技术全面,快速灵活,不仅参与快攻快守,而且在阵地攻守中活动范围扩大,在对抗中更具有威力。世界强队队员的高难度扣篮,强有力的突破,准确的投篮,惊人的弹跳,拼抢的凶猛以及紧逼防守的采用等,都体现了运动员体能与技术技巧的完善结合。在当今高水平全面对抗的篮球比赛中,队员的技术除了更趋全面外,还兼有特长,他们在比赛中既能运用自己的机敏,智力去发挥技术,又能积极地进取拼搏;既善于随机应变,又能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巧妙的完成任务。
总之,现代篮球运动是以最完美地表现人的智慧、意志、活力和技巧的趋势向前发展。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篮球运动开始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军,1981年在杭州召开全国篮球训练工作,强调发扬中国篮球运动员快速、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了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具体措施。为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军,根据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当时世界强队的状况,以及我国篮球的实力,提出了“女篮先上,男篮紧跟”的口号。1982年我国女篮在第九由亚运会地获得冠军,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获第三名,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第二名。这是我国女篮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实现了跻身于世界前列的目标。我国男篮也曾在第十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上蝉联冠军,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获第一名,1996年在第二十六届亚持兰大奥运会上获得八名,再次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总的来看,我国篮球运动技术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男篮在亚洲保持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强队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要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还必须认真分析我国男、女篮与世界强队在身体、技术、战术、训练等方面的差距、研究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加强训练的科学性,使我国篮球运动有新的飞跃和更大的突破。
(三)篮球运动特点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性运动项目,在世界各国开展极为普遍,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国际间的比赛活动非常频繁,最为瞩目的是奥运会篮球赛和世界篮球锦标赛,而且各大洲还洲际运动会篮球赛和洲际篮球锦标赛。由于篮球运动趣味性强,简单易行,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世界上参加人数较多的运动项目之一。另外,篮球运动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如此广泛的发展。还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1. 集体性
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篮球比赛规定一方上场人数为5名。因此,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方,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在攻守中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2. 对抗性
篮球比赛是攻守直接接触的同场对抗的比赛项目,主要表现为有球队员、无球队员的攻守以及争夺篮板球的对抗。近年来,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篮球比赛身体接触更为频繁,冲撞更为激烈,因此不仅要求运动员能适应激烈的冲撞,而且要求运动员在频繁激烈的冲撞中能保持技术的正常运用和发挥。
3. 技战术的多样性的运用的复杂性
篮球运动的各项技术和战术又包括有许多术和战术种类。如篮球进攻技术有传接球、投篮、运球、持球突破等等。而投篮技术又分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跳起投篮和行进间单手投篮等等。更为突出投篮等等。更为突出的是篮球比赛时,这些技术的运用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如队员在进攻时接到同伴的传球后,他既可以直接投篮,也可以突破,还可以传球。这些技术的运用要依据当时场上情况,随机应变,及时做出判断,主动采取合理的应变行动。篮球战术也是如此,比赛中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及对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进攻战术或防守战术。
4. 游戏性
篮球运动最开始是从儿始是从儿童用球向“桃子篮”做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而发明的,因此它本身具有很大的游戏性。篮球运动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发展,与它具有很大的游戏性是分不开的。
二篮球比赛方法及规则简介
(一) 独特比赛方法的形成
最初的篮球比赛,场地的大小和上场人数的多少,以及比赛的时间均无严格限制,比赛远规则比较简单,比赛时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队员分别横列在场地的两端线外。当裁判鸣哨后,从边线中点将球抛向场地中心,双方队员从端线外向场内争夺抛出球,展开攻守对抗。每次投球入篮后,再按这套程序重新开始,比赛结束时进球多者胜。
(二) 篮球比赛规则的演变
1891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篮球比赛规则,宗旨是:
① 篮球运动是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圆的。
② 手拿着球走或跑都是不允许的。
③ 只要不影响和妨碍对方运动员,运动员可以到场上任何地方。
④ 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允许发生身体接触。
⑤ 篮圈应该是水平的。
根据这5条基三原则,1892年,奈史密斯制了13条比赛规则,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成每队16人、9人、7人,到1893年决定每队上场的人数为5人。最原始的篮球竞赛规则一共有13条,这13条的基本内容是:
1.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2.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抢、打球,但绝对不能用拳头击球。
3.球员不能带球走。
4.球员必须用手持球,而允许用头顶、用脚踢球。
5. 不允许球员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脚绊等方法对付另一方的队员,任何队员违反此规则,第一次被认为是犯规,第二次再犯规,就要被暂时罚出场,直到命中一个球后才能重新上场参加比赛,如果有意伤害对方球员,就要取消他参加整个比赛的资格,而不允许替换。
6. 用拳击球就是违犯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则。
7. 如果任何一方连续犯规3次,就要算对方命一中一球。连续犯规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对方队员末发生犯规而本方队员接连发生犯规。
8. 如果防守者没有触到球或干扰球,当球投入篮内并停留在篮内就算中篮,如果球停在篮筐上,而对方队员触动了篮筐,就算命中一球。
9. 当球出界,球将由第一个接触球者掷进场内。若有争论,由裁判员将球掷进场内。掷界外球允许5秒钟,如果超过5秒种,球判给对方。
10.副裁判员的权吹犯规,当某队连续3次犯规,他将通知主裁判,他有权宣布取消某队员的比赛资格。
11.裁判员是球的裁判,他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球在比赛中,并决定球的命中,记录命中的次数等。
12.比赛在两个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
13.球命中最多的一方为胜方,万一平局,经双方队长同意,比赛可延至再命一球为止.
最早的13条篮球竞赛规则,虽然不系统、不完整,有些条文还不够明确,但对初期篮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这13条篮球规则在不断修改和补充中运用了30多年,直到1932年。在1932年前,各国都已普遍开展篮球运动,但篮球规则很不统一,各国有各国的竞赛规则,由于规则的混乱,直接影响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因此,篮球竞赛规则如何统一,篮球运动向何处发展,是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
1932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楞会在瑞士的日内瓦正式成立,当时只有8个会员国。他们是阿根廷、希腊、意大利、拉脱维亚、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目前,世界五大洲已有196个会员国。国际业余篮球协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统一篮球竞赛项目的规则,并在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把篮球竞赛列入奥运会竞赛项目的决议。1936年,篮球比赛才正式纳入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同年,正式出版了一本国际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从此以后,国际篮球联在每次奥运会的前后,总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原有的篮球规则进行讨论、研究、修改和补充。篮球规则发展到现在,将近有一百年的历史。在一百多年内,根据世界上篮球运动的发展情况和发展需要,不论在场地设备方面,还是在比赛的具体条款罚则方面,都经过了反复多次修改,增加了许多新内容、新条款、新罚则,有不少的条款及罚则曾多次在规则中出现,又曾多次被删去,制定或修改篮球规则遵循的是以下10个原则:
1. 公平:规则必须保证比赛公平进行,不允许队员和球队从对方获得不公平的利益。公正比赛,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和超越其它因素的标准。
2.均衡:规则必须对进攻和防守保持均衡。在比赛中很容易得分或很难得分都会使比赛变得乏味,如果进攻较之防守占优势或相反,比赛就会变得没有吸引力。
3.定义:小心谨慎地规定规则的文字和措词是必要的。定义能取消繁杂的和冗长的说明用语,定义定的太宽或太窄也是不适当的。
4.编纂:比赛规则必须经过整理,在标题下列出有关的规定并使适当地联系着,否则就会变得十分庞大和矛盾百出。
5.简短:规则的规定应力求简单扼要,尽可能避免重复。
6.例外:由于比赛存在着例外情况,规则也应有例外的规定,否则结果就会不公正,但例外太多也会给阅读和执行带来困难。
7.安全:在所有比赛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要规定适当的法则以确保安全。
8.能力:规则要确保裁判员有能力、有权力来实施规则。
9.连续:运动员和群众都希望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否则比赛就会失去魅力。
10.无利:不允许从违反规则中获得好处。
现在的篮球规则已经发展到有10章61条。从上述篮球规则的演变和发展来看,它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不论在数量上,不是在内容上,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全、不系统、不确切、发展到比较完全、比较系统、比较确切,只要篮球运动在不停地向前发展,篮球规则就一定会伴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
(三) 篮球组织与竞赛
篮球运动是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往往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因此,组织好篮球竞赛活动,对于更好地贯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方针,进一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篮球比赛是推动篮球运动普及和提高,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人们拼搏向上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比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增进团结与友谊,可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进训练,不断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在国际篮球竞赛中,可以加深各国运动员人和人民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和团结。由于举办篮球运动竞赛的任务不同,竞赛可以分以下几种。
冠军赛 在国际、国内都举行这种比赛,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篮球比赛,亚运会中的篮球比赛,省、市、自治区各系统也都有类似的比赛,这种比赛通常用来衡量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单位在一定时期的篮球运动技术水平。
锦标赛 它是由竞赛举办的国家、地区、系统、体育协会或业余篮球联合会设置的。这种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检阅不同范围的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大力推动篮球运动的开展和培养后备力量等,它
是因对优胜者奖以锦标而得名。
杯赛 它是以优胜者奖的银杯而得名,如“三好杯”、“亚洲杯”等比赛。
联赛 一般是每年举行一次,目的是为了检查训练、交流经验、划分运动员和球队的等级,如甲级联赛、乙级联赛等。比赛时限定一定数目的甲、乙级球队参加。通过比赛重新调整球队级别,授予等级动员的称号,这种比赛有时有升降级的规定。
邀请赛 这种比赛是国际之间和国内各地区、各单位之间,有组织地举办几个(或十几个)球队的友谊赛,目的是为了互相学习和了解,促进友谊和团结。
选拔赛 是为了组织代表队参加某个重大比赛而举行的比赛。选拔赛可分选拔优胜队、选拔优秀运动员或选队选人相结合等几种不同方法。
表演赛 主要是为了宣传和普及篮球运动。一般是在节目、假日或参加某种个重大比赛后的汇报表演而组织比赛。
竞赛的组织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是决定竞赛能否须利进行的关键。开展竞赛活动,必须做好组织工作。竞赛组织工作,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 比赛前准备工作
在准备工作中,首先要成立筹备组织(大规模比赛要成立筹备委员会或竞赛委员会),讨论决定比赛的组织方案、竞赛规程、组织机构以及比赛工作计划等主要问题。
(1) 讨论和决定组织方案
根据竞赛任务和竞赛计划,确定竞赛的组织方案。组织方案是大会一切工作的依据,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①称和目的任务。
②比赛的组织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包括组织形式,工作人员名额,组织委员会下设的主要部门及负责人名单等。
③比赛经费预算。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预自。一般包括会场布置、场地修建、器材、奖品、交通、食宿、招待、邮电、印刷、文具用费等。
④工作进行步骤。主要说明竞赛筹备工作分为几个阶段进行,以及各个阶段进行工作的步骤等。
(3) 成立组织机构
全国性或地区性比赛,一般是国家体育总局委托有关体育部门或地区体育部门负责筹备,由承办单位成立赛区临时机构,对该次比赛进行领导。在赛区的体育部门和有关政府部门领导下,请有关门市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大会组织委员会,领导竞赛工作。基层单位或系统举行篮球比赛,在基层或系统组织领导下,由负责体育工作的部门负责组织,其机构范围根据比赛规模的大小而有所不同,通常全国性比赛的组织形成为:
仲裁委员会
组织委员会 竞赛组
(竞赛委员会) 裁判组
技术统计组
基层单位或学校一般规模的比赛,组织形式如下:
(4) 制定竞赛规程
竞赛规程是比赛的指导性文件,是竞赛工作进行的依据,竞赛规程要提前发给有关单位,以便各单位做好比赛前的准备工作。况赛规程主要包括下列内容:竞赛的目的任务;主办单位;竞赛日期和地点;参加单位,各单位参加人数,运动员参加资格;报名及报到日期,竞赛办法;竞赛规则;评定名次和奖励办法;抽签日期和地点;注意事项等。
(5) 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组织委员会的组织方案、竞赛规程和比赛的主要工作日程,由各工作部门拟定具体工作计划,经组织委员会拟准执行,各部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仲裁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解决竞赛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竞赛处的主要工作有:
――编印比赛秩序册。秩序册应包括竞赛规程,开幕式程序,闭幕式程序,组织委员会名单,大会工作人员名单,裁判员名单,各代表队名单,比赛日程表,成绩记录表等。
要做好比赛秩序的编排工作,编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 如竞赛采用淘汰制,强队应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区内,以免第一、二轮中相遇。
● 如竞赛采用分组循环制,在第一阶段中,也应将强队合理地分到不同的组里,以免过早地相遇。
● 合理地安排各队的比赛场地,比赛时间和服装颜色。
● 采用循环制时,如竞赛日期较长,每队每天都有一场比赛时,可在比赛进行两三天后休息一天。
―――裁判工作。组织裁判员学习讨论研究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进行裁判分组、分工
和实习,做好赛前的思想和业务的准备。
――审查参加者的资格。
――技术统计。根据预定的任务和要求,确定参加工作的人员和人数,准备各种表格并
组织学习。
――安排好各队在赛前和休息日的训练地和时间。
――检查场地、器材和设备的准备情况。
――绘制各种表格,如成绩记录表等。
――与秘书处联合召开领队、教练员会议,讨论研究有关问题。
秘书处的主要工作有:
――整个比赛期间,要注意对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及大会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明确比赛目的,端正比赛态度,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制定比赛工作日程。内容包括比赛、文娱、参观、会议、座谈、经验交流以及休息
――组织宣传组,做好比赛的宣传工作和报道工作。
――组织总务组,做好生活、交通、票务等工作。
――组织医务组,安排好医务人员和医疗用品等。
――成立治保组,维持好比赛场地的秩序并做好安全工作。
2. 比赛期间的工作
(1) 要坚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严格纪律,加强团结,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2) 组织裁判员及时总结,改进裁判工作,提高裁判水平,并及时安排裁判工作。
(3) 技术统计要当天统计出来。及时登记总表,以便比赛结束后进行总结。
(4) 竞赛处要经常对比赛场地、设备、器材进行检查。
(5) 遇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比赛场地、日期和时间时,应由负责部门及时通知
(6) 裁判组在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把比赛成绩交大会竞赛处及时登记和公布。
(7) 总务组应深入群众,听取对生活交通等方面的意见,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8) 医务验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深入比赛场地,及时处量所发生的伤害事故,并
做好防病、卫生工作。
(9) 治保组应注意住宿及比赛场所的治安工作,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10) 大会秘书处要经常与各部取得联系,定期召开领队或其他会议,及时处理有
3. 比赛的结束工作
(1) 做好裁判工作,技术统坟工作和大会各部门的总结。
(2) 组织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经验交流。
(3) 必要和可能时,组织安排各球队到厂矿、学校和部队进行参观和表演比赛。
(4) 组织和召开大会闭幕式,做总结报告和发奖。
(5) 根据情况,适当组织参观游览。
(6) 安排和办理各球队离开比赛地区的在关交通等事宜。
(四) 常见篮球赛制与编排方法
篮球比赛通常采用的比赛制度有淘汰制、循环制和混合制3种。选择和确定比赛制度时,应考虑举办比赛的目的、任务、比赛的期限、参加队数的多少、运动员的生活、学
习、工作情况、地区的分布和球场的数量等问题。
1. 淘汰制
就是球队在此赛中败一次或两次之后,即失去断续参加此赛,直到最后确定出优胜队为止。失败一次即失去比赛资格的方法为单淘汰制,失败两次即失去比赛资格的方法为双淘汰制。
淘汰制一般在参加比赛的队数多且比赛时间短的情况下采用。淘汰制可以节省时间,但它除第一名以外不能合理地确定其余各队的名次,另外实力较差的队参加实际比赛场资有限,因而在实践中学习锻炼的机会较少,所以目前淘汰制在篮球比赛中很少采用。
淘汰制的编排方法,首先根据报名参加的队数制定比赛轮次表,由各队进行抽签确定在比赛表中的位置,然后把队名填入比赛轮次数中。如果参加比赛的队数恰恰相反好是2的乘方数(4、8、16、32、等),在第一轮中所有的队都要参加比赛。
例如8个队参加比赛,比赛轮次为:第一轮比赛1对2、3对4、5对6、7对8。胜队进入第二轮;第二轮比赛胜的队进入第三轮;最后决出优胜队。(图1-1)
如果参加队数不是2的乘方数,经过第一轮的比赛必须使参加第二轮比赛的队数为2的乘方数。
例如12个队参加比赛,第一轮中淘汰4个队(12-8=4)就有8个队参加第二轮比赛。第一轮有4队轮空。编排时把轮空队分别排到上、下两半区,两半区参加的队数也要尽量相等或接近相等(图1-2)。如果轮空队为奇数,可使下半区的轮空队为偶数,上半区的轮空队为奇数。(图1-3)
计算第一轮参加比赛的队数,可用(N-2n)×2的公式计算,其中N代表队数,2n代表略小于队数的2的乘方。例如13个队比赛,即(N-2n)×2=(13-8)×2=10。计算第一轮比赛的轮空队数,可以用大于队数的2的乘方数减去参加比赛队数的办法。例如13个队参加比赛,第一轮轮空队数为(16-13)=3,即第一轮比赛中有3个队轮空。
为了避免队在第一轮比赛中相遇,经常采用“种了队”编排法。即把强队定为种子队,先定排在比赛表中适应付置,然后
再让其它各队抽签确定位置。如果确定两个种子队,应分别编排在比赛表中的最上边或最下边。如果确定4个种子队,应分别编排在两个半区的最上边和最下边,种子队在第一轮中优先轮空。
淘汰制只能合理地确定第一名,在必须确定其余各队名次时,应当时行补赛(附加赛),补赛的办法应在竞赛规程中明文规定。常采用补赛办法是,决赛中失败的队为第二名,复赛中失败的两个队补赛一次,胜者为第三名,负者为第四名,复赛前负的4个队进行补赛,争夺第5~8名。
2. 循环制
基本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3种方法。
单循环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均相遇一次,最后按各队在全部比赛中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排列名次。一般在参加比赛的队数不算太多,而竞赛时间较长时采用。
双循环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在比赛中均相遇两次,最后按各队在全部比赛中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排列名次。一般在参加比赛的队数少,而时间较长时采用。
分组循环是把参加比赛的队分为若干组,分别进行单循环比赛,在小组排定名次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一般在参加比赛的队数多,而竞赛时间有限时采用。
②比赛轮次表的编排
不论参赛队数是偶数还是奇数,一律按偶数安排。如果是奇数可加一个“0”,使之成为偶数,碰到0的球队就轮空一次。
把参加比赛的队平均分为两半工半,前半号数由1号起,由上至下写在左边,后半一号数由下至上写在右边,然后用横线把相对的号数连接起来,就是第一轮的比赛队,如:
6个队比赛时,第一轮是:
5个队比赛时,第一轮是:
如6个队参加比赛,第二至第五轮的排法是把1号的位置固定不动,其余的号码按逆时针方向移动一个位置,再用横线连起来,就是第二轮的比赛对阵,依此类推: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1―6 1―5 1―4 1―3 1―2
2―5 6―4 5―3 4―2 3―6
3―4 2―3 6―2 5―6 4―5
同样的方法,可排出5个队参加比赛的第二到第五轮次的比赛: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1―5 1―4 1―3 1―2
0―4 5―3 4―2 3―0
2―3 0―2 5―0 4―5
轮次表排完全后,各队进行抽签,并把各队队名按抽到的号码填到轮次表里。轮次表填好后,把各轮次的比赛编成比赛日程表印发给各队。如下表:
日期 组别 队别 时间 比赛队 比赛场地 雨天场地
③双循环制比赛轮次表的安排
双循环比赛轮次表的排法与上述单循环的编排相同,只是不仅要安排出第一循环,而且还要安排出第二循环的轮次表。
④分组循环的编排
分组循环就把参赛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先进行单循环的比赛。如16个队参赛,分成4小组,每组进行4×(4―1)=6场比赛,4个小组,每组进行24场比赛,所要的轮数就是4―1=3 轮。 2
经过小组循环比赛排出各小组名次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比赛可用下列方法:
● 仍用单循环比赛的方法。各小组的第一名编在一组再进行比赛,决出第1~4名,各小组的第二名编在一组比赛决出第5~8名,依此类推决出前16名。
● 可将第一阶比赛中各组的前两名编在一组再进行比赛,决定1~8名;将小组第3、4名编在一组再进行比赛,决出9~16名。
● 因时间短,可只将第一阶段各小组的第1、第2名编在一组进行比赛,决出前8名,其它各队不参加第二阶段的比赛。
● 如果第一阶段的预赛是分两小组进行单循环比赛,那么第二阶段可把小组里的前两名编在一组争夺第1~4名,把小组第3名、第4名 编在一组决出第5~8名,其余类推。
(2)循环制的抽签方法
在比赛前几天,由主办单位召集各领队举行公开抽签,排好比赛轮次表,使各队明确比赛次序、日期、时间和地点,以便做好工作。
单循环比赛的抽签,按参加比赛的队数排好比赛轮次表,备好签号,进行抽签,然后将各队填入比赛轮次表中。
分组循环比赛的抽签,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首先在领队会上协商确定种子队。种子队的队数一般等于分组的组数。如果分4个组进行比赛,应有4个种子队,为了更合理,也可多选几个种子队,但必须是组数的倍数。如分4个组进行比赛,可确定8个种子队
第一号种子与第八号种子编为一组,依此类推。
抽签时,一般种子队先抽签,确定各种子队的组别,然后其他各队再抽签确定组别。别如20个队分为4个小组,除8个种子队外,其他12个队再抽签,签号分4组。每组有相同的3个签,由12个队抽签确定组别,然后把各队按组别填入各组的比赛轮次表中。
(3)循环制计分方法和名次排列
确定比赛的名次时,以积分多少来计算,即胜一场得两分负一场得一分,弃权为零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如在比赛结束时若干队积分相等,则按下列办法排到名次:
① 如两队积分相等,则两队之间比赛的胜队名次列前。
② 如两支以上的球队积分相等,则以这几个积分相等队之间的比赛胜负次数排
列名次,胜场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的比赛时的得失分率( )排列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则按他们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排列名次。
如仍相等,则将用他们的得分数来确定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前列前。如此时得分也相等,则由比赛的组织者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名次。
乙 丙 积分
胜 负 得失率 名次
3 1 1 0:947 3
3 1 1 1:062
3 1 1 0:993 2
无论采取哪一种排名次的方法都应由竞赛委员会事先确定,并且写明在竞赛规程里,使参加比赛的各队心中有数。
同时采用上术两种制度而进行的比赛就是混合制。混合制是比赛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采用分组淘汰制,后一阶段采用循环制。或者相反。例如第二十一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男女篮球比赛以及我国第五届与第六届全运会篮球比赛均采用这种比赛方法,即先采用小组单特环,第二阶段再用交叉淘汰(两小组的第一名分别对另一小组第二名)两个胜队决1~2名。两个负队决3~4名。用同样方法决定下面名次。
(五) 篮球场地与器材
国际篮联规定的篮球场的尺寸是长28米,宽15米。也可以符合下列尺寸范围内
的现有球场,长度减少4米,宽度减少2米,只要其变动互相成比例。画场地的应是白色线条,其宽度为0。05米,限制区内部可以不着色。如果要着色就必须同中圈的颜色相同。在场地有一个宽2米的外侧界线,外侧界线加着色也必须和中圈、限制区的颜色相同。在边、端线与反侧界线2米内不准有观众,广告牌或任何其他障碍物。(图1-4)
2. 篮板、球筐、比赛球
篮板的尺寸为:横宽1。80米,竖高1。05米,下沿距地面2。90米,篮板的支柱要距端线外沿至少2米,篮板必须全面的包扎,包扎的最低高度为2。15米,包扎物的最小厚度为0。15米。
球篮一般包括篮圈和篮网。篮圈离地板3。05米,篮网长度在0。40~0。45米之间。
篮球必须是用过的球,从1。80米的高度落在比赛场地上,反弹高度应在1。20米~1。40米之间。主队至少要准备两个用过的符合规格的球,主裁判员是确定球是否合乎标准的唯一鉴定人。如果主队提供的球经鉴定不适宜作比赛用球,主裁判可以选择客队提供的球,也可以从两队比赛前准备活动使用的球中进行选择。
3.比赛计时钟和30秒装置
比赛计时钟应放置在比赛场地中央的上方。在比赛场地每端的地面上要各放一个同步的副钟,每一个同步的副钟要既能指示得分,又能指示剩余的比赛时间,而且这些副钟必须让与比赛有关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
30秒钟装置要具有下述功能:
当任一队都不控制球时,装置上没有显示;当30秒钟装置因宣判球出界而停止和无需复位时,该装置能接着从停止的时间处继续计时;当主要的比赛计时钟停止时,30秒钟装置因与比赛计时钟相连接,也立即停止;另外,30秒钟装置还必须具有手动启动(独立启动)的能力。
4.全队犯规标志
具体的要求规格是宽0。20米,高0。35米,最好呈三角形。当它们放在记录台上时,要让与比赛有关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清楚,并规定可以用电子的或灯光的装置,但它们要符合上述要求,还要求设置一个带数字显示全队犯规指示器指示全队的犯规次数,该装置要停止在全队犯规的次数上(对于2×20分钟比赛为8次,对于4×12分钟的比赛为5次),表明某队已经达到了受处罚状态。
(六) 篮球竞赛规则简介
1.裁判员及其职责
裁判员是篮球比赛的法官。临场裁判员要仪表大方、举止端正。规则要求,临场裁判员必须穿灰色上衣,黑色长裤、黑色篮球鞋和黑色袜子。裁判员须在预定的比赛前20分钟到达比赛场地,开始行使权利。比赛结束,一经主裁判员核准并在记录表上签字,便终止了裁判员和比赛的联系。如果在比赛结束裁判员未在记录表上签字时,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或随队人员有不道德的行为,主裁判必须在记录表上注明发生了的事件,并负责向有关部门提交详细的报告,有关部门将给以适当而严肃的处理。如果对比赛的确切时间有疑问,如;记时员在违例,争球或犯规未停止比赛计时钟,两位裁判员要在下列时刻:①当投篮球已离开手时;②当发生了违例,争球或犯规时,立即相互商量,以确定比赛剩余的确切时间并加以改正。如果两个裁判员拿不准,有进一步磋商的必要,主裁判员要向在场的技术代表征求意见,并听取记录员的陈述。如果时间有误,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予以改正,所有这一切应由主裁判员作出最后的决定。在比赛结束时间终了,由于机械故障,使得记时员的信号失灵或由于赛场人声嘈杂,记时员发出的信号未被裁判员和运动员听到,这时计时员要用他可用的一切可能的办法立即通知主裁判员。
2.队员及队员的着装
年篮球规则作出了规定,对于2×20分钟的比赛,可超过10名合格参赛的队员,对于4×12分钟的比赛或竞赛中一个超过了3场比赛时,可超过12名合格参赛的队员。
对球员的服装也做了明确规定,背心前后必须是相同而单一颜色(不允许穿有条纹的背心),背心两侧镶边的总宽度为0。06米,背心颈口或开袖处的装饰也不超过0。03米宽。比赛中男队员必须把他们的背心塞进短裤内,圆领衫可以穿在背心里面,但颜色应与背心相同,短裤前后应是相同的单一颜色,但不一定和背心的颜色相同,短裤两侧装饰边总宽度为0。06米。裤腿口的装饰边不超过0。03米宽,允许穿长于短裤的紧身内裤,但颜色要与短裤相同。在比赛中,主裁判别员不得允许任何队员佩带对其他队员有危险的装备,诸如用坚硬的材料制造的各种保护装备,能割破或引起擦伤的装备、头饰和珠宝饰品。还有,任何用来增的。从保护安全出发,规则也规定了允许队员构成危险的保护装备(如肩、上臂、大腿或小腿部位的保护装备和膝部保护架)、断鼻保护器、眼镜、最宽为5厘米的头带。
3。比赛时间及暂停和犯规次数
年篮球规则规定篮球比赛时间为两种:①两个半时,每半时20分钟;或分4节,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别为2分钟,半时之间的休息时间仍为10或15分钟。
对于2×20分钟的比赛,每队每半时可以请求两次暂停,决胜期请求1次暂停。一名队员不论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已达5次时,他必须退出比赛。一个队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累计已达7次后,所有以后发生的队员犯规均要处以两次罚球,除非发生了控制球队犯规或更为严重的罚则。
对于4×12分钟的比赛,每队每半时(两节)的比赛时间内可以允许请求3次要登记的暂停;每一名队员侵入犯规已达6次时,他必须退出比赛。每节(12分钟)一个队的全队侵入或技术犯规累计已达4次后,所有以后发生的队员犯规均要处以两次罚球,除非发生控制球队犯规或含有更为严重的罚则。增加4×12分钟的比赛时间,是为了和职业篮球比赛接近,因为国际篮联已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国际篮联主要的正式比赛,而且,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现已改名为国际篮球联合会。从中也可以看出,经过逐渐修改,有朝一日,篮球规则会统一为一个世界通用的规则,这样做对发展和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是有利的。
比赛应从中圈跳球开始。当主裁判员持球进入中圈执行跳球时,比赛正式开始。如果某队在场上准备比赛的队员不满5名,比赛不能开始。在比赛开始时间15分钟后,不到场或能上场的队员不足5名,即判该队弃权,对方获胜。
跳球时两名跳球队员应站在靠近本队球篮一面的半圈内,一只脚靠近两人之间线的中心,然后裁判员在两名跳球队员之间将球垂直向上抛起的高度应超过跳球队员跳起时手能达到的高度,并使球在他们之间垂直落下。球达到最高点后,必须被一名或两名跳球队员拍击,如两名跳球队员都没有拍着球而球触及地面,应重新执行跳球。在球达到最高点之前,任一跳球队员都不得拍球,在拍球前亦不得离开他们的位置,在球触及将跳球队员、地面、球篮或篮板前,任一跳球队员都不抓住球或触及球超过两次。非跳球队员在球被跳球队员拍击前,应店在圆圈(圆柱体)外,如一对方队员要求站到其中一位置,本方队员不得围绕圆圈毗连站立,队员不得违反跳球的规定。球被拍击前,如一名跳球队员离开跳球位置或将跳球队员进入圆圈(圆柱体),裁判员立即宣判违例。如双方违例或裁判员抛球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跳球。
5.球中篮得分以及比赛内胜负
活球从上面进入球篮,停留在球篮内或穿过球篮为中篮,在3分区外投球中篮得3分,在3分区内投球中篮得2分,罚球中篮得1分。球投中对方的篮算本队得分。如投中自己的篮算对方得分。如果某队有意地将球投入自己的球篮,不能得分,并要登记违犯队的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如果队员有意地使球从下面进入球篮为违例。如球意外地从下面进入球篮,球成死球,跳球继续比赛。在比赛时间内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如果球队在主裁判员通知拒绝比赛或行动阻碍比赛的进行,在过了比圈跳球继续比赛。
6.投篮动作
当一个队员试图用投、扣、拍的方法进行有目的得分偿试,被认为是在做投篮动作。该投篮一直继续到球离开队员的手。如果队员跳起在空中投篮,投篮动作继续到投篮完成(球已离开投篮队员的手),并且该队员的双脚回到地面,如果投球中篮,即使是在鸣哨后球才离开投篮队员的手,也要记得分。
7。掷界外球
从罚球线的两端引出两条假想的线,与端线和边线的两个交点相连,就构成了一个梯形区域,这个区域内发生的违犯,均由对方队员在距违犯地点最近的端线外掷界外球,但不要在靠篮板后面的端线外掷界外球。对于发生在其人区域内的违例,均由对方队员在距违例最近边线外掷界外球。裁判员必须将球直接递交给掷界外于的队员或将球置于该队员可处理处,掷界外球队员在球离手前不得从裁判员的地点沿边线方向移动超过1米的距离,或向不止一个方向移动。该队员还必须在5秒钟内使球掷入场内,否则违例。
暂停或经过犯规后,双方均可以换人。发生违例后,只有掷界外球的队可请求替换队员。替换被允许后,对方也可要求替换。替补员应在场外等候,得到裁判员允许后立即进入场内。替换应尽快完成。如果裁判员认为是无理地延误时间,应登记换人队一次暂停。跳球和罚球的队员不能由其他队员替换。除非是该队员受伤或已达5次犯规。在同一替换期,已被替换出场的队员不得再进入场地。
违反规则叫违例。某队发生违例后的罚则是该队失去球权,将球交给对方在距违例地点最近的界线外抛界外球。
发生双方违例时,如双方同时使球出界等,应由有关队员在发生违例就近的圆圈内跳球继续比赛。
(1)带球走违例
要判断队员是否是带球走违例,首先要确定队员的中枢脚:
①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何一脚作中枢脚步。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步。
②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他可以按下列情况停步并确定中枢脚:
A.果一脚正接触地面:
甲、另一脚一接触地面时,原先那只脚就成为中枢脚;
乙、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B.如果双脚离地,并且队员是:
甲、 双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可以是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乙、 两脚分先后着地,则先触地的脚是中枢脚.
丙、 一脚着地,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确定中枢脚后,在传球或投篮时,中枢脚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可落回地面,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可以抬起.
如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时,在传球或投篮中,一脚或双脚都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
控制球的一方进攻投篮,当球在篮圈不平面上下落时,进攻和防守队员都不得触及此球,如果进攻队员触及此球,不能得分,由防守队在就近的端线掷界外球.如防守队员触及此球,无论中篮与否,判投篮队员得2分或3分.但是当球碰篮圈后,不管球弹起在篮圈上空,还是球篮圈上滚动,攻防双方都可以触球.进攻队员可以把球补进,防守队员可以把球拍离球篮.但当球在篮圈上时,攻守双方都不得触及篮圈、篮网、篮板。罚球中,当球在空中或接触篮圈上沿,或已进入球篮时,攻过双方均不得触及此球,最后一次罚球,球碰篮圈弹起后,攻守双方均可触此球。对于投篮的球,显然不会中篮时,进攻队员防守队员都可以触及此球。
(3)非法运球
当已获得控制球的队员将球掷、拍或滚在地面上,并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再接触球为非法运球。
在运球过程中,手控制球的时间稍长,只要掌心与球接触时始终向着地面,都是合法的。投篮“三不碰”后可再次进行运球。只要确认员是投篮,即使球末触及球篮或篮板,该队员也可直接去触及此球并可再次运球。
空中断截对方传球,落地后接住再开始运球,不算非法运球,打落的球不算控制球,可开始运球。
击落对方手中的球,接住后再开始运球,不算非法运球。
断截的球在落地面滚动时,攻守双方同时去抢这个球,守方再次拍击后才接住,并开始运球,不算非法运球。
为了争夺空中球,一队员做了多次挑拨球动作,球落地后,他接住球后还可以再次运球。因为争抢空中球时,挑拨球并没有控制球。
(4)拳击球与脚踢球
从1891年篮球运动诞生起,就明确篮球是用手进行的活动,并严格限制粗暴动作,所以比赛中如出现用拳头击球、故意用膝或膝以下腿的任何部位或脚步去击球或拦球,均为违例。
(5)球回后场
规则规定,位于前场的控制球队的队员不得使球回后场,构成球回后场的违例必须具备下列3条,缺一不可。
① 队员在前场已控制了球。
② 最后触球回后场院的是该队队员。
③ 该队队员首先接触回到后场的球。
(6)球出界
当队员身体的任何部分与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的地面或队员以外的任何物体接触时,即队员出界。此处的物体包括面较广,可以设想为某种情况下出现的广告牌、摄像机、观众等。
当球触及:①界外的队员或任何其他人员;②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以外的地面或任何物体;③篮板的支柱或背面,即为球出界。球出界前最后触及了球或被球触及的队员是使球出界的队员。
(7) 3秒钟违例
某队控制球后,该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不得超过持续的3秒钟。限制区的各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队员触及任何一线都算位于限制区内。队员在限制区内停留接近3秒时,可默许他运球投篮。宣判无球队员3秒违例的3个原则为:①该 队员接球;②同伴开始运球或持球突破;③同伴试图投篮。
(8) 5秒钟违例
除上面已经提到过的掷界外球和罚球时要受5秒钟的限制外,还有一种情况也要受5秒钟的限制,即被严密防守(在正常的一步之内蒙古自治区)的持球队员要在5秒钟内传、投、滚或运球,否则为违例。
(9) 10秒钟违例
当一名队员在后场控制活球时,该队员必须在10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后场10秒的计算就是从场内队员中控制住一个活球开始,而不是从触及球开始,球进入前场的标志是必须使球触及前场地面,或触及站在前场的队员或前场篮板或球篮。
30秒钟违例
当一名队员地场上控制一个活球时,该队必须在30秒钟内完成投篮,否则为违例。
30秒钟连续计算的3种情况:
① 因防守队员使球出界,原控制球队重新掷界外球时;
② 因控制球队本身原因中断比赛时;
③ 裁判别员中止比赛以保护控制球队的受伤队员时。
(1) 犯规的种类
比赛中,由于10名攻守队员在仅有的420平方米的篮球场上展开激烈的争夺,因此攻守队员之间的身体接触和对抗是在所难免的,问题是篮球场上的执法官,能否从攻防之间发生的身体接触中,准确地区别哪些是“犯规”,哪些是合理的身体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比赛,才能使双方队员的技术水平得到充分地发挥,才能使比赛在公平、合理的状况下进行。
犯规是违犯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主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道德的举止。包含有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和犯规,称侵人犯规。侵人犯规包括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犯规、双方犯规等。不包含有与对方身体接触的,但具有不道德、投机取巧的犯规,则被称为技术犯规。技术犯规包括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 或随从队员的技术犯规。
(2) 犯规的宣判与罚则
对非投篮队员一般侵人犯规,仍判给对方在就近的界线外掷界外球。对投篮队员一般人犯规,球投中,再判给一次罚球。末投中则根据投篮队员的投篮地点判给两次或三次罚球。某队每半小时犯规,累计已达7次后再发生的对非投篮队员的一般性质的侵人犯规则要执行z两次罚球;对投篮队员的犯规,则按对投篮队员的犯规罚则处理。控制球队队员的一般性质的侵人犯规,由对方在就近的界线外掷界外球。
队员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造成的侵人犯规,裁判应宣判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对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不论进攻还是防守队员的此类犯规,均要判给对方两次罚球加一次掷界外球;如果对投篮队员的此类犯规,如球中篮,再判给一次罚球与一次掷我球;如球未中篮,则判给两次或三次罚球和一次掷界外球,但掷界外球的地点必须是在记录台对面的边线外中点处,掷界外球人员两脚必须骑跨中线延长线的两侧。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的性质是极其严重与恶劣的行为,如动手打人,或不顾对对手的伤害而采取恶习劣的绊人等粗野动作。处理这类犯规的罚则,除与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罚则一样外,还要让其离开比赛场。
所谓双方犯规是指双方对员几乎同时相互发生的侵人犯规。处理这类犯规的罚则是有关队员在就近的圆圈跳球继续比赛。如发生双方犯规的同时球中篮,均由原防守队在端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球未中篮,则由双方犯规队员在就近的圆圈跳球继续比赛。
特殊情况下的犯规的指几乎同时发生的多起犯规,或在一次犯规或双方犯规而成的死球期间内,又发生的犯规。由于多起犯规的罚则堆在一起,所以这类犯规的罚则是比较难处理的。但只要按以下原则,再搞清楚各种犯规的具体罚则,处理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特殊情况下犯规的具体处理原则是:
◎ 登记每个犯规队员一次犯规。
◎ 如犯规双方所判的罚则轻重相同时,均不判罚球,应在发生犯规的地点就近圆圈内(不便确定时就在中圈内)执行跳球。注意,这里指的罚则轻重相同,必须是完全相同。
◎ 如判给一方的罚则不能被判给另一方的类似罚则所抵消,则应判罚。
◎ 按犯规发生的秩序执行罚则。
凡是未发生身体接触而发生的不道德行为均要被判罚为技术犯规。如同时双方队员或裁判员接触时没有吹,使用很可能引起冒犯或煸动可见的言语或举动等。对队员技术犯规不论哪能一方队员的技术犯规,均登记一次该队员的犯规,并由对方执行两次罚球。如果是对投篮队员技术犯规,球中篮,得分有效,同时再判给两次罚球。
对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的技术犯规,除登记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外,再由对方执行两次罚球与一次掷界外球。掷界外球的地点同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犯规一样。
对比赛前或比赛后休息时间内的技术犯规,不论其犯规人数多少,均判给对方两次罚球,执行罚球后,再由双方队员在中圈跳球开始比赛。如果是队员技术犯规,登记队员一次技术犯规,累计在队员的5次犯规与每半小时全队的7次犯规之内。如果是教练员、助理教练员的技术犯规,不累计在教练员的3次犯规和每半时全队的7次犯规之内。
(3)篮球裁判实践技巧
篮球运动自1891年创始至今,始终对犯规有严格的控制,国际篮联每一次对规则进行很大的修改,也总是将限制粗暴的动作、限制犯规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加以讨论,所以我们应重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熟悉规则中有关判断身体接触的原则:①用任何可能的方法支避免接触是每一个队员的责任。②每个队员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所占据的位置。③如果发生了接触犯规,则由造成接触的队员负责。深刻理解并掌握好规则注解第四十条侵人犯规中9点说明的具体精神,通过反复实践并结合具体战例,认真研究,及时总结,才会有效地提高宣判犯规的正确率。
① 撞人与阻挡
撞人是指持球与不持球的队员推动或移动对方人员躯干上的身体接触。阻挡是防止对方队员行进的身体接触。
防守队员在持球队员做虚晃突破时,他只能做横滑步或后撤步,在发生身体接触前的那一瞬间,他必须面对对手,双脚同时着地,并采取正常的跨立姿势,这样发生的冲撞,应判带球撞人犯规。防守队员为了保护自己,将双臂抱手胸前,只要没有推人动作,这是允许的,属于合理的动作。
防守队员双脚同时着地,也面对对手,但两脚距离过宽,如持球队员撞到防守队员的胸部(躯干部位),仍是带球撞人犯规;如持球队员撞在防守队员的腿部,应判防守队员挡犯击。
持球队员突然破腾空时,关键是看该队员腾空前一瞬间,防守队员是否已占据了起落地点之间的通道。如防守队员在持球队员腾空前已占据了通道,那么持球队员腾空过程中撞了防守队员,应判撞人犯规。反之,如防守者还未占据通道,待持球队员腾空后才移至通道,如发生冲撞,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
② 掩护与非法掩护
在静立状态做掩护是合法的。在做侧掩护或前掩护时,他的动作是在对方视野范围之内,因此,他可以与对方靠得很近,近到只要不与对方发生接触为止。在做后掩护时,他的动作是在对方视野范围之外,因此,他在做掩护时,必须与对方保持一步距离,以便让对方在转身向他迈出应有的一步时而不发生接触。如果双方在行进中,进攻队员做后掩护时,做掩护的队员 必须与对方保持一到两步的距离。
掩护队员在做掩护时,保持了静立状态,但当被掩护队员准备变向绕过他时,他却用侧肩、撅臀、张开两臂或伸腿等动作阻挠对方,这种接触是掩护队员阻挡犯规。掩护队员与被掩护队员均在移动中发生了接触,掩护队员应负较大责任,一般判掩护队员阻挡犯规。掩护队员可以屈肘于胸前做自我保护,但不可以因此做故意推人动作,他的两脚应成正常跨立姿势,即大致与肩同宽。如他在静立中做掩护时,张开两臂或两脚成不正当跨立姿势站力,那么被掩护队员在变向绕过他时,撞到了他的两臂或腿,应判掩护队员阻挡犯规。
③对盖帽球时犯规的处理
“盖帽球”是高水平的防守技术。一个好的盖帽球不仅会增加防守队员的斗志,也会提高观众的情绪。
因此,对盖帽球时发生的犯规一定要力求判准,以保护这种高难技术和积极鼓励这种防守技术的发展。
正面“盖帽”犯规的可能性极小,只要防守队员在打球时,手部仅触及球与双方手腕以上(如手指)部位都应视为合法,如打到手腕以下(如前臂)部位则为犯规。如防守队员用手点投篮队员的腕部、前臂或用手顺势捅顶投篮队员的肘部,均为犯规。
侧面“盖帽”要注意防守队员用哪一个手去“盖”,是否用手臂挤、压或躯干去投篮队员而影响进攻队员投篮。
后面“盖帽”时,防守队员容易发生撞、顶、压对方后再“盖帽”,这种“盖帽”的犯规可能性较大,应从严把握。
④对抢篮板球时犯规的处理
抢占位置时,用臀、胸、背推挤顶靠原先已站立篮下有利位置的对方队员,应判该队员推入犯规。如双方队员在抢占位置时,在距离较近,有一些身体接触,但没有其他部附加动作,这是正常的,一般可以不判。
对于起跳后在空中的争夺,如双方队员都处于可以获得球的位置,他们尽力地去抢球,并没有任何附加动作,这时在空中发生了冲撞,可以不判犯规,尽管有时冲撞得很厉害,如双方队员在起跳抢球时,一方处于较有利用职的位置,另一方队员则利用手、肘或躯干在空中推、拉、压或撞对方,应判另一队员犯规。起跳前双方队员的位置是前后站立,起跳后在空中发生了身体接触也是前后重叠,那么后面的队员一般来说容易发生犯规。对背后抢球或从背后防守都是从严要求的,一方起跳,而另一方不起跳,而是用上体弓身或利用臀部往后退来挤、顶起跳队员,从而使对方失去平衡而造成身体接触,不起跳队员负主要责任。
⑤对居中策应时犯规的处理
在篮球场上,每一个队员都有权拥有他所在的地面位置以及在地上面上的空间(圆柱体)。这个原则保护队员新占据的地面位置和他上面的空间,一旦队员离开了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并与已经确立了垂直位置(圆柱体)的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则离开了垂直位置(圆柱体)的队员要对此接触负责。垂直原则也运用于居中策应。比如,中锋站在分位线附近,防守队员站在中锋的侧面或前面,中锋为 了获得来球,往往利用臂或胸推顶防守队员,这时中锋要对犯规负主要责任。又如防守队员为防止中锋获得球和移动,用手、臂、腿、背拉、推、挤、顶、靠中锋,这时防守队员负主要责任。如中锋获球后,利用转身移动机会,用臂、肘或上体及臂部撞、拉、挤对方,以此摆脱防守进行投篮或传球,这时应由中锋对所造成的身体接触负犯规的重要责任。如防守队员为防中锋背插、空切或投篮,采用手臂、上体及腿部进行挡、拉、顶挤中锋。这是防守犯规。当 中锋持球在篮下跳起投篮时,尽管防守队员 站立的位置是合法的,一点儿也没有动但是他向前举双手侵犯中锋的空间,即使是中锋跳起来用手碰了防守者的双手,仍应判防守犯规。
(七)裁判法
1. 裁判员的手势和程序
(!)要求
● 必须使用正式的手势
● 总是用洪亮的尖声的哨,对任何违例或犯规只吹一次和吹得很干脆。
● 行动比讲话更有力,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声音。
● 使手势保持明快和高洁。
● 停表手势是最重要的,必须十分清楚,裁判员必须把把伸直的手臂停在
空中。犯规时一拳紧握;违例时,伸开掌和手指并拢以停止比赛计时钟。
● 所有的手势,必须在距记录台大约6―8米处做出。此时比赛计时中已
停止,因此裁判员没有必要匆匆忙忙地做手势。队员号码手势,必须在与眼睛同一高处做出,并离开身体。
(2)记录员报告犯规手势的程序
● 队员号码。
● 犯规种类。
● 罚篮次数或进攻方向。
● 任何得分有效或取消的手势,必须在上述手势以前做出。
(3) 判违例时的程序
● 停表手势
● 违例性质
● 进攻方向
2. 两裁判员区域分工和移动路线
现代的执裁要求两位裁判员工作中互相合作,一位裁判员负责有球区域,另一位裁判员负责无球区域。
为便于理解,把半场划分①C⑥的长方形区域(如图所示)
(1) 判的站位和责任
追踪裁判主要负责有球区域或无球区域的一些场合,他的站位和责任
使自己站到能看见两队员之间空间位置上去。
当比赛向前推进时,追踪裁判要在球的左右方站立,离球大约3―5米
当球在①区时,追踪裁判负责观察球周围的比赛,尤其要观察队员运球、投篮或传球以及防守队员。当球在这个区域内,追踪裁判主要负责有球区域。
当球在②区时,追踪裁判仍负责球周围的比赛,球进入③区并在追踪裁判的右远方,追踪裁判的主要责任还是在有球区域。
如果球在③区的“低处”,在多数情况下,球将进入④区或⑤区,或投篮或传球、运球,为了抢在动作的前面,追踪裁判必须向他的左侧移动。他必须想到插进。在大多数情况下,追踪裁判不应越过连接两个球篮的假想线。
因此,有时他需要前导裁判的帮助,去照顾3分试投,尤其是当视线被防守队员挡住时。追踪裁判对他右侧的边线不负主要责任。当球出界要在那里掷界外球时,则要求他去协助同伴。
当球在④区时,在他右侧最远的角落里,也就是在罚球线延长线和端线之间,追踪裁判对球和球周围的比赛没有责任。
他的主要任务是注视离开球的情况,他的主要责任是在弱侧的低策应区(离开球的一侧),要特别注意可能发生的非法掩护的情况。最重要的原则是当传球、运球或投篮的球向球篮或端线推进时,追踪裁判必须插进到罚球线延长线,以便更好的寻找队员之间的空间,球在⑤区,即在限制区内,两位裁判员都要观察球外围的情况,特别是投篮的情况。
追踪裁判还负责球的飞行,查看球是否中篮以及进攻队员或防守队员是否干扰球。对篮板球,特别是对试图以不利的位置上获得球的外围队员保持警觉,也是他的责任。当球在⑥区时,即在2分投篮区内,追踪裁判主要负责球,他对高和低的策应区应给予特别的注意。球在⑥区,但是在3分投篮区域内,追踪裁判应注视球和球周围的比赛,特别是当出现投篮时,当球在他的左侧边线出界后,追踪裁判还要负责指出掷界外球的比赛方向。当球在①②③④⑤和⑥区时,追踪裁判负责有球区域。
(2)前导裁判的站位和责任
前导裁判应总是位于比赛的前方,这需要他“快中求快”,尽可能快地跑在前面,让比赛朝他而来。前导裁判必须总是在移动中。前导裁判到达端线后,要在其左侧的3分投篮线和其右侧的限制区边缘之间正常移动,他没有必要越出这个范围。
当球在①区时,前导裁判占据的位置,要使10名队员在他和他的同伴之间。他的主要责任是观察离开球的比赛,他还要特别注意任何可能发生的非法掩护。
球在②区时,前导裁判的主要责任仍是照看无球区域,要保持身体正对比赛,预见任何可能出现的球向球篮运动的情况。当球在③区时,前导裁判还是照看无球区域,他每时每刻都要知道球在那里,以便当3分试投命中时给同伴以帮助,他没有必要越过其左侧的3分投篮线。球在③区时,前导裁判要注视低策应区内的队员。球在④区时,前导裁判应以身体正对比赛,并负责球周围的比赛。当球从靠近他左侧边线出界时,那里仍是他作出决定的最佳位置,当他的区域里出现3分试投时,他也能给同伴指明。当球进入⑤区时,即限制区内,前导裁判要直接观察球周围的比赛。球在⑥区的低策应区,前导裁判移动到能观察球周围比赛的位置,但始终要以身体正对比赛,他向右移动不必超过限制区的边缘。但是,当球在⑥区的3分试投区域内,前导裁判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无球区域,尤其是他要注视低策应以及离开球的所有其他队员,特别是涉及掩护的情况。
当球在④区或⑤区时,前导裁判员负责有球区域。当球在低策应区或队员运球上篮时,他还负责⑥区。当持球的队员在这区域里试图投篮或运球时,前导裁判应观察防守队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情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