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英语翻译中文专家帮我看看这样翻译专业不专业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翻译专业(本地化方向)(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二、所属单位: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
三、学制:四年
四、教学对象:
(一)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或学校组织的考试被学校录取的本专业本科生;
(二)被学校录取的来华留学生。
五、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广博国际视野的专业本地化人才。毕业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熟练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了解语言服务行业、互联网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毕业生能胜任外事、经贸、教育、互联网等领域的一般难度的笔译、本地化、软件开发或其他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
1. 毕业生须拥有坚实的中文、外语语言基础和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深入了解并掌握中国和所学外语国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编程、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中西方文化素养。同时,还要较为系统地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备用第二外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初级能力。
2.掌握笔译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技巧。毕业时掌握笔译基本技能,能翻译初级或(和)中级水平的汉外文本,翻译速度须达到250-320字词/小时,内容为中等难度的文化交流、商务、新闻、科技等实用类文章;能够胜任文档、网站、软件、游戏、多媒体课件的本地化工作、初级本地化项目的管理工作、本地化项目经理助理工作等。
3.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不断丰富百科知识,并掌握外事、经贸、教育、互联网等领域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中外跨文化交际能力;
4. 了解和熟练运用翻译工具和软件;掌握和熟练运用通用编程语言,具备基础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准予毕业课程学分:15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25学分,公共选修课12学分,外语必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92学分,专业选修课 14学分;
课程总学时: 2487学时;
教学总周数:127周;
毕业论文:7周,4学分;
毕业论文时间安排: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
七、专业主要课程:
本地化方向主干课程:英语读写,英语听说,英语国家概况,高级英语听说,科技英语,技术写作,高级英语读写,翻译理论与实务*,基础笔译,非文学翻译,翻译与本地化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初级编程,计算导论,数据库原理,网站设计与开发,高级编程,语言计算与信息检索,本地化概论,本地化实务,移动开发,数学综合,数据结构,经贸翻译,术语学,管理学原理等。(*为专业通开课程)
八、主要实践环节及时间安排:
本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1学分)专业及毕业实习(2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
本专业在立足课堂教学,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在专业上学有所长以外,一到四年级均设有课内,外教学实践活动。课内教学实践主要采取模拟口,笔译实践的各种教学形式;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系内,院内的各种活动,如戏剧表演、诗歌朗诵、讲演与辩论等。此外,还要组织三年级学生参加全国的外语讲演与辩论比赛、计算机辅助翻译大赛,组织四年级学生到教学、科研机构、新闻机构、翻译公司、本地化公司、互联网公司、国家部委、外国公司、合资企业等实习基地实习并就实践情况撰写实习报告。同时,学院还不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定期到学校参加翻译坊活动,举办讲座,从而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和本地化人才。
九、毕业要求: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德,智,体合格,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和课程,并通过学士论文的,经所在院系全面鉴定,学校批准后准予毕业。
十、授予证书及学位:
见《北京语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学校对准予毕业的学生颁发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表一:教学时间总表(单位:周)
军事理论及训练
表二:课程比例结构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外语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毕业论文(设计)
表三:各专业实践学时与学分
总实践学时数
百分比(%)
总实践学分数
百分比(%)
表四:公共课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
军事理论、军事训练
公共必修课总计
语言与文学
选修原则:
1,公共选修课包括校内公共选修课和校际公共选修课;
2,不可选择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已开设的同类或相近课程;
3,在每一类别中选修的课程不超过3门;
4,翻译专业本地化方向本科生需在公共选修课中至少选修2门汉语或中国文化相关课程;
5,从第二学期开始,在第七学期结束前须取得12学分。
法律与外交
经济与管理
艺术与体育
公共选修课应修满学分
表五:外语必修课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二外(法语/日语/韩语)
French/Japanese/Korean
表六:专业课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英语国家概况
Background to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高级英语听说
Advanced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chnical Writing
高级英语读写
Advanced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翻译理论与实务*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Basic Translation
非文学翻译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翻译与本地化实践
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Practicum
计算机辅助翻译*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Basic Programming
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
数据库原理
Database Principles
网站设计与开发
Websit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dvanced Programming
语言计算与信息检索
Language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本地化概论
Introduction to Localization
本地化实务
Localization Practice
专业必修课总计
专业限选课
Mobile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s
Data Structures
Business Translation
Searching Intelligence
专业限选课应修满学分
专业任选课
跨文化交际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国际商务谈判*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国际商务函电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计算机网络工程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多媒体技术基础
Basic Multimedia Technology
E-commerce
计算机安全
Computer Security
专业任选课应修满学分
注:*为专业通开课程。
表七:“中外联通生”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英语国家概况
Background to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高级英语听说
Advanced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chnical Writing
高级英语读写
Advanced Reading and Writing
翻译理论与实务*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Basic Translation
非文学翻译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翻译与本地化实践
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Practicum
计算机辅助翻译*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Basic Programming
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
数据库原理
Database Principles
网站设计与开发
Websit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dvanced Programming
语言计算与信息检索
Language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本地化概论
Introduction to Localization
本地化实务
Localization Practice
专业必修课总计
专业限选课
Mobile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s
Data Structures
Business Translation
Searching Intelligence
专业限选课应修满学分
专业任选课
跨文化交际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国际商务谈判*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国际商务函电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计算机网络工程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多媒体技术基础
Basic Multimedia Technology
E-commerce
计算机安全
Computer Security
专业任选课应修满学分
注:*为专业通开课程。
翻译专业(本地化方向)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英语读写(1-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一、二年级
教学目的:本课程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英语语言技能与熟练的训练,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在语言教学的同时, 适当兼顾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培养。
教学内容:本课程为一、二年级语言基础课,通过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主要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使学生能熟练正确使用英语,包括语法,句型及常用动词的用法等;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分析不同内容,不同文体的文本中的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修辞特点,掌握常用写作技巧,并能根据不同题材与体裁写作。同时,本课程还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策略,以及借助各种工具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采用教材:何兆熊主编,2004,《综合教程》(一、二、三、四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Thomson, A. J. & Martinet, A. V. 2003. A Practical English Grammar (4th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活动为主,包括课堂讨论,专题汇报,读书报告等,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学时学分:每周4-6学时,共334学时,20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34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40%)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口头报告,课堂讨论,听写,写作,英汉双向笔译实践,讲座,参观等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英语听说(1-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培养学生根据听力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变为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正确且比较流利地进行日常口语交际。
教学内容:本课程着重进行英语基础听力练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教,卫生,交通,旅游以及西方社会风俗习惯, 听力材料题材广泛,多以报告,对话和情景描述的形式出现, 辅以多种形式的练习,包括听写,填空,选择,问答等题型, 帮助学生初步克服听力障碍,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加强对英语国家背景知识的了解。本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应用一些交际活动,比如信息差距活动,仿真对话活动,角色扮演,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来开发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通过处理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种话题,在巩固学生已有的语法词汇基础上,更强调实际应用能力和清晰的语音。
采用教材:张民伦等编着,2008,《英语听力入门 3000》(一,二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何其莘等编著,2002,《英语初级听力》。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姚保慧主编,2006,《英语口语教程》(1-2)(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 《中国日报》,《大学英语》,《英语学习》,《21世纪报》
BBC,VOA特殊英语节目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常用学习网站和媒体的音, 视频
教学方式:播放视听材料与学生听,说,写练习为主,课堂讲授为辅。课堂讲授与学生口语活动为主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132学时,8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66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听力训练,口头报告,课堂讨论等
考试方式:口试和笔试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习俗。
教学内容:课程教授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幻灯片以及英美电影。该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范围内英语的使用情况。
采用教材:朱永涛主编,1998,《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学生练习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2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25%)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口头报告,课堂讨论,视听活动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听说(1-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的:本课程为二年级语言综合基础课,目的在于通过录音、录像和其他视听材料,帮助学生掌握语音语调,提高视听理解能力,学会听和看外文电视台的新闻等各类节目,了解国外社会,文化等相关情况,掌握相关内容的外文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运用视听练习和语言交际活动,比如模仿,重复,总结所听片断以及信息差距活动,仿真对话活动,角色扮演,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开发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语音语调流利而恰当地进行日常口语交际,能够就某一主题进行口头描述,叙述,说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教材:张民伦主编,2008,《英语听力入门3000》(第3,4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其莘,金利民等编着,2002,《英语中级听力》。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其它参考资料:网络,电视或收音机中的最新新闻动态及专题访谈节目
教学方式:播放视听材料,学生视听练习与口语活动为主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136学时,8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68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口头报告,课堂讨论,视听活动
考试方式:口试和笔试
课程名称:科技英语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科技英语的运用能力,培养适应新时期科技人才培养的需求。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课文材料,包括环境、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宇宙、数字技术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科技专题,向学生展示能够体现科学技术最新发展,能够贴近实际生活,能够反映科学研究探索与创新精神的科技英语材料。
采用教材:李健主编,2013,《科技英语阅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学方式:阅读科技英语材料,观看科技英语视频,以学生分组探索和学习为主。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口头报告,课堂讨论,视听活动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基础笔译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笔译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笔译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本课程为笔译技能入门课程,以语言文化对比为出发点,传授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包括词,段和语篇层面的翻译技巧,使学生了解翻译过程和程序,比如翻译之前的准备,翻译中的阅读理解和判断分析,以及翻译后的质量检查等,着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为翻译实践打好基础。
采用教材:许建平编著,2000,《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赵桂华编著,2003,《翻译理论与技巧》。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陈新主编,1999,《英汉文体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治奎主编,1999,《大学汉英翻译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陈宏薇主编,1998,《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活动为主,包括课堂讨论,专题汇报,译文评析等,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译文评讲与对比,参考译文赏析,小组译文汇报等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1-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三年级语言类综合课程,通过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旨在把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教学内容:在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学生不仅学习阅读和欣赏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有一定难度的英语原著,而且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和笔头作业,学生的其他外语技能以及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都将会有长足进步。
采用教材: 张春柏,2007,《综合教程(第6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史志康,2007,《综合教程(第7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燕姝主编,《大学英语高级阅读(上,下册)(修订版)》,2000。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口笔头练习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136学时,8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21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15%)
实践教学内容:读书报告,教学录像,分组讨论等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技术写作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下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培养学生写作专业技能并提高其规范写作意识,熟练写作各类实用文体,能够把复杂难懂的科学技术信息,以逻辑上缜密、体例上简明扼要、用户易懂易用的方式,翻译、编排、图示、整合为各种纸质、电子、在线、或多媒体的技术文档资料。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首先包括技术写作概论、实用写作部分语法和写作技巧等基本内容,其次在实用写作部分,包括简历、公函写作及工作地点通信、技术报告、图示、过程描述与用法说明,技术手册与说明书写作等内容,另外还包括团队写作,写作的技术支持工具与软件系统。与其他写作课程不同,技术写作特别强调了“易读、易理解、易检索”,强调实用性,强调与产业结合。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口笔头练习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写作练习与评讲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务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中西方翻译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流派。
教学内容: 通过研读文献,课堂讨论,口头陈述和撰写读书报告等形式,使学生对翻译学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能够结合个人兴趣,展开初步的译学研究。双语授课,可以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熟悉译学常用概念,为学位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参考教材:Hatim, B. & Munday, J. 2004.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Williams, J. & Chesterman, A. 2004.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谢天振,2008,《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陈福康,2000,《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口头陈述和撰写读书报告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7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20%)
实践教学内容:课堂讨论,口头陈述和撰写读书报告
考试方式:学期论文
课程名称:经贸翻译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笔译技能训练与实践课程,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和强化学生外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让学生充分掌握经贸,商务和金融等文本的语类规约,提高学生在经贸,商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外汉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通用外汉互译理论为基础,以经贸,商务,金融等方面的文本为语料,并依据这些文本的语类规约为参照而进行语言转换活动。
参考教材:李正中,2000,《国际经贸英汉翻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许建忠,2002,《工商企业翻译实务》。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叶玉龙等,1998,《商务英语汉译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夏康明,2002,《英语经贸契约翻译概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活动为主,包括课堂讨论,专题汇报,对照阅读,译文评析等,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译文评讲与对比,参考译文赏析,小组译文汇报等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翻译与本地化实践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下学期、三年级、四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翻译与本地化笔译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对翻译的评析能力。
教学内容: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师指定或自选的翻译任务和本地化任务,字数达到5000字词以上,并通过分析自己的笔译实践和本地化实践,撰写论文。
采用教材:自编
教学方式: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笔译实践和本地化实践,教师修改与学生自评。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136学时,8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00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74%)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个人或小组笔译实践
考试方式:提交论文和翻译作品
课程名称:非文学翻译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下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科技外语方面阅读,理解,翻译及写作的综合能力,通过深入分析科技语言的文体特点,使学生大量扩充科技词汇,广泛吸纳科技知识,从而能够灵活运用已学的基础知识,快速捕捉科技信息的能力,准确有效地进行外汉科技文献互译工作。
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医学等实用科技类文章。
采用教材:韩其顺, 王学铭,2003,《英汉科技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武力,赵栓科,2007,《科技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活动为主,包括课堂讨论,译文评析与讲评等,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分组译文评析与对比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翻译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的:帮助翻译专业的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辅助翻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翻译原理,使学生熟悉各种翻译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对语言信息处理的兴趣,提高翻译效率。
教学内容:概要介绍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概况及其基本原理,并系统介绍电子翻译工具,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信息资源和联机翻译服务等翻译工具。
采用教材:张政,2006,《计算机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许罗迈,2007,《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活动为主,包括课堂讨论,示范与练习等,辅之以多媒体网络教学。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0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30%)
实践教学内容:分组译文评析与对比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初级编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的:本课程面向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本地化方向学生,是步入基于Python语言编程设计领域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Python语言基础,能够用Python语言编写处理自然语言的较复杂程序。
教学内容:1.掌握python语言数据结构;2.掌握python语言基本语句;3.掌握python语言函数;4.掌握python语言类;5.掌握python异常处理方法;6. 理解基于python编程设计的思维方式;等。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
教学方式:机房授课+上机实验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136学时,8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68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完成编程实验。
考试方式:上机考试
课程名称:计算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从宏观角度讲解计算机专业本科期间的学习脉络,树立宏观意识,最终达到知道什么可以依靠计算机来翻译,什么只能依靠人力来翻译的目的。
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基础。
采用教材:自编教材。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66学时,4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33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完成小组报告。
考试方式:考试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的:本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二
是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内容: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2安全性、文件管理、备份还原 ?
3索引查询优化 ?
4数据库对象应用(存储过程、触发器等) ?
5面向对象编程,Windows窗口编程 ?
6 ADO.NET与SQL Server(ADO.NET数据访问对象、数据绑定技术、数据处理控件)
采用教材:闪四清主编,《SQL Server2005 数据库应用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马骏主编,《C#网络应用编程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上机实验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68学时,4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34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上机实验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网站设计与开发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的:本课程讲解 Web 客户端开发技术和以 PHP 为例的简单 Web 服务端技术,使学生了解 Web 客户端技术全貌及所涉及的各种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练掌握核心 Web客户端技术,包括:HTML(XHTML)、CSS、JavaScript;掌握 Web 客户端技术的学习方法;学习使用 PHP 技术和 Ajax 技术开发简单 Web 应用。
教学内容:(1) 网页设计概述,(2) HTML 和 XHTML ,(3) CSS?,(4) Fireworks 在网页设计中的关键应用 ,(5) 网站开发和网页设计的过程?,(6) JavaScript (7) PHP 初步 ,(8) Ajax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
教学方式:机房授课+上机实验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68学时,4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34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上机练习,完成上机实验。
考试方式:上机考试
课程名称:语言计算与信息检索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下
教学目的:本课程在实践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反映检索系统最新进展的内容。
系统地介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存储和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详细地阐述因特网网上信息资源的分布状况及网络检索工具,描述国内外部分著名网络数据库的结构,资源及检索方法,全面地介绍全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的相关知识及资源,分析部分学科领域网络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初步阐述新时期信息服务部门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检索来进行网络信息咨询,定题服务和科技查新等信息服务。
教学内容:(1) 信息组织介绍与历史 (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3) 网络信息资源存储
(4) 信息检索基础?(5) 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 信息检索工具
(7) 国内网络数据库 (8) 国外网络数据库 (9) 信息检索系统评价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上机实践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上机实验
考试方式:上机考试
课程名称:本地化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下学期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本地化市场概况,理解本地化的生态链,熟悉本地化的内容,理解本地化的标准和发展趋势;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本地化的多元化特征,扩大知识视野,增强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培养“懂语言、懂市场、懂技术、懂管理”的语言服务人才为目标,以语言服务生态链为经线,以语言服务内容为纬线,以翻译学、管理学为理论,以语言服务行业实践为主体,学习语言服务的市场状况、学科定位、研究内容。语言服务生态链节点分析,语言服务内容描述。采用理论为辅、重在实践的原则,通过教师讲课、专家讲座、项目实践的方式,学习语言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开阔学生对语言服务的认知视野,提高从事语言服务的职业能力。
采用教材:崔启亮/胡一鸣著,2011,《翻译与本地化工程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本地化项目实践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完成本地化项目实践
考试方式:论文
课程名称:本地化实务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的:(1)提高学生对本地化市场和职业的正确认识、熟悉本地化翻译的规则和流程。 (2)通过学习软件、网站、文档和游戏等本地化翻译方法与技术,提高学生从事本地化翻译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培养面向本地化服务行业的翻译专业人才为目标,以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以大中型本地化项目翻译技术与管理实践为依托,学习本地化项目中的翻译规则、流程、准备、翻译、编辑、质量保证方法,学习企业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的创建与维护工具,企业本地化项目管理流程与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理论为辅、重在实践的原则,通过教师讲课、专家讲座、项目实践的方式,学习本地化项目翻译管理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提高学生从事本地化翻译工作的职业能力。
采用教材:王华伟/崔启亮著,2011,《本地化与翻译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方式:(1)项目驱动:以实际本地化项目为对象,演练常见本地化题材的翻译内容和方法。 (2)四层结构:课件分为PPT、项目案例、阅读材料和课下作业,保持内容的丰富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3)五式教学:案例式、互动式、网络式、分组式和渐进式。 (4)产学结合:某些专题知识邀请本地化企业的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设备要求及现有条件。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占本课程总学时的50%)
实践教学内容:完成本地化项目实践
考试方式:论文
课程名称:数学综合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
开设年级:一年级
教学目的:数学综合是本地化方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统计学等基础理论,围绕上述理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学内容:
采用教材:《大学文科数学》(第二版),张国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66共学时,4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33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教师辅导学生完成数学作业并讲解。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
教学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1.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各类数据结构适用的应用背景;掌握各类数据结构的表示,实现方法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对象的特性,以便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算法;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巧。 2. 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数据结构比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编写的程序代码应结构清晰,正确易读,能上机调试并排除错误。通过同步上机实习,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二叉树和树、图和广义表等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及应用;排序和查找表的各种实现方法,及算法时间效率以及文件结构。除详细讲授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算法外,对每种数据结构给出其C++语言实现,并给出定性或定量的算法分析。
采用教材:殷人昆等,《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 C++描述)》,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上机实验?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17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上机实验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搜智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
开设年级:二年级上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搜智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提高“搜智”。“搜智”,又可称“搜商”,是一种与智商、情商相并列的人类智力因素。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获取海量知识的巨大便利,善用信息检索技术将会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辩证性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素养和信息素养;2. 搜索引擎高级检索技巧;3. 中文数据库及中文信息资源的检索技巧;4. 外文数据库及外文信息资源的检索技巧;5. 小规模个人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技巧;6. 批判性思维方式在信息检索中的作用。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
教学方式:在线学习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实践教学学时:34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在线观看慕课课程视频,并完成作业。
考试方式:在线考试
表八: 翻译专业(英语方向)必修课教师一览
翻译理论与实务
翻译与本地化实践
科技英语,基础笔译,翻译与本地化实践
非文学翻译,高级英语,英汉经贸笔译,翻译实践
高级英语,英汉基础笔译,英汉应用笔译,
英语读写,翻译实践
高级英语听说,翻译实践
英语读写,高级英语读写,基础笔译,翻译实践
英语读写,英语听力,翻译实践
翻译与本地化实践,网页设计与开发,本地化实践
计算概论,初级编程,高级编程,数据库原理,语言计算与信息检索
英语听说,科技英语,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与本地化实践,网页设计与开发,本地化概论,本地化实践
英语口语,英语写作,高级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技术写作
表九: 翻译专业(英语方向)选修课教师一览
移动开发,数据结构
计算机辅助翻译,搜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翻译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