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虚与实爱情是什么么意思?

建筑的空间虚实与光影
  Apple的园林下午茶之踏云游园   主持人-APPLE   嘉宾-刘伟/徐飞扬   地点-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留园   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其时东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叠山大师周时臣所堆之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今中部池、池西假山下部的黄石叠石,似为当年遗物。   徐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经修建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园内竹色清寒,故更名“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刘恕喜好法书名画,他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后代园主多承袭此风,逐渐形成今日留园多“书条石”的特色。刘恕爱石,治园时,他搜寻了十二名峰移入园内,并撰文多篇,记寻石经过,抒仰石之情。嘉庆七年(1802),著名画家王学浩绘《寒碧庄十二峰图》。咸丰十年(1860),苏州阊门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毁圮殆尽,唯寒碧山庄幸存下来。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园为常州盛康(旭人)购得,缮修加筑,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其时园内“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俞樾作《留园记》)。比昔盛时更增雄丽,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盛康乃仿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盛康殁后,园归其子盛宣怀,在他的经营下,留园声名愈振,成为吴中著名园林,俞樾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23300平方米),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Apple: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刘伟:   游留园是有节奏起伏的,这种节奏感不光表现在移步换景的视觉上,同时也存在于我们脚下所踩材质带来的脚步节奏快慢。“游”这个字用在苏州园林是再恰当不过了。游是一种怡然自得,悠哉游哉的随意心态。可紧可慢,可停可歇。在这种心态下行走于园林间,才能细致地体会当初造园者的用意。每一个小景的布置都看似随意却是用尽心思,园林是将人融入自然的一个人造空间。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   徐飞扬:   一进门口有六扇花窗,似一道屏风遮挡于眼前,但是又能从漏窗里隐隐所见园里的景色,让人会有一种探索的欲望。这种虚实的艺术处理增加了神秘感,又符合中国含蓄的审美观。   刘伟:   这种先抑后扬的空间处理还有一个妙处就是让人进园之前先停一下,苏州园林大部分都是士大夫们的隐居场所,低调退隐是他们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因而在进门处设一道漏窗屏障目的是为了让人先将呼吸调整好,心平气和地来体会在这个建筑空间里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苏州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先是隐约可见局部美,然后豁然开朗,极目秋色。两者之间虚实相呼应。   这种虚实艺术运用在整个留园里,古人如何将四季引入园林?造园者就要找到四个中心点,在这四个中心点里布置植物,水池,建筑,借用实的景观来呼唤四季的自然。例如在留园的中部花园的可亭,这个点观的是冬的景,苏州的冬天偶然会落雪,如何表现出冬的意境,造园者就巧妙地利用了建筑,试想对面画舫的黑瓦与白色的蚌壳窗花在万木凋零的冬日里会特别地突出,如果再加上一场薄薄的雪覆盖于瓦上,从可亭的这个角度望出去就是一幅冬日的山水画,何况在可亭的后面还有两株腊梅。阵阵的冷香若隐若现。这种虚实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不光是显现视觉上的美感,更是将内心对于四季自然的美好联想融入在里面。所谓园林怡情就是此处了。   APPLE:   留园给我的感觉就是一首乐曲,一首肖邦的夜曲,从踏入园林的第一步起眼前就像流淌的音符一样从容地表达着宁静而深沉的美。特别是脚步踏上迂回曲折高低起伏的长廊,更像是琴键上流动的指尖。留园不会给你气势磅礴的山川之势,她有高傲孤僻的伶俐心迹,带点淡淡的忧郁,含蓄婉约。就像肖邦追逐的完美无瑕的唯美。每一处的小景都不会太张扬,但都代表了当时主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与心境。如清风池馆,《诗经》:“吉甫作颂,穆如清风。”又宋苏东坡《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榭向西敞开,平临近水,环境舒适,借以为名。建筑为水轩形式,单檐歇山造。刘氏时称垂杨池馆,盛氏时改名为清风池馆,昔署匾曰“清风起兮池馆凉”。清风就是他们心中高洁的品格。这也是园林艺术里人与建筑空间的虚实呼应的一部分。   刘伟:   园林里的光影运用也是虚实艺术表现的一部分,园林里有水,那就有倒影,经水波动可散可聚是一种不确定的美,花草树木经光折射在假山墙壁上产生花影,树影,风吹之后是摇弋之美,漏窗廊檐的光影是几何线状的美,太湖石的瘦漏皱透日月之光下是隐约之美,当然还少不了人的倩影之美。这样的园林就是有灵气的,生动而有气质。虽有人作,宛如天工。我时常说游园还要重一个走字,要体验行走的乐趣,园林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公园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不像园林起始是跟生活起居关联在一起的。所以在园林里行走要体验的是古人的生活情趣,园林是他们追求的一种类似仙境的生活居所,首先从踏上石阶的第一步起,这一步就是踏云。清惠周惕《从赤城至国清寺》诗:“斜阳林外送微风,布袜萧然蹋云去。”这一步就意味着进入了桃花源。而走的状态放松了之后也就是放心,心放下之后,眼耳鼻舌身意体验到的就是最舒适的环境,才能真正体验园林之美。   徐飞扬:   这次的游园让我更深地了解了园林背后的人文,每一处的小景都让我有拿起画笔的冲动,但我画下的只是景象,要深刻地了解留园历史和相关的造园艺术才能更深地表达这园林的灵魂所在。就像在长廊里的碑刻,当初的碑刻家将二王的帖子整整花了25年才完成,而我们现在能近距离地接触到艺术融入在园林自然里,我觉得除了是跟艺术跟建筑在对话以外,其实也是在跟自己的内心对话。   Apple: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园林的主人是将自己的乌托邦情结交给了整座园林,而我们自己内心的城池可以自己构建,也许是通过文字,也许是通过图像,也许是通过建筑,也许是通过音乐,等等……诸如此类的所有艺术表现形式,但最终都是一个主题——就是自然与心。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好的建筑宛如一部完整的乐章,空间序列的不同阶段与乐曲一样,有主题有起伏,有高潮有结束。也和剧作一样,有主角,有配角,有矛盾双方的对立面。也有中间人物,通过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深刻的记忆和美的享受。但是良好的序列章法还是要靠通过每个局部空间的装修,色彩,陈设,照明等一系列艺术手段的创造来实现,留园的空间就把这些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   文ⅠApple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析建筑立面的虚实处理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浅析建筑立面的虚实处理,建筑立面图,建筑立面,建筑立面设计,建筑外立面,建筑外立面设计,天正建筑生成立面图,建筑立面贴图,建筑外立面cad,建筑立面材料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6|
上传日期: 04:13: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析建筑立面的虚实处理
官方公共微信虚实对比的建筑
,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填写您的问题
筑龙网以1040万会员的建筑社区为基础,为建筑师、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提供建筑行业资讯、技术资料下载、招聘求职、技能培训、建材查询等服务,同时也是建筑人展示自我,增加业务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虚实对比的建筑相关专题推荐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建筑造型中的虚实处理建筑形式构成手法研究手法,研究,构成,建筑形式,虚实处理,建筑造型的,方法,建筑造型,处理的手法,造型手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建筑造型中的虚实处理建筑形式构成手法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情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